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2-18 08:10张大文彭文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课程

张大文,彭文彬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0 引言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预示着师范教育的作用越发重要[1]。为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及《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三个附件,对师范类专业监测认证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即强调以师范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突出师范毕业生的“一践行三学会”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和规范师范类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彰显了师范教育的“教育性”“师范性”[2]。另外,《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等8个一级指标(包括38个二级指标)规定了中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其中,“课程与教学”部分是整个认证的基础,对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基于OBE即产出导向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应依据毕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导向以及注重培养效果[3]。

地理科学专业是学校现设15个普通本科师范类专业之一,于2005年获得批复,以培养“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及相关工作的合格教师”为目标。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遵循以评促改工作思路,对标认证指标要求,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将认证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中,“自然资源学”系统阐述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4],是高等学校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5-8]。该课程在我校地理科学专业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首次设置,属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在第4学期开课、共计32学时。“自然资源学”旨在使学生建立涵盖自然资源形成、特点、分布、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体系,提升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因而,如何在师范认证标准指引下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切实发挥其在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价值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本文首先梳理近些年来课程相关教学研究取得的进展与问题,进而结合专业实际,对“自然资源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进行提炼、总结,以期为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1 文献综述

近十余年来,针对“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参与度低、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薄弱、教学资源匮乏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部分学者进行了诸多教学改革思考和路径探究。邓琳等[5]提出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创造开放教学环境,采用讨论式、科研实践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改革结业考试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寇明娟等[9]从转变思想认识、强化师资力量、合理选编教材和完善评估机制等角度论述了“自然资源学”双语教学对策。屈波等[10]在分析课程知识结构和应用价值基础上,构建了包含课堂教学设计、实验实习设计和联合实习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王宏卫[11]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德育渗透、锻炼学科思维,丰富课堂形式,强化理论运用。黄艳丽等[12]开展了基于研讨式教学法的“自然资源学”实践教学研究,将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为基本知识、调查研究、讨论与结论等四个层次,并进行了教学环节设计。近期,徐洪文[13]分析了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挖掘网络教学资源、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课程改革途径。张晨露[14]强调,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知是“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塑造。吴元芝和安娟[7]报道了改进课程教学的尝试,比如,增加自然资源热点问题吸引学生,通过课堂引入、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参与度,采取师生共同评价等。陈玮常等[15]依据“金课”理念,运用对分课堂、研讨式和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了课程教学探索,重申了建立多元化评价与考核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最近,刘龙龙等[8]以“自然资源学”为例探讨了网络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思路,并基于野外线上直播实践,提出了“野外真实情景—专业课程知识—课程思政内容多级耦合”的教学新方法,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上述关于“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涉及教学方式与内容、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考核评价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专业认证视角出发开展的课程相关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还未见报道。当前,面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以三大认证理念引领,进一步深化“自然资源学”教学改革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助于切实推动课程目标的实质性达成、助力人才培养。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与成效

2.1 精选授课内容,对接中学地理课程,彰显地域特色

“自然资源学”课程主要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16]和“十二五”规划教材《自然资源学原理》[4]开展教学,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学科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强。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深刻理解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并据此修订“自然资源学”课程大纲,制定包含知识、能力和素养等三层次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情分析和课程学时等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为主线,涵盖自然资源生态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侧重帮助学生建立自然资源基础理论框架。设计并实施“模块化、专题式”教学,重塑课程结构,将授课内容划分为4大模块和13个专题(表1),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和内容得以清晰呈现,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紧扣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现自然资源学理论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有效对接,促进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教育教学需要的同向同行,使毕业生更好地达到师范认证标准。比如,专题二“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十二“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与高中地理“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以及专题十三“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高中地理“海洋资源开发重大技术”等等,均具有密切的知识关联。此外,立足地域特色,充实课程资源[17]。作为一座著名的煤炭城市,枣庄市从早期“倚煤”发展,到面临资源枯竭和转型升级,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充分体现了一部自然资源的认知史和开发利用史。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将其与自然资源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有助于增进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文情怀和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在专题二“地壳矿产资源成矿时间的分布规律”部分引入枣庄煤炭资源的成矿时代、地质环境、品位、资源分布和储量等特点,专题五“采矿的生态影响”部分通过短片形式介绍枣庄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历程,专题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环节融入煤炭资源对枣庄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增进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表1 “自然资源学”课程内容

2.2 挖掘思政元素,释放课程育人价值

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元素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对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文化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18-19]。“自然资源学”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思政元素内容与形式多样等特点。在课程教学全过程,把握切入点,积极挖掘和运用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立足课堂主渠道实施课程育人。一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讲授专题一自然资源学科体系的形成部分,在“自然资源的零星记载描述时期”引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说明其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此外,介绍《山海经》《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等系列著作中有关自然资源的论述和朴素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二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在专题二外生矿产资源部分,以我国大宗紧缺战略矿产之一的钾盐为例,说明钾盐资源对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介绍中国盐湖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郑绵平院士,宣扬“立足国家需求、一生为国找钾盐”的光辉事迹。在专题三粮食资源安全环节,以短视频形式引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的不朽功勋。通过科学家故事,引导学生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致敬国之脊梁,弘扬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和唯实怀真、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20],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三是彰显新时代思想、发展理念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生了与自然资源领域密切相关的系列重大思想和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被历史性写入宪法,资源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在专题五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部分,以全球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等气候问题为背景阐述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意义,凸显我国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的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专题九生态足迹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旨在推进绿色发展、降低生态足迹、护航美丽中国。在专题十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分析中,通过“蓝鲸2号”“东方红3”科考船和“蛟龙号”系列深海探测器等重大基础设施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展现我国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实践,激发学生增强海洋意识、提升海权观念,始终不能忘记国土的概念里还包含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四是注入英雄文化。“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专题七国家对领陆、领海和领空的管理部分,引入“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和在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安全而牺牲的英雄事例,用英雄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明志奋发图强。总之,通过在“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各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无声”,引导学生增强专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主体作用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效果。

