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

2022-02-19 08:49杨红珍
百科知识 2022年3期
关键词:蛾类天蛾传粉

杨红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尽管大多数蛾类都在陆地生活,但也有极少数蛾类是水生的,那就是螟蛾科、水螟亚科的蛾类,简称水螟。一般认为,水螟是由陆生转为水生的次生水生蛾类。水螟亚科目前已知有93属、716种。大多数水螟幼虫为水生,集群生活于寄主植物附近,主要以维管植物为食。有些种类的幼虫危害水稻及其他禾本科植物,有些则有生物控制某些水草的潜力,是许多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有极少数种类的雌蛾也是水生。除此之外的成蛾都为陆生。少数种类在产卵时短暂地进入水中,在水下1米深的石块上产卵,还有些种类在浮于水面的植物叶片的下表面产卵。

幼虫在自己做的巢中生活。有些种类1龄幼虫不做巢,蛀叶或者钻茎生活。2龄以后开始做巢。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一般将水螟幼虫分为两种类型:植食型和岩栖型。植食型水螟幼虫上颚小,有或无气管鳃,以水生植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池塘或滞留的水域中,自己制成的丝网又与植物叶片或碎片相连做成管状或袋状巢;岩栖型水螟幼虫上颚大而扁,具气管鳃,栖息于流动急湍的溪流、湖泊和泉水中,以丝织网做巢,取食岩石上的藻类。

和大多数蛾类一样,水螟蛹也为无颚被蛹,但第2到第4腹节有扩大的气孔,这是水螟蛹独有的特征。蛹生活在老熟幼虫制成的丝织避水的茧中。岩栖型水螟在水中结茧,为了保证茧不被水冲走,老熟幼虫结的是双层茧,外层茧有孔洞,水可以通过,蛹位于紧密的内层茧中。植食型水螟在植物的叶或茎上结茧,且结成管状或袋状茧。生活于急流中的水螟蛹具有钩形的臀棘,有利于固定蛹体,其他种类的蛹臀棘不发达。

吸血蛾吸血是一种极罕见的行为习性,它们对暴露在动物皮肤表面的血液没有兴趣,而是主动刺入动物的皮肤,吸食其体内的血液。

吸血蛾是由原始蛾类逐渐进化出来的一类。最原始的蛾类是以纯花蜜为食的,之后慢慢发展出了吸食烂水果汁、尿液、汗液和鳄鱼的眼泪的蛾类,最后发展出能吸血的蛾类。这是蛾类口器逐渐进化的结果。现在的蛾类大部分都是标准的虹吸式口器,但也有少数蛾类的口器有所不同。有些蛾类的口器像一个钻头,很坚硬,能直接刺破水果的外皮来吸食果肉的甜液。有的蛾类口器末端还生有少量的短小硬毛,起到锉刀的功能。有些蛾类的口器甚至能够刺破具有很厚外皮的果实。还有些蛾类的口器可以刺穿哺乳动物的皮肤,吸食它们的血液。

吸血蛾所有的近亲都是专门吃果实的,吸血蛾很可能就是从刺食果实的蛾类进化来的。原先这些蛾类都是食果蛾,但有可能某些个体机缘巧合吸食了动物眼睛的分泌物或蚊虫排出的血液,从而发现了新的营养来源,它们需要有新的取食方式以便从动物身上获得营养物质。在进化的过程中,竟然有一些食果蛾因为基因突变,使得它们的口器尖锐到可以刺破一些哺乳动物的皮肤,从而成为了吸血蛾。

从吸食花蜜到吸食血液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蛾类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阶段。每一次演化阶段的微小变化逐渐积累,最终产生了一个与原始特征差异很大或者完全不同的特征,比如从原始吸食花蜜的虹吸式口器进化到可以吸血的刺吸式口器。

有数百种蛾类的幼虫身体上有毒腺和毒毛,对人和动物都有毒害作用。这些蛾类被称为有毒蛾类,涉及毒蛾科、枯叶蛾科、刺蛾科、灯蛾科、夜蛾科等科的全部或部分幼虫。从昆虫的角度来说,这也是蛾类的一种自保方式。有毒蛾类幼虫身体上的毒毛呈细针状,毛腔中充滿毒液,当它触及人和动物的皮肤或眼睛时,毒毛尖端折断,毒液从毛腔注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中毒。当毒蛾大量发生时,幼虫毒毛会随风飘散,离开虫体的毒毛也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发炎。

