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2022-02-22 15:12刘新爱任月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门静脉低密度供血

刘新爱 任月勤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郑州 450000)

肝癌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小肝癌是指小于3cm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之和小于3cm。该病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2]。肝硬化再生结节是肝硬化的基本病变,其一个结节由多个肝细胞增生形成,临床上根据组织分型分为小再生结节(≤3mm)和大再生结节(>3mm)[3]。在肝癌中有50%~90%合并有肝硬化,肝硬化病人合并肝癌可达

49.9%[4]。相关报道显示,小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影像学征象易混淆[5-6]。故本研究选取了27例小肝癌和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DCEMSCT扫描在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两者影像学征象不同之处,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7例小肝癌和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7例小肝癌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1.36±3.19)岁;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61±2.73)岁。

纳入标准:无其他严重疾病;资料齐全,无丢失或缺损;既往无手术史;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CT检查禁忌证;痴呆、癫痫等特殊人群;依从性差,中途退出或死亡者;伴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检查设备:美国GE 16排螺旋CT机。患者空腹,扫描过程中平稳呼吸。先进行常规平扫,平扫完成确定肝脏范围后,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5mL/s流率注射碘海醇80mL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延时30s、静脉期延时60s、延迟期延时120s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100mA,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5mm,螺距为1.0。全部扫描结束后,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CT图像由三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三者一致意见为最终影像诊断结果。分析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大小、形态、密度及CT动态增强分型等征象,比较两者不同扫描时相的CT值。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同扫描时相的CT值比较 小肝癌平扫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值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中两者平扫期与平衡期CT值比较无差异(P>0.05),静脉期CT值比较有差异(P<0.05);小肝癌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肝硬化再生结节(P<0.05)。具体见表1。

表1 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同扫描时相的CT值比较

2.2 影像学表现

2.2.1 小肝癌的CT表现 27例小肝癌患者共发现36个癌结节,最小直径1.46cm,最大直径2.98cm。CT平扫呈等密度6例,低密度21例,病灶边界清楚, 13例可见假包膜,密度均匀,8例可见液化,7例可见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明显,呈高密度(高于肝实质,低于同层主动脉(图1);静脉期和延迟期为低密度(图2)。CT动态增强分型:高容低阻型19例,动脉期病灶呈高密度,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降低,低于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进一步减退。低容低阻型6例,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呈等密度,静脉期、延迟期和高容低阻型强化一致。不典型阻型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等密度。

图1 小肝癌CT动脉期明显全强化。图2 小肝癌CT延迟期为低密度,边缘不清晰。图3 肝硬化再生结节CT平扫为等密度。图4 肝硬化再生结节CT静脉期,肝脏表明呈结节状,在增强纤维间隔的对比下显示为相对较低密度的结节状影。

2.2.2 肝硬化再生结节的CT表现 经CT平扫呈等密度或表现为肝实质不均匀,未见假包膜、液化与坏死(图3)。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呈低密度,静脉期强化均匀,延迟期强化纤维网格中为低密度结节(图4)。CT动态增强分型:未见高容低阻型、低容低阻型,其中低容等阻型15例,等容等阻型11例,不典型阻型4例。

3 讨 论

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是临床影像研究者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重点,早期明确诊断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高疗效的关键[7-8]。

再生结节是肝硬化发生癌变是第一步,其次在是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为增生不良结节,随着时间推移,可进展为小肝癌[9]。故临床常难以区分肝硬化化背景下的再是结节与小肝癌。但是两者的血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94%的小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96%的肝硬化再生结节以门静脉供血为主[10-11]。而其供血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高的小肝癌主要以门静脉供血为主,但是随着其分化程度的降低,参与供血的门静脉也会逐渐减少[12]。正常肝组织的毛细血管属于高容量高阻力型,增强扫描注射的造影剂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而小肝癌主要以肝动脉供血为主,同时肿瘤内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较少,导致形成潜在的瘤血管动一静脉瘘,血供丰富,而血管远端阻力低[13]。肝硬化再生结节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因为异常再生的纤维间隔压迫,导致供应再生结节的血流量减少,故血管远端阻力高于正常组织。通过DCE-MSCT可有效反映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血流动力学的差异。

本研究中小肝癌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中高容低阻型者19例,密度高于肝脏,呈典型“快进快出”增强模式,其余6例低容低阻型和2例不典型阻型为等密度,可能是因为病灶中心伴坏死或液化,与Zhao等[14]研究报道相似。肝硬化再生结节中26例患者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呈低容等阻型和等容等阻型供血特点。故,本研究认为大多数小肝癌内的动脉供血多于静脉供血,肿瘤供血特点呈高容低阻力型,这也是肝癌易转移的原因之一。而大部分肝硬化再生结节因为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加上异常再生的纤维间隔压迫与门静脉压力的增加,总体血流量较少,供血特点在动态曲线上多表现为等容等阻型[15]。

综上所述,DCE-MSCT可清晰显示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两者的动态增强CT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故应用DCE-MSCT可有效鉴别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

猜你喜欢
门静脉低密度供血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中研究分析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联合用药,“坏胆固醇”一个月达标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
辣语
640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