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综述

2022-02-18 05:37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论文数字

李 慧

(汉江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北 十堰 442000)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更科学地发挥好图书馆的学术服务职能,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网”为检索统计工具,以“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为检索词,根据相关数据库检索得出的研究数据,从发文情况、主要内容及研究趋势等3个角度对近8年以来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学者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发文情况

通过相关平台检索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研究的论文共计72篇,基于以上数据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发文数量、发文分布和发文信息作分析与归纳。

1.1 发文数量

1.1.1 发文指标

该项研究共计72篇文献、总参考数413、总被引数410、总下载数17 673、篇均参考数5.74、篇均被引数5.69、篇均下载数245.46、下载被引用比0.02。数据显示:该项研究相关论文总体产量偏低,总体参考率、下载率及引用率不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1.1.2 发文年份

2014年康春鹏、杜蕊在《现代情报》上发表的《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新领域[1-2]。截至2021年10月,每年陆续都有几篇相关论文发表,但数量较少。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偏少,是一门新兴研究学科。

1.1.3 发文趋势

从研究趋势图来看,该研究大体呈正态分布趋势,相关研究始于2014年,共5篇研究成果,2016年达到顶峰,共18篇研究成果,近5年来每年研究成果均较少,但从未间断。总体看来,该研究处于低热状态,研究前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2 发文分布

1.2.1 作者分布

据作者机构分析,80%以上的发文作者成果主要来自各级院校图书馆和公众图书馆等组织,少部分成果则来自各企业集团。其中,来自中南大学的刘晓英、陇东师范学院的秦小红,以及湖北省警察专科学校的蔡红老师各自有2篇成果发表,而其他类别院校或公共图书馆只有少部分发文。从人才培养、科研、文化传播或者社会公共服务等层面考虑,大学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研发的需求度都要远大于其他类别的图书馆;从主要作者分布情况来看,研究者们主要来自大学图书馆,同时也有部分学者陆续关注该科研领域,并撰写了相应成果。

1.2.2 学科分布

从相关学科分布来看,涉及图书馆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研究论文总共70篇,占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总量的85.37%,其他如计算机软件、新闻与传媒、医药卫生及计算机硬件等相关学科发文量占比相对较少,共占14.63%,其中涉及交叉学科。由此来看,该研究总体倾向于图书馆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研究,其他学科研究相对冷门,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1.2.3 来源分布

从发文来源看,关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论文,有67篇来源于期刊、2篇来源于报纸、1篇来源于会议,1篇是硕士论文;其中,67篇期刊论文中,被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C刊同时收录的相关论文有7篇,被南大C刊单独收录的论文有2篇,被日本JST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有10篇,被美国CA检索通收录的论文有2篇,合计16篇论文被核心数据库收录,约占期刊论文总数的24%。由此可见,该研究领域的成果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研究朝着更深入化方向发展。

1.3 发文信息

1.3.1 主题信息

该研究的重点主题包括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构建、数字资源的共享、数字资源的服务创新、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数字资源的共享策略、数字资源的存储、数字资源的整合、数字资源的服务、数字资源的创新等研究领域[3-5]。相比较而言,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构建及数字资源的服务与推广研究的关注度要更高一些,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及数字资源的存储研究要相对薄弱一些[6-7]。

1.3.2 基金项目

关于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研究的72篇论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2篇,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2篇,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1篇,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1篇[8-10]。从国家及地方相关教育部门的资金扶持情况来看,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一定程度的重视,研究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传统数据技术不能有效解决海量数据产生的问题,大数据正是应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概念,这一概念很快也应用到了图书馆领域[11]。根据以上72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及内容分析,把关于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内容归纳为数字资源构建研究、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研究、数字资源存储研究、数字资源共享研究和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研究等五大块,并对这五大块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2.1 数字资源构建研究

2.1.1 数字资源构建的特点与问题

据相关论文分析,学者们一致认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具有规模庞大、资源丰富、结构复杂、价值密度较低、信息变化飞速等特点,并呈现出移动数字资源采购、移动服务模式创新等变化趋势[12]。当下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还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源存储备份需求较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源安全系数较低及资源的重复率高等问题。

2.1.2 数字资源构建的原则与策略

针对当下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并重、移动设备与数字资源结合为原则[12]。图书馆一要加大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创建可视化数据分析,实行数字资源的动态、智能化管理,加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机制的建设;二要构建大数据平台,如建好移动数字资源共享空间、移动数字资源云服务端、移动客户应用端,建设特色数据资源库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三要大力加强馆际间的合作,重视知识服务团队信息素养建设,建立数字信息及时推送服务,提高数字资源安全防范意识等。此外,刘一鸣等[13]首次对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数字资源构建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2.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研究

