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策略提升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效能

2022-02-21 00:50汪秋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能小学语文

汪秋莲

【摘要】本文根据部编本小学低年级教材编写的特点,分析小学低年级部编本教材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效能提出教学策略,意在帮助教师高效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效能

“部编本”教材自发布以来,已经在中小学广为使用,取代了之前的人教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合理有效地运用教材是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低年级部编本教材使用的重要性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了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采用多种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努力把教材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营造学习场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材的使用效能。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部编本教材的内容有很多是选取学生日常生活的的具体事例,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生活体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从其中认识生字、学会学习。

在教學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利用课文《端午粽》,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家长准备好食材,在班级中现场包粽子。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并与家长共同准备食材,知道各部分食材的名称,从食材中认识生字。课中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完成包粽子,让学生说清楚包粽子的步骤,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学会沟通与交流;课后学生分享粽子,品味粽子,体验劳动成果的美味。再如,在执教《操场上》一文时,笔者把词语标签“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活动项目与具体的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识字,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活动中学习,感受到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二)倾听式教学策略,倾听学生个体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必然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其中,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始终处于多重对话的核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乐于表达自己,但是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如果教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是默默地隐藏在大胆、活泼、勇于发言学生的背后,他们更愿意躲在课堂的一角。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注意到这群学生,那么这些学生的想法、意见将总是埋藏在心里,长此以往,没有加于引导,这些学生就会慢慢缺少沟通、交流,也会将他人的观点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想法,失去表达自我的愿望,最终导致自我性格的缺陷,甚至是人格的扭曲。

使用倾听式教学策略,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连接起来,让学生在书本内容中反观自己的生活。通过每一个学生情感和想法的输出,教师串联起所有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释放学生个体的情感。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时,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讲台上失物招领盒里总是装满了不知道谁的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还有家长总在微信群里问学生、问家长、问教师,有没有捡到或是看到某某孩子的作业本、练习册、文具等等,甚至还有学生上课没有带书本、文具盒等用具。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回家好好预习课文,想想文具的家在哪里?怎么才能让文具顺利回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说说文具的家在哪里?你有丢过文具吗?怎样才能顺利送文具回家?笔者还特意邀请了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述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及自己如何让文具顺利回家的做法,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他们自己的述说总结出文具找不到家的原因,帮助文具找到家的方法,最终大家一起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让文具有个舒适的家,学会分类收纳。再如,《一分钟》这篇课文,理解元元为什么只是多睡一分钟,最后却迟到20分钟?教师应该让那些曾经有过类似迟到情况的学生说说当时的情况,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说出原因,大家帮助他一起克服、一起成长。这样才能让腼腆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释放自己的情感。

(三)绘本故事参照策略,丰富学生的认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偏爱有图画的书籍,部编本教材正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在书中安排了大量的绘本图画课文,提高了教材的使用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部编本教材中学生喜欢的图画故事,利用绘本故事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特点,由图画内容认识文字,渗透编者用意,探究课文表达的主旨,领会文章内涵。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时,教师根据课文的五幅插图,把课文内容分为五小部分,每一部分看似独立,其实又是相连的。学生可以通过每一幅图猜测每一部分的内容,不仅可以识字,还能通过图画进行口语交际,学会表达。而且,五幅图连接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教授“通知”的知识点。再如,《小猴子下山》一文,编者利用绘本故事反复的特点,把图文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地通过图画认识生字,利用图画掌握故事内容,还能掌握知识。

(四)延伸课堂策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课绝不只是课堂40分钟“点”的行为,课堂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课堂“点”的行为进行“线”的连接,在生活中进行“面”的扩展。如,前面的案例把“通知”发清楚,是为了告诉学生发通知一定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物等事项,同时能在生活中看懂通知的内容,能学以致用。再如,《文具的家》《一分钟》,都是通过课文“点”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面”的运用。

当然,课文“点”到“面”的延伸并不仅仅是指从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还指从课文延伸到“课文群”。如,在教学《人之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三字经》,甚至扩展到《百家姓》《千字文》等内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总之,运用四策略,笔者真切感受到部编本小学低年级教材的精心设计,策略先行。四策略让课堂更加立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董志霞.“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教学效能小学语文
追求效率还需紧扣“要素”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