舞毒蛾属于毒蛾科、毒蛾属,又名松针黄毒蛾、秋千毛虫、杨树毛虫、柿毛虫。其幼虫为杂食性,是果树、森林的大害虫,寄主植物有500余种。幼虫背面有11对瘤状突起,前5对为蓝色,后6对为橘红色。瘤状突起上有毒腺和毒毛,毒毛上有倒刺状小棘,内为空心管道,下有毒腺,内含淡黄色毒液。幼龄幼虫常吐丝悬挂,随风飘荡,有的幼虫能被风吹送至几十千米以外。老熟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中或树皮缝隙中化蛹,以丝与叶片和幼虫体毛缠绕成茧,结茧时幼虫的毒毛会透过茧层,在茧外形成毒针,对人和家畜还会有伤害。

松毛虫属于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又名毛虫、火毛虫,是松类、柏类、杉类等树种的重要害虫。幼虫体胸部背面有两束深蓝色的毒毛丛。各体节背面有一对瘤状突起,在突起上面生有黑蓝色毛片束。低龄幼虫有群集与吐丝下垂的习性。松毛虫的毒毛及毒液可引起皮炎、结膜炎;松毛虫还可致骨关节疼痛,严重者可致骨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蛹外披灰白色茧,茧上有褐色毒毛,接触皮肤会引起中毒。

刺蛾幼虫多毛,俗称洋辣子、痒辣子、刺毛虫等。每当盛夏,在道路两旁或乡村林间的大树上,常常爬满了这类全身密竖着束毛的翠绿色幼虫。遇到微风吹动,这种虫体就会飘散而下,甚至掉落到人身上。幼虫身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毒毛,其中有毒腺毛、毒针毛、刚毛、鳞毛。这些毒毛的尖端部分既尖锐又锋利。毒毛上长满了倒钩,刺入皮肤后只进不出。毒毛像根空心的管子,与毒腺相连接,里面有淡黄色的液体。如果毒毛折断,便有液体从断口溢出,这些液体能刺激人的皮肤,导致疼痛、红肿、发炎,直到溃烂,轻者数日内消退,重者病情达数月之久。

不管看似多么弱小的生物,都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否则它们也不可能生存到现在。蛾类为了免遭各种白天活动的天敌的威胁,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夜间活动。但是夜间活动的蛾类还是要面临同样是在夜间活动的蝙蝠的捕食。在蝙蝠回声定位的选择压力下,蛾类进化出了一系列防御、逃避等适应性特征。

某些蛾类在听到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后,会采取相应的逃避行为,逃出蝙蝠的超声波范围,还有一些蛾类会采取一些主动的回击和防御措施,比如发出与蝙蝠的超声波频率相似的超声波,用来干扰蝙蝠的回声定位或起警戒作用。

某些灯蛾的后胸两侧有鼓膜发声器,当侦察到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时,鼓膜发声器便会发出一连串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有可能是一种警戒信号,警告蝙蝠:“我是有毒的。”灯蛾确实有毒;这种超声波也可能会搅乱或干扰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让蝙蝠定位不到自己或者定位不准确;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灯蛾的这种超声波仅仅起到对蝙蝠的震慑作用,以便自己伺机逃跑。除了发出超声波之外,蛾类的鳞片也能吸收一部分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减少回声,削弱蝙蝠的声呐探测作用。

科学家模仿蛾类的反回声定位战术,创造出一系列反电子战术,比如模仿灯蛾的鼓膜发声器,研制出一种“电子侦察预警机”;模仿蛾类身上的鳞片,研制出一种“电磁吸波材料”,等等。科学家还把这些材料应用在飞机、舰艇、导弹、坦克等重要装备上。

一提到传粉昆虫,我们想到的就是那些白天在花间飞舞的各种昆虫。事实上,在夜间授粉的植物,包括很多农作物及野生植物,都需要夜行性传粉昆虫的服务,特别是蛾类。蛾类基本上都是在夜间活动,所以夜行性蛾类传粉系统对整个传粉服务系统具有重要的贡献。

夜间授粉的植物有一些不同于在白天授粉的植物的特征。比如,这些植物通常在黄昏或者晚上开花,一些特定的植物(例如紫茉莉)在白天花会关闭;花色通常是白色或苍白色,在夜间昏暗的光线下也能被看到,它们还会释放一些气味来吸引传粉昆虫;夜间授粉的花通常有较深的管状花冠,底部有花蜜积累,只有蛾类的喙才能够得着。

蛾类倾向于访问花冠长度与它们的喙的长度差不多的花,即有特定长度的喙的蛾类偏好一些特定物种的花。蛾类最初访花是为了获取花蜜,花蜜是大部分蛾类成虫的主要食物。蛾类在花上产卵,可以保证它们的幼虫有足够的食物,由蛾类传粉的花通常会为蛾类提供花蜜或产卵位置。

