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善的策略探究

2022-02-21 04:54彭玉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家校共育改善措施

彭玉低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各阶段教育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凭借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对此,需要加强家校合作,融合家庭教育的力量,以实现学生更好的成长及发展。故此,本文联系笔者工作实践,进一步探究了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善的策略,以密切家校合作,实现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家校共育;现状;改善措施

家庭是农村地区小学生生活及成长的重要场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理念及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多数时候,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就能够反映出其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否良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若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良好融合,无疑能够助力孩子更好成长。然而,就目前农村地区的家校共育情况而言,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阻碍了家校共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分析家校共育现状,并探索可行的改善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

第一,教师未清楚认识家校共育理论。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家校共育的行动策略与理论构思都较为成熟。但是,仍有部分农村教师未能清楚认识这些策略与理论,将家校共育简单理解为与家长间的沟通,要求家长进行配合。或者部分教师在学校的要求和压力下,未能接触问题的实质,只是片面地追求家校合作的形式,采用的相应方法和措施,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家校共育的作用。

第二,家長教育方法不当。即便我国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可见的发展,但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许多都未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将之全推给学校。认为自己只要负责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销即可,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并且,还有一些家长习惯采用棍棒教育,不注重在家中营造和谐交流、互相尊重的氛围,这类做法显然不利于亲子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及良好价值观的塑造,甚至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抵触和家长交流等问题。

第三,缺乏合理的评价。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更多教师与家长还是习惯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考试与分数上,教师与家长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便是怎样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孩子考试是否退步了,或是进步了,怎样快速帮助孩子提升名次,是因为哪一科的原因才导致孩子成绩不理想等,成为了家长与教师主要的沟通话题。教育内容单一且缺乏统一、协调,交流内容较少涉及到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品德教养等方面。

二、改善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的策略建议

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营造良好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如此有助于学生积极面对自身错误及改正错误,正确认知事物的形成。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可挖苦与讥讽学生,要避免使用负能量的话,要予以学生更多的认可、肯定及夸奖,如此才能实现学生信心的增强,在信心的支撑下将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再次,教师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总而言之,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是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基础。

第二,设立家长学校,增强家长教育能力。考虑到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应着手设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讲座,以给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更多指导。家长培训方式主要有“专家报告”“教师讲座”“同伴分享”等,通过线上及线下等学习方式,有效调动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家长学习平台的搭建,从而能够持续增强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三,定期发送意见信,密切家校合作。学校应采用向家长定期发送“征求意见信”的方式,来对家长的真实想法做更多了解,邀请家长就学校餐饮卫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师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表个人意见及建议。教师通过分析与总结家长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能够得知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使自身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具质量。

第四,开展家访活动,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在每次家访后,应进行详细记录将之制作成家访档案,以深入研究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辅助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家访既帮助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有了及时掌握,又能提升家长对教师及学校的理解度及信任度。此外,通过家访能使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帮助教师进入学生的内心,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

第五,依托信息技术,使交流更为多元。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家长都能够熟练使用快手、抖音、QQ 及微信等媒体交流平台。因此,学校在开展家校共育的时候,应与时俱进,依托这些新媒体平台向家长及时发送孩子的优良表现、作业信息及实时动态等,也可依托这些平台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身体状况及思想品德等信息,就良好的教育方法及方式展开一同探讨。真正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校和家庭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六,发挥家长职业优势,促进亲子一同成长。为了更多发挥出家长的专长、爱好及职业,应鼓励家长进课堂,作为主角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及学校社团建设中,将家庭教育良好延伸向学校教育,这样既有助于弥补农村学校师资紧张的情况,又能一定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家校融合。比如,在了解家长职业背景、特长技能等基础上,开发“安全教育”“烹饪达人”“故事妈妈”等社团课程,将家长资源良好地融入学校教育,进而增强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并非朝夕间就可完成的,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学校教育无疑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需要借助家庭的教育。对此,需要密切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共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家长对孩子发展负责,与学校展开良好配合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一定成长,并能转变自身陈旧、错误的教育理念,进而更积极地配合教师展开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芳 . 新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 . 文学少年,2019(9):1.

[2] 谭克,李勇,苏娟 . 家校同心育人同行——绵竹市紫岩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 . 教育科学论坛,2019(23):45-46.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家校共育改善措施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