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18 01:28宫伟伟
传媒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概论课程课堂

宫伟伟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短视频凭借其时长较短、内容丰富、制作门槛低等优势迅速风靡移动和互联网终端。本文所谓的短视频是指时长在5分钟之内,主要依托新媒体设备进行拍摄、编辑、播放和分享的视频形式,内容主要源自电台节目、电视节目、电影和VLOG,涵盖了政治、社会生活、风俗、科技、法律等主题。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88亿,占网民总体的87.8%。[1]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技术最顶尖的盟军,自然也是短视频的重要用户群体,其言行、情感乃至学习皆不可避免地受到短视频的影响。[2]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等任务。[3]有鉴于此,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门基础课程的《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更要顺应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国家要求对短视频这一信息技术加以利用。本文即以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短视频引入《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口头讲授是《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的主旋律,这种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大,课堂效果也难以达到教师的预期。在此种情况下,将短视频引入《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一)短视频可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授课教师运用主题多样的短视频进行教学,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出趣味性浓厚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今“读图时代”下学生的审美习惯和学习需求,即感性、直观地获得所需的知识。[4]短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之内,内容相对通俗易懂且多从个人化视角(如Vlog、纪录片等)生动阐释创作者对世界、生活乃至特定事物的认知,这显然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具象化思考和追求个性等群体特性。因此,授课教师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短视频,可以有效抓取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加兴致盎然、事半功倍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短视频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语言、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短视频具有形象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快速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的优势。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后,虽然在生理上已是成年人,但却往往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许多事物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感性认识不强。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开阔自身的专业视野,培养具象性思维,使之对新媒体领域的认知不再模糊化和表象化。与此同时,短视频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还可有效改善传统理论授课存在的抽象、晦涩等缺点,帮助授课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渗透到具体的形象之中,为学生创造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重难点问题的掌握程度和认知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水准。

二、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应用中的问题

短视频对《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助益是以授课教师对其合理利用为前提的,但截至目前,授课教师对短视频的应用还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轻视短视频的教学价值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更加重视对课本重难点知识的口头阐述和强调,而往往忽略了短视频的教学价值,甚至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短视频的行为视作消极怠工的表现而坚决予以反对。这导致短视频在一些高校以往的《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中使用率不高,难以发挥其助益课堂教学的作用。授课教师对短视频教学价值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就极少会进一步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合理利用短视频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不利于《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进行应有的教学改革。

(二)优质短视频资源匮乏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是一门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舆论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点的课程。因此,网络上可供本课教师选择的,与课程主题相符的短视频资源确有不少,但也应该发现,具有专门性和针对性的优质资源却相对匮乏。部分短视频资源虽与课本知识点有所关联,但其内容却往往裹挟着某些低俗不良的成分,并不适用于大学课堂。与此同时,授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等原因,也难以抽出太多的时间来寻找和编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优质短视频,加上受到自身年龄和实践经历的影响,许多授课教师很难纯熟地使用多种视频编辑软件,对短视频素材的择取也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导致授课教师即使在课堂中使用了自己制作或编辑的短视频,也很难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三)滥用短视频

基于短视频视听兼备、直观形象等优势,授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之加以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却存在滥用短视频的问题。这一方面表现在部分教师所用短视频的主题与课堂内容不甚相符,甚至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某些教师还会出于讨巧、省力的心态,无视课程教学的正常需要,而在课堂中频繁使用短视频。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滋生了部分教师敷衍教学、不求上进的心理,还有可能带偏学生的价值观和课堂注意力,使之耽于短视频的直观内容而错误思考乃至放弃思考,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三、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有鉴于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授课教师若想科学、合理地利用短视频,助益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正确认知短视频的教学价值

授课教师只有正确认识短视频的教学价值,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切实提高短视频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利用率,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为此,授课教师所在的学校应起到引领和鼓励作用,定时组织专家、学者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引导其正视短视频的教学价值,并积极、合理地利用它进行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授课教师还应认识到短视频教学价值的有限性,在对其使用上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注意力变化等因素为基准,抛弃多多益善的错误认知。

(二)建立课程短视频素材库

为了解决课程相关优质短视频匮乏的问题,《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所在的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超星泛雅等既可建立网络课程,又能搜集并存储课程短视频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授课教师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便利。另外,学校还可牵头组织各项与新媒体专业相关的教学调研活动,集思广益,以求为建立贴合该专业学生心理需求的短视频素材库提供有效建议。实际上,随着电脑、手机等新媒体设备的普及,授课教师可接触到的短视频资源也越来越多。对此,授课教师还可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利用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搜集和下载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之加以编辑和归类,或上传至超星泛雅等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余观览、学习,或存储于私人设备以供制作课件时使用。

(三)合理利用短视频

要合理利用短视频资源进行《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杜绝授课教师滥用短视频现象的出现。学校应引导和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建立课程教学团队,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探讨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短视频的方案,同时对该课程进行定时听课,监督并进一步指导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于授课教师本人而言,为提升短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率,则一方面要在庞杂的短视频资源中选择与课程知识点相关且符合大学课堂调性的短视频;另一方面又要正确认识短视频在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切忌喧宾夺主,将之视为提升课堂效果的万能灵药。对此,授课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中对短视频的课堂使用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正,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短视频的教学功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流媒体必将紧跟数字化、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脚步实现新的勃兴。对此,教师、学生与其他社会大众一样,都难以置身事外。因此,短视频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冲击也将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与新媒体概论》作为概述新媒体发展历程、功能、影响和作用的专业基础课程,更应追随时代潮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改变。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如能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审美习惯,将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大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就可有效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使《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概论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青铜器辨伪概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