2.2.1 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的优势与意义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存在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自建数据库积累丰富及图书馆与出版企业共同利益诉求驱使等优势条件。做好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1)有助于提升信息组织的自动化、标准化、动态性、易用性和多模式;(2)有助于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服务系统的应用,为资源共享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3)有助于提高信息数据价值的密度和可控性,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4)有助于统一描述数据资源元数据的格式和语法,建设智慧图书馆。

2.2.2 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的策略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观点,把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的策略归纳为以下4个层面:(1)信息获取层面。以时间为纵轴,以内容为横轴,从两个维度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确保数据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信息处理层面。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过滤,降低信息数据的重复率,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3)信息融合层面。构建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体系,可从理念、技术、绩效、管理、人才等方面确定具体数字资源融合转化措施[14]。(4)信息保障层面。从观念、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人才等几个方面制定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相关保障体系[15]。

2.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研究

2.3.1 数字资源存储的现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缺乏明确的数字资源政策法规保障,数字资源保存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相对落后,长期保存的机制不够健全。

2.3.2 数字资源存储的策略

把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策略总结为3个方面:(1)存储理念上,要提升对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重视程度。(2)存储系统上,要完善和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管理系统。基于OAIS模型的分布式长期保存系统框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Archivematica,Chronopolis,Data-PASS,the Danish Bit Repository,Dura Cloud,Internet Archive, LOCKSS, Meta Archive Cooperative和UC3 Merritt等项目。(3)存储模式上,要加强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主要包括集中分散、对等分散、高度整合等模式,达到信息存储的真实性、位阶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16-17]。

2.4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研究

2.4.1 数字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原因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建设一直存在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对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一直以来只是流于形式,无法构建完善的共享资源体系。其中,馆际之间合作理念的缺乏、馆建资金的匮乏,用户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

2.4.2 数字资源共享优势与策略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具有传统纸质资源所不具备的资源丰富、信息便捷、承载量大、可复制、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条件,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大势所趋。据此,学者们一致建议图书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1)管理策略上,要协同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理念,重新定位图书馆的功能;(2)运行策略上,要建设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推进数字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整体进程,提供数据推送服务,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技术运行、网络运行、绩效管理和评估反馈体系;(3)安全策略上,抓好数据的安全制度建设,提升信息服务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安全监控能力,提高数据资源共享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特色资源共享建设的保障体系等。

2.5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研究

2.5.1 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现状与原因

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存在数字资源聚合不完善、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用户满意度不高、数字资源服务不够及时、数字资源搜索界面不够人性化、学生对数字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18]。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数字资源的硬件设备存在短缺及风险现象;另一方面是馆员操作技能有所欠缺,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并且其推广服务缺乏针对性。

2.5.2 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创新策略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把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创新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1)注重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的聚合和信息增值,开发好资源发现系统,健全数字资源整合体系;(2)及时采集分析大数据时代用户兴趣信息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防止用户和重要信息资源的流失,帮助提升用户的数字信息素养;(3)加强大数据时代信息服务智能化的应用及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的建设,为用户创造舒适的软件和硬件服务氛围;(4)增加数字图书资源的存储,搭建交互式的共享平台,注重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网络安全[19-20];(5)提高专业资源配置馆员和专业馆员的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用户绩效评价体系便于提高服务及推广质量;(6)大力宣传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数字资源向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和有针对性的推广阅读[21]。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趋势

关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研究,以上72篇研究论文多集中在图书馆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研究方面,涉及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的论文共24篇,涉及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转化的论文共15篇,涉及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的论文共6篇,涉及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的论文共10篇,涉及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论文共17篇。其中,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构建、整合、存储、共享、服务和推广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现状与问题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上。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主要来自组织管理理念上的欠缺、信息技术平台的不完善、专业信息素养人才的缺乏、数字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及用户信息素养的缺乏等方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创新策略及建议多是针对当下存在的多方面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上至数字资源管理制度理念层面的科学规划,下至数字资源信息平台系统层面的有效搭建,再到数字资源基础信息服务层面的具体优化等逐一进行完善。

总体来说,关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研究年代较新,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热度偏低,尚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者大多来源于高校或公共图书馆机构,研究学科以图书馆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为主,研究主题多集中在数字资源构建及数字资源的服务和推广领域,对数字资源的存储策略研究稍显薄弱。现有研究成果很大一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持续性,研究正朝着更深入化、更广阔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论文数字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答数字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数字看G20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