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品牌引领下融合教育品牌化发展的模式初探

2022-02-19 02:47深圳市福田区竹香学校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福田区随班融合

文/ 深圳市福田区竹香学校 郑 智

大力倡导融合教育对残疾儿童、少年回归主流、接受教育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推动普通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也促进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并助力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福田区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纵向、深度发展之路,通过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探索品牌体系、丰富产出形态等举措,努力构建“日常融合教学+ 多种融合活动”的“融+”福田融合教育新品牌,力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优品质、更合适的教育。

一、完善管理体系,夯实区域融合教育品牌根基

在区域宏观层面,福田区教育局联动职能部门共管、架构管理支持机制,自上而下推行融合教育,使得福田区融合教育稳步发展。

(一)联合部门共管,从“要我管”到“我要管”

福田区教育、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卫健、民政、残联等八部门组成特殊教育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特殊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单位职责分工明确,着力解决特殊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福田区率先在深圳市成立了由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负责对提出评估申请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入学、转学建议,保证做到“应随尽随”。同时,专家委员会针对融合教育相关文件的制定、分教点机构评估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理顺管理机制,从“谁负责”到“我负责”

2021 年初,福田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在教育局统筹安排下制定《普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行动指南》,理顺融合教育管理机制:由区教育局领衔管理,指导中心、专委会提供专业支持,全区各普通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融合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涵盖中层干部、资源教室、任课教师等,职责分工明确,将学校融合教育工作中常见的“谁负责”转化为“我负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助推学校在福田区“融+”品牌指导下努力打造适合自身融合教育发展的课程及品牌。

二、提升专业素养,打造区域融合教育品牌团队

一线教师是融合教育的主体,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是融合教育品牌化重要的一环,福田区采取周期专业培训、定期沙龙座谈、随期走校交流的研训学一体化模式,努力搭建“全员—骨干—种子”的融合教育培训新模式。

(一)周期专业培训,于推广中全员普及

福田区教育局、教科院指导两中心每学年组织周期融合教育专题培训,每周期两次,每次均为4- 6天脱产培训,每校至少委派一名相关教师全程参与。周期培训重点普及融合教育政策、理念、初期宣导等。同时,参与周期培训的老师需在培训后在本校进行全校宣导一次,并提交培训总结,才能获得相关学时证书。以“点—线—面—体”的形式高效地达到全员推广普及的效果。

(二)定期沙龙座谈,于话题讨论中提升内涵

根据“融+”的品牌理念,福田区定期组织“融+ 汇”沙龙座谈,根据全员培训的访谈问卷征集主题,进行专家座谈、沙龙研讨。2021 年,福田区共组织系列沙龙6 次,涵盖资源教室定点校经验分享、规范“一人一案”文本研讨、优质资源教室建设等主题,参与人员主要为随班就读学生人数多及已经有一定融合教育基础的学校教师。同时,每期邀请相关专家、领导参与,以达到于话题讨论中提升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内涵、提高相关教师专业知识理念的目的,有助于后期遴选、培养福田区融合教育骨干力量。

(三)随期走校交流,于展示中互相借鉴

“一人一案”已经纳入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办学检查内容,各学校实际不同,融合教育经验各有千秋,在区级预检查中,指导中心委派相关人员在作为资源教室检测检查组中,同时抽调1- 2 名普通学校参与融合教育工作的教师参与其中,为各校教师互动交流提供机会。通过以上举措,2022- 2023 年,福田区有望组建一批懂融合、乐融合的品牌队伍,即融合教育教研组、融合教育宣导组、巡回指导教师组、特殊学生评估组等。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进融合品牌学校一体发展

(一)展示学校品牌,发挥示范作用

目前,福田区已有7 所区级随班就读定点校,1 所区级个别化教育先行示范校,1 所省级随班就读示范校,均在探索学校融合品牌。例如福田区某小学的“融合+ 艺术”品牌,创设“以艺术提能力、以艺术挖潜能、以艺术促融合”课程模式。福田区某中学的“融合+ 心育”的共同体体系,将资源教室和心理活动室合二为一,建设为一间125平米的“融心活动室”。室内设各类活动区及套间个训室,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活动场地,更为学生打造了一方普特融合的环境。

(二)初探片区中心,形成品牌合力

目前福田区有随班就读学生416 人,分布在全区40 余所普通教育学校,共37 所学校建立设备完善的资源教室,并通过“在编+ 购买服务”等形式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因此,福田区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特殊需要学生生源分布散、类型杂;资源教师在自己的学校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教研合力。针对此情况,福田区在成立两中心的基础上,计划根据街道划分片区,构思成立八大片区资源中心及片区资源中心校,在区中心的指导下,负责本片区融合教育教研、随班就读学生入班评估及其他相关活动,协同管理,让校与校形成共同体,形成融合教育课程品牌、活动品牌合力。

融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关系,福田区在区域教育品牌的引领下提供服务、资源及支持,同时,更加注重普通学校作为融合教育主体的自发性、自主性,将学校融合品牌化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构建新颖有效的区域融合教育模式,全面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在“本真、适才、普惠”品牌中持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高质量、优品质、更合适的教育。

猜你喜欢
福田区随班融合
多变的雨
钓鱼达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福田区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问题探讨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融合》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