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生对鲁迅接受状况分析

2022-02-19 05:25王倩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接受

王倩

内容摘要:鲁迅作品在中小学教材选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品中传达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中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高中毕业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状况进行阅读和认知调查分析,对比课标对阅读的要求,发现了鲁迅作品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开展鲁迅作品学习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毕业生 鲁迅作品 接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i同样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此可见,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高度重视的。

鲁迅的作品是我们中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内容。早在1923年,鲁迅的作品被正式纳入中小学教科书。目前,在语文教材进行统编后,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数量和之前大致相同。“名著导读”书目大增,由原来的初中三年必读书目9本,到仅初中一年级上册就包括6本书。目前高考题型在发达地区已经进行改革,整张试卷阅读写作的比例高达90%。ii根据课标要求,各个学校已经相继展开关于鲁迅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研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朝花夕拾》,高中阶段则是关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以及杂文。此外,据以往的研究发现,鲁迅的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鲁迅作品中,“幽默而深刻、风趣却犀利”的语言,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进行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活动很有需要。

对比课程标准及其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要求和目前高中毕业生对鲁迅的了解情况,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的阅读书目和课标要求存在差距;二是学生阅读速度慢,不能对不同的书目分别做到精读、略读;三是对于书籍缺乏深度思考,无法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四是教师大都依据教学大纲对鲁迅作品进行解读,贴标签化现象严重。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中毕业生关于鲁迅作品阅读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目前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状况,对比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要求,分析存在差距与不足,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鲁迅作品的学习。

一.学生接受鲁迅的状况

(一)认识层面

1.高中毕业生对鲁迅的阅读分析

通过对昌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大一新生的《我眼中的鲁迅》写作内容分析,大多数同学都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讲解,为“鲁迅”贴上了“批判、抨击”之类的标签,认为鲁迅是一个革命家、思想家的形象。此外,还发现学生对鲁迅作品的了解,主要集中在《阿Q正传》《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念刘和珍君》《故乡》等文章中。追溯这部分作品的来源,发现都出自“教科书”的选编。根据调查,学生对于鲁迅整本书的阅读情况依旧参差不齐,部分同学甚至谈到不喜欢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对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发现,对鲁迅第一次接触的时间是在小学,甚至也有同学是大学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学生谈到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在小学学习周晔的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此外,学生还提到毛主席、臧克家和许寿裳等人对鲁迅一生贡献以及人格魅力的赞誉。

2.高中毕业生对鲁迅的认知分析

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经历,鲁迅在文学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祥林嫂”、“阿Q”、“闰土”。鲁迅作为一位文人,一生以笔为“武器”,来揭露现实的黑暗,试图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但同学们对鲁迅的了解还是片面的。例如在《故乡》这篇文章中,同学们很容易读出来鲁迅先生记忆中童年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之间的“距离感”,但是学生忽略了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给予了希望。

中学生更多地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来了解鲁迅作品的内容,缺乏自身对于鲁迅作品内容的看法。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是追忆童年趣事和烦恼的作品,在课堂上却被描述成封建教育下孩子渴望自由和解除枷锁。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很少同学会在课下完整地阅读鲁迅的每一部作品。

通过对同学们的阅读和认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日常的课堂学习生活,了解来源单一。此外,阅读书目除了课本上的篇目之外,对于鲁迅其他的作品几乎没有涉猎。都知道鲁迅的作品有散文、杂文、诗歌等多种文学类型,学生一般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更为喜欢,因此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了解是“碎片化”的,无法形成鲁迅与“读者”的对话,进而挖掘其精神世界。

二.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

(一)地域的差异,对鲁迅的作品理解存在隔膜

通过调查发现,对象班级大部分同学较少阅读课外书籍,这与他们阅读理解能力有关。部分同学缺乏基本人文历史知识,而鲁迅的作品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很高,使得他们阅读整本书比较困难,自然就降低了阅读兴趣。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人口分布、文化差异的影响,这些学生与鲁迅所处的生活时代、生活环境有一定的隔阂,因此对于鲁迅作品的理解有很大的难度。

(二)“唯分数论”思想,学生缺乏阅读时间

因为高考的要求,阅读任务没有作为考察的硬性指标,教师大多倾向牺牲学生的阅读时间,把时间放在与高考题目相关的内容中。现行评价体系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而阅读只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内容。鲁迅的作品本就晦涩难懂,需要教师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进行反复研读。由于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师不得不压缩课时,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变为“教师的灌输式学习”。2019年中小学的读写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的学生每天的阅读低于一小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提高成绩上面,因此阅读时间相对所剩无几。

(三)部分教师固定化的教学模式,疏于阅读方法的指导

鲁迅的文章是现代白话文学发端期的作品,带有很强的“文言文气息”,文言文教学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鲁迅的文章呢?因此部分语文教师会化繁就简,从鲁迅的个人介绍到作品的故事情节再到艺术手法,遵从一整套固有的教学模式。看似为学生节约了阅读的时间,其实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鲁迅的世界。鲁迅的文章大都揭示人性的弱点,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以引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归纳。例如,鲁迅的笔下,“看客”作为常见的一类群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类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孔乙己》中的“短衣幫”、《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阿Q正传》的吴妈等人。

(四)阅读效果的延时性,学生的阅读难以坚持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学生大多数都会通过手机、电视来获得。鲁迅的语言具有时代性,作品创作时代距当今时代较远,因此阅读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学生坚持阅读,反复涵咏。

阅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久地坚持才能看到效果。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追求阅读的高速度、高效益。由于课业的压力和外界信息的吸引,学生很难静心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因此,对于阅读,没有坚持,也就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五)作品的难度,影响学生的理解