蛾类比其他夜行性昆虫搬运花粉的距离更远,这种长距离的花粉转运对植物具有重要的遗传影响,有助于距离较远的植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昼行性传粉的植物,也可能需要夜行性传粉系统来获得最大的繁殖率。比如在金银花的传粉系统中,蛾类比蜜蜂的传粉效率更高。蜜蜂采蜜是为了喂养幼虫,它们必须比蛾类采集更多的花蜜才能达到相同的传粉效率,因此,由蛾类传粉的植物通常只需要生产较少的花蜜。

目前已知的传粉蛾类多是大蛾类。它们在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温带针叶林、草地、海洋岛屿等多种生态体系中都是重要的传粉者。有研究认为,蛾类在植物授粉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蜜蜂。夜行性传粉蛾类在热带最为常见,夜晚开花的高大乔木、水生植物和草丛小花间都有蛾类在活动。

还有很少的一部分蛾类与蝴蝶一样是白天活动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长喙天蛾和透翅天蛾了。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花丛中看见一种奇怪的“小鸟”,它似乎永不疲倦,从不在花叶上停歇,而是一直在飞舞,不停地伸出长长的喙吸食花蜜。它在吸蜜的时候表演着高难度的悬停动作,快速振动的双翅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很多人都以為这就是传说中的蜂鸟。的确,它的体形跟蜂鸟差不多,飞行姿态也很像蜂鸟。不过,蜂鸟生活在美洲,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没有分布。其实,这种“小鸟”是长喙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长喙天蛾属。这类天蛾数量很多,在我国分布很广。

透翅天蛾也具有这种类似蜂鸟的吸蜜习性。透翅天蛾属于天蛾科、透翅天蛾属,双翅大部分区域都是透明的,没有鳞片覆盖,透翅天蛾由此得名。

虽然蛾类幼虫大多数都是农、林、仓储害虫,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是蛾类对人类的贡献也非常大。除了为植物传粉之外,很多蛾类都是重要的资源昆虫,有些种类可以生产丝织品,有些种类可以作为药材,有些种类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有些种类还可以生产出中国传统的茶饮品。

产丝昆虫

蛾类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化蛹和羽化,这个丝质的茧在很早以前就被我们的先民发现和利用了。

家蚕和柞蚕是人类利用最早而且利用得最好的产丝蛾类,虽然两者所产丝的丝质有所不同,但我国这两种蛾类的丝产量在国际上远高于其他国家。

天蚕又名山蚕,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天蚕的驯化没有像家蚕和柞蚕那样受到重视,但天蚕丝具有天然的宝石绿色,强力和伸度都明显优于家蚕丝,被视为丝中珍品,有“丝中之王”“金丝”“梦的纤维”等美称。

蓖麻蚕又名印度蚕、木薯蚕。蓖麻蚕的茧丝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但光泽稍逊于家蚕茧,茧层比较松软,不能缫丝,只能做绢丝。

大山蚕又名乌桕大蚕蛾,茧丝为紫褐色,由茧丝制成的丝绢为斑褐色粗绢,名叫山蚕绸或茧绸。大山蚕制成的衣服,既透气又保暖,穿在身上可谓冬暖夏凉,所以也被称为“四季衣”。

食用蛾类

可食用的鳞翅目昆虫占可食用昆虫总数的18%,仅次于鞘翅目昆虫。其中,可食用的蛾类比蝶类多,主要有枯叶蛾科、螟蛾科、蚕蛾科、天蚕蛾科和天蛾科等蛾类。蛾类可食用的虫态主要为幼虫和蛹,也有部分成虫。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蚕蛹就是家蚕和柞蚕的蛹,家蚕和柞蚕的幼虫也可以食用,食用成虫的较少。另外,蚕蛹还可做成蚕蛹罐头、蚕蛹肠等。柞蚕蛹皮、柞蚕蛹油、柞蚕卵、柞蚕幼虫、柞蚕蛾油都具有一定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在我国云南,人们食用松毛虫的传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可食用的虫态主要为蛹,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食用老熟幼虫和成蛾。松毛虫可以说是一种很特殊的昆虫资源,因为迄今为止它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害虫,但它的蛹对于当地人来说却是一种营养美味的食品,煎炒烹炸,用各种方法都可以做出美味。我国科学家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正在努力“变害为宝”呢。

黄刺蛾秋后在树枝上结硬茧,老熟幼虫在茧中越冬。黄刺蛾的茧被称为杨拉罐。虽然黄刺蛾低龄幼虫身上有毒毛,但是越冬的老熟幼虫却退去了毒毛,可成为营养滋补、香甜美味的食品。在东北,这是一种非常出名的特产小吃,可以用火烤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药用蛾类

“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古人早就已经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很多蛾类都具有药用功能。