2.3 丰富教学环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中心”基本理念强调凸显师范生为主体这一核心思想[21],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为便于课程教学组织和管理,对学生按照每组3人划分成13小组。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方面,首先,增加“新闻播报”环节。每次上课伊始由小组成员分别分享一件发生在自然资源领域的热点事件,并尝试结合课程理论知识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由教师作出点评。该环节关键词统计如图1a所示,通过新闻播报促使学生学思结合、拓宽视野,有效增进对世情国情乡情的了解。其次,设置4学时的“翻转课堂”。鼓励学生从自然资源学领域自主选题,以小组协作形式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研,并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展示汇报,每组不超过15分钟,最后组织学生互评总结。该环节关键词词云(图1b)显示,学生选题涵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科学家故事、中国古代自然资源学成就以及“双碳”战略等角度,渗透着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命共同体等新时代发展理念。通过翻转课堂使学生全员参与,促使其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自然资源现实问题的能力。最后,依托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在“自然资源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雨课堂的弹幕、投票、判断、选择和主观题功能,尤其在线上授课期间,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将课程相关的MOOC短视频、自然资源领域前沿经典文献和知识竞答试题等多样化学习资源上传雨课堂,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有效衔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逐步培养自律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定期开展课程教学线上调研,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听取意见或建议,并对教学方式、内容和组织等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上述路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参与度整体不断增强,基本实现“自然资源学”课程全过程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1 “自然资源学”课程(a)新闻播报和(b)小组报告关键词词云

2.4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诸多探索表明,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是提高教学品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22-26]。在“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解读经典或重大科研成果,介绍自然资源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专题一“国内自然资源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精选一篇发表于《自然资源学报》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展望”[27]文章,展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自然资源研究积淀的丰硕理论与实践成就,展望新时代自然资源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授专题四“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适应”部分时,以最新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的“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ago”[28]为例,呈现在“东方人类故乡”──河北泥河湾盆地发现的4万年前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的考古证据,阐述其“磨石取彩、嵌石为刃”的行为反映了对当时自然生态条件的适应和改造利用。其次,课程团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规范也可作为教学与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当前,“自然资源学”课程由三位地质学和矿床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讲授,其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内容交叉性强。比如,在专题二“地壳矿产资源的成因分布规律”部分,以钾盐资源为例,介绍团队成员近十年以来围绕“云南思茅盆地钾盐成矿规律”开展的持续研究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化学生对我国钾盐资源形势和潜力的认识。总之,课程教学效果反馈表明,上述举措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培养了脚踏实地的学习作风和创新意识。

2.5 优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多元评价和反馈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下的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及主体地位的发挥,强调“立足过程”实施多元化评价[29-30],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评价—反馈—改进”闭环运行机制[31-32]。国务院于2020年10月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基于以上理念,依据课程目标,构建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融合的“自然资源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加强对师范生全过程学习的动态监控和反馈,如表2和图2(P153)所示。其中,前者包括考勤、自然资源新闻播报、雨课堂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小组报告和课程作业(含小测试)等5个环节,占课程分值权重为65%;后者由学生在实地参观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课程调查研究报告完成,占权重为35%。通过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学期未发生无故缺勤现象,雨课堂平台统计结果显示完成全部MOOC短视频和文献线上学习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89.7%、79.2%,课程小组报告的学生参与率、课程作业和小测试的完成率均为100%。学生的资料收集、资源问题分析能力和科研规范意识得到考核结果显示,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均超过0.93,较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评价为优秀,课程教学调研收到多数学生的积极反馈,反映出学生强烈的学习获得感,比如“教学理念新颖,讲课风格独特,多种考核方式让课程学习更加充实”“从自身做起节约粮食、低碳生活”“增进了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牢固树立资源安全意识”和“课程传达出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对我的影响最大”等等。总之,遵循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通过实践“自然资源学”课程多元考核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有效促进了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育。

表2 “自然资源学”课程考核环节及分值权重

图2 “自然资源学”课程目标、课程教学与评价以及师范生培养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课程质量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聚焦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课程内涵建设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然资源学”为例,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考核评价等角度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总体来看,上述探索与实践突出学生主体角色,调动了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有效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基本实现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对提升课程教师团队的教学素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教学分析和反思,“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考勤评价对课程目标的支撑不足、过程性评价的区分度不够以及课程调查研究的对象具有局限性等。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以下改进举措:第一,科研成果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提高探究式学习能力;第二,转变考勤评价的形式,明确过程性评价各环节的赋分标准,探索“非标准答案式”考核,进一步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第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拓展课程调查研究的区域,设置野外真实情景教学环节,加强对师范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总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自然资源学”课程将通过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强化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

猜你喜欢
师范类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浅析师范类高校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