鲁迅的作品,理解起来就很困难。首先,鲁迅的作品多带有时代性。由于跨时代的缘故,鲁迅作品中的大量意象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让我们和鲁迅之间有了隔阂。其次,鲁迅的一生,用笔书写爱国意识,不断创新艺术手法,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其作品受到果戈里等人的影响,运用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揭示了社会制度的弊端和人的深层意识,才导致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时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狂人日记》借鉴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荒诞形式,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从狂人这个象征意味很强的人物形象身上,揭露了沿袭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这种艺术手法的采用,使得学生理解鲁迅的作品变得尤为困难。

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鲁迅作品的学习

(一)学校层面

1.开展教师读书教学研讨活动,探究阅读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推进鲁迅作品“整本书阅读”的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学习,集合自己学校的资源水平,开办属于自己学校的鲁迅作品特色专题阅读课。每年邀请一位鲁迅研究人员,线上或者线下与各位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关于鲁迅作品阅读教学说课、评课教研活动,阐发自己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究阅读鲁迅作品的方法。

2.开设鲁迅读书学习社团,注重个性化阅读

学校设立关于鲁迅学習的社团,培养学生爱好。也应该开展读书社活动,不定期组织鲁迅读书分享会,还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朗读亭、话本剧等活动。开展读书经验交流会,定期举办大型鲁迅朗读者、演讲比赛、作品征文大赛。在社团中,不仅仅局限于同伴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制作故事的小插图、漫画等。注重学生学习鲁迅作品中的创造性思维,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感悟,安排部分同学做好记录工作。会后对成员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

3.借鉴芬兰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首先调查学生的喜好,对于鲁迅的作品,按文章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在不同的交流环境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解读鲁迅作品文本到生成自己的文本,进一步理解鲁迅笔下语言、文学和文化。iii不局限于活动的形式,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定期安排鲁迅研究人员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交流,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激发全体学生自主阅读鲁迅的作品的兴趣。

(二)教师层面

1.掌握基本经典书目的阅读,完善自身的人文底蕴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一个看书很少、不了解基础文化知识的老师,想必她的课堂一定是生硬的,缺乏活力的。因此,教师在讲述鲁迅的作品时,应该自己先了解清楚鲁迅写作的背景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再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倡学生多元化地解读作品。温儒敏教授曾谈到语文教师应该读点鲁迅的作品,并且强调语文教师在读《朝花夕拾》时,最好先放弃所谓意义的追溯。教师只有先把书中的内容分析透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配合完成书上要求的“整本书阅读”,探索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目前在中学举办得如火如荼。开展鲁迅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会让教学更加完整,便于学生对书中整个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把握。由原来的单篇教学走向群文阅读,让阅读越来越体系化。因此,教师也应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推荐具体的书目,制作相应的阅读计划,分阶段完成,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故事、人物,增强学生对整本书理解,养成系统思考的能力。例如,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放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朝花夕拾》中的诗情画意,更为全面的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

3.利用数字化技术,将阅读教学与戏剧欣赏结合起来

目前,已有很多小说作品改编成电视电影,对于鲁迅的小说,也应该利用电影、电视的方式,将小说的内容用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呈现出来。先解读文本,再根据文本由学生自己设置各种各样的剧本,让学生负责演绎剧本,教师进行指导并给予评价。如在研读《阿Q正传》中,作者提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原因。阿Q在哪些事件中使用了“精神胜利法”,例如:被人揪住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阿Q是如何做的,请同学们表演出来。这样的话,学生并不是在死记硬背这个“精神胜利法”的名词解释,而是能够更加充分地去理解它。这样,通过理解并演绎出来的内容,学生会有更深的体悟。

(三)学生层面

1.理性地看待鲁迅的文学作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地乐意参与其中,才能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功效。学生自己应该结合自身的阅读情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中小学阶段,读一读《朝花夕拾》,这类故事性强的文章。高中阶段适合读读鲁迅的杂文,加强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了解鲁迅有血有肉的人生。在阅读的同时,不要忽略鲁迅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一些美食,例如《孔乙己》中的黄酒、盐煮笋和茴香豆,以及《风波》里面的“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等。因此,我们应把鲁迅当作常人一样看待,感受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运用历史的眼光,理解作品中意象的深层意味

鲁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反复推敲。读他的作品,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此外还有夯实的历史知识。作品蕴含着作者个人情感以及时代的因素,要需要多次阅读,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例如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对于缺乏历史素养的学生们,一定无法理解鲁迅笔下的“雪”、“野花”、“枣树”等含义,甚至会产生错误解读。倘若学生能结合当时的时代,就会更加清楚地理解鲁迅作品背后这些意象的含义。

3.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注重阅读思考习惯的培养

读鲁迅的文章会有很大的难度,要有自己的体验。学生应该打破课本对作品的局限,从整体上把握鲁迅作品的内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例如,阅读《药》这篇文章,整体上介绍了华老栓给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这件事,结合当时鲁迅在日本留学,目睹国人被日本人杀害,另一群國人却在其旁饶有趣味地“观赏”的背景,再浏览题目,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由此看来鲁迅的文章都耐人寻味,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思考。

总之,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利用精读、略读等方式,慢慢品味鲁迅作品中的独特韵味,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袁春兰.人教版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4]陈海燕.多模态识读:面向未来社会的阅读力——芬兰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J].语文月刊,2018(07):18-21.

注 释

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ii袁春兰.人教版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iii陈海燕.多模态识读:面向未来社会的阅读力——芬兰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J].语文月刊,2018(07):18-21.

论文署名方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项目。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

猜你喜欢
接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能“接受”加班这件事?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大学生接受小说文本的实用倾向及应对策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能“接受”加班这件事?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略谈朱光潜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