草蝙蝠蛾是冬虫夏草的主要寄主昆虫,隶属于鳞翅目、蝙蝠蛾科。草蝙蝠蛾生活在35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区。幼虫均生活于高山草甸和棕色、暗棕色针、阔叶林的土壤中,以植物根及根芽为食,幼虫6龄,多以3~5龄幼虫越冬。越冬时潜于冻土层下方5~20厘米处,幼虫耐寒性强,在-3℃时也不会被冻死,0℃时越冬幼虫即可复苏活动。冬虫夏草的“虫”就是草蝙蝠蛾幼虫,冬季前后有一种被称为虫草菌的真菌侵入草蝙蝠蛾的老熟幼虫体内,它以幼虫体内的物质为营养,随即滋生出许多新的菌丝,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全身,幼虫即变得僵硬而死,故名“冬虫”;到了夏季,真菌丝体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从死虫的头顶长出管形的菌座露出地面,故名“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药用昆虫中的珍品,是与人参、鹿茸齐名的三大传统补品之一,其研究最为深入,应用历史最长,药用和食疗价值最高。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北蛹虫草等,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具有很好的药用和食疗价值。在野生环境中,很多蛾类都是蛹虫草的寄主,比如桑蚕、扁刺蛾、油茶尺蛾、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等。这些蛾类的蛹被虫草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后,在蛹体的头部或节部长出单生或数个真菌子座,蛹体和子座的复合体被称为蛹虫草。柞蚕是蛹虫草的主要寄主昆虫,将野生的蛹虫草菌株分离、培养、驯化之后,接种到柞蚕蛹体内,可在蛹体上长出像草一样的真菌子实体。这种子实体和柞蚕蛹的复合体就是柞蚕蛹虫草。柞蚕蛹虫草所含的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及氨基酸都比野生的蛹虫草要高,在药品、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另外,大蓑蛾活体幼虫伤断处流出的淡黄色体液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主治化脓性感染;蓖麻蚕的干燥幼虫或茧可入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能;新鲜或干燥玉米螟可全体入药,名钻秆虫,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

蛾类饮品—虫茶

虫茶是昆虫食叶后排泄的虫粪粒泡制的奇特饮料,是我国特有的茶种,具有悠久的生产和饮用历史,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名牌特种茶。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蛀虫,此装茶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虫茶产自绿色无污染的原始山区。虫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化香夜蛾取食化香树叶而获得;另一类是由米黑虫取食苦茶而获得。虫茶种类主要有化香虫茶、白茶虫茶、三叶虫茶。虫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华人以及高温作业人员的重要饮料。

化香夜蛾又名弓须亥夜蛾、黄纹淡黑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亥夜蛾属,是热带、亚热带的常见种。成虫为夜出性昆虫,具有特定的趋化性,化香树叶堆积腐熟发酵后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味可以引诱化香夜蛾前来栖息与繁殖。成虫多在夜间交尾和产卵,通常于5~10厘米厚的叶层间产卵。幼虫属于腐食性昆虫,以腐熟的化香树叶为主要食料,此外也取食黄连木、钩藤、山茶、饭藤和糯米藤等树叶。幼虫老熟后,在叶层或排泄物之间吐一层薄丝, 筑一个不甚明显的椭圆形小室,化蛹其间。幼虫取食堆集发酵的化香树叶,所产虫粪为黑色,称为化香虫茶。

米黑虫是米缟螟的幼虫,又名糠虫、米缟螟蛾、黑裸虫、茶蛀虫、茶虫。米缟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缟螟属,老熟幼虫除头部及各节间膜处为棕色外,全体为黑色,故称米黑虫。米黑虫是一种世界性仓储害虫,危害禾谷类、油籽、烟草、棉花、茶叶、蚕、动植物标本、中药材等。幼虫喜欢群居,吐丝连缀食物残渣形成管状巢。随着幼虫长大,管状巢也逐渐加大。幼虫孵化后取食苦茶叶片,留下叶柄和小枝。老熟幼虫将管状巢两端吐丝封闭成茧,化蛹其中。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苦茶叶堆中,夜间在堆中交尾产卵,一般较少迁移。幼虫的虫粪能作为药茶饮用。

米黑虫是贵州地区以白茶为寄主植物生产虫茶的主要昆虫种类之一,它取食白茶所产的虫粪经一系列加工后即为白茶虫茶,取食三叶海棠叶产生的虫粪称为三叶虫茶。

猜你喜欢
蛾类天蛾传粉
植物争夺传粉昆虫降低其多样性
蜜蜂巴士站
中国哈尔滨地区园林地空中蛾类群落结构特征
寻找中国“蜂鸟”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园林植物常见蛾类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天蛾科在西藏的地理分布
浙江省括苍山自然保护区蛾类多样性研究
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蛾科属种检索表暨福建新纪录种名录(鳞翅目:天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