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浅析

2022-02-24 22:37
南方农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苏州市都市粮食

周 萍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是一种城市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农业与非农业不断融合、顺应城乡一体化建设需求,成功集生态、生产于一体化,承载生物、工程、信息等技术的新型农业模式。为推进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大力发挥城市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资本投入、信息技术、地方文化及农业市场等综合优势。目前,部分地区在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粮食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据统计,我国各城市的粮食自给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大多数城市的粮食自给率在70%以下,甚至部分城市不足50%。面对潜在的粮食危机,开展兼顾粮食安全的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十分必要。对于苏州市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来说,发展都市型农业不仅可保持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还可保证城市的粮食自给率。正确处理都市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推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 都市农业与粮食安全概述

1.1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在生产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与传统的耕作农业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且都市农业的内容相对复杂且不断变化[1]。目前,都市农业并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达,本文认为都市农业的范围应涵盖市区的所有农业活动,但为了方便收集数据,本文主要讨论都市经济区包含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及试验农业等在内的商业性农业活动。

1.2 粮食安全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检验,也再次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苏州市是典型的粮食消费区,粮食自给率仅25%左右,保障粮食安全供应压力较大。如何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防范化解粮食安全的风险挑战,保护好苏州市人民的“米袋子”,在更高起点上做好苏州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已成为苏州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兼顾粮食安全的都市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理论旨在解释农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何与其他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每一种发展理论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2]。农业文明资源改造利用时代的传统农业,体现了在利用自然资源中顺应自然的理念。现代都市农业的起步与发展是对自然资源利用中顺应自然理念的延伸,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也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变迁。在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中,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被人为分离,不同部门只负责各自的工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甚至同属于农业生产的种植业、林业、渔业等产业也被不同部门分开管理[3]。现阶段,兼顾粮食安全的都市农业要将农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管理,实现农业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一体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要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工业经济管理方式,建立集中、高效、协调的都市农业管理体制,提升农业提供有形和无形产品的多元化功能,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医疗农业、能源农业等都市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类产业,最终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3 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3.1 发展历程

苏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初。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苏州市开始改造郊区都市农业,加工高价值淡水产品和农副产品,苏州市商品农业在江苏省首创并广泛推广,作为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行者,从纯粹的郊区农业开始向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都市农业缓慢转型。随后,全国都市农业发展进入快速扩张期,众多学者参与都市农业研究,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4]。进入21 世纪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再次发生变化,苏州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府部门开始大规模征用土地,重点推进工业发展,都市农业再次被推向边缘地带,发展一度停滞。近年来,苏州市走都市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之路,通过服务都市、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经统计,2021 年苏州市高标准池塘、蔬菜基地、美丽生态牧场覆盖率分别在90%、76%、7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9.4%,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8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 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 500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00 家,都市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3.2 发展路径

1)为推进兼顾粮食安全的都市农业发展,苏州市着力建设农业科技中心,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大投入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大型都市农业园区;着力发展都市农业产业,建设创意农业集群规划农业旅游项目,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建立科技先进的农业产业项目,作为高校生产、学习和研究的基地。2)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苏州市加紧落实乡村新业态数字化发展行动,聚焦主导产业,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为都市农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做法包括实施“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行动,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和装备产业集群示范园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行动,围绕水稻、蔬菜、果品、茶叶及大闸蟹等特色产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打通重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数据通道;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农村地区接入网扩容,实现重点村庄“双千兆”网络覆盖,推进和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

3.3 发展成效

近年来,苏州市以平田整地为手段,将苏州市水稻种植面积从2020 年的71 266.67 hm2提高到2021 年的72 593.33 hm2;2020 年,苏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智慧农业试点城市;2021 年,苏州市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升级高标准农田1 333.33 hm2。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2 年苏州市粮食总产量达到924 000 t,同比增幅2.24%。苏州市抓住智慧农业国家级试点机遇,通过打造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培育智慧农业创新主体,促进了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制定了一批智慧农业应用标准规范,研发了一批实效显著的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建设了一批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了一批节本增效智慧农业应用模式[5]。截至2021 年底,苏州市累计创建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4 个,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16 个,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达到6 573.33 hm2,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占比超37%,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4 存在的不足

目前,苏州市都市型农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虽开设了多个农业园区,但整体未能明确发展目标点,发展方向仍较为盲目,导致项目发展混乱,协调性不足,最终导致苏州市农业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当地整体的经济效益。此外,苏州市政府为了谋求都市型农业试点的大力发展,虽在每个农业项目发展初期提供了大量土地资源,但未建立农业项目中后期跟踪和扶持机制,一旦农业项目中后期企业经营效益不足,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就会导致农业项目被关停,短期内难以再次开始,大量土地被占用却无法开展农业生产,最终阻碍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

4 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启示

4.1 提高社会对都市粮食安全的理性认识

在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中,苏州市一直大力宣传科普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断通过主题活动、新媒体宣传、主题倡议等方式,广泛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爱粮节粮意识,组织开展了粮食安全进社区、进食堂、进农场等一系列活动,倡导全社会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苏州市实施的各种举措可以看出,都市粮食安全是都市生态运转的基础环节,理性认识都市粮食安全,不仅要对土地稀缺性原理有科学认识,还要对经济原理有科学认识,都市将当地的粮食生产任务完全交给其他地区的做法是不安全也不符合经济学原则的[6]。

4.2 政府政策扶持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动力

在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中,苏州市政府根据不同时期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方向,紧紧围绕都市需求,选择合适的都市农业项目,分类规划,确定各类土地在农业区划中的位置,出台政策支持相应的产业发展[7]。同时,苏州市政府尤其注意在都市规划中,满足生态用地、非基本食品基地和休闲旅游用地等的正常需求,为都市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从政府方面加强宏观引导,提升各级政府对发展都市农业的科学认知,正确认识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内涵本质,对以往过于片面或错误的理解及时纠正,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念,主动承担当地粮食基本自给的社会职责与政治任务;切实强化各级政府重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粮食生产,在紧抓优势农业、特色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粮食增产。通过对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政策扶持一直是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4.3 农业服务体系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思路

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创新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了农资供应、机械化服务、粮食收储与金融保险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与科技推广服务等全面服务体系,引入了数字化先进农业科技,最大化减少了农户的粮食生产成本投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已成为苏州市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此外,苏州市精准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按照“选好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原则,2019 年苏州市精心遴选2 080 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在农业生产重要时节和关键环节,对示范主体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了苏州市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可见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配套的服务体系,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发展现代化、多元化、综合化及一体化。

5 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策略

5.1 加大补贴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

目前,苏州市农民获得的粮食补贴为1 500 元·hm-2左右,其中包括300 元·hm-2的粮食直接补贴、225 元·hm-2的良种补贴、225 元·hm-2的粮食综合补贴及其他补贴。在现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苏州市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为都市农业粮食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的推广和落地,重点扶持粮食生产主体和种粮农民,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除直接补贴外,苏州市也应增加间接补贴,可通过建立粮食生产效益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和量化粮食种植的社会贡献,降低农民使用公共服务的成本,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5.2 推动都市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为推动都市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苏州市要坚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产供销资源渠道,推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夯实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推动产业融合链条式发展,创新产业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业态,提升都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此外,苏州市政府部门必须以市场方式参与农业经济,增强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打破碎片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探索以项目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重点让市场规范农业生产主体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完善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

5.3 提升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素养

苏州市《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苏州市要推进高素质农民信息库动态管理,建设智慧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数字农业人才,多渠道、多形式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此外,苏州市可利用“智能支付”等方式发展智慧农业、众筹农业、共享农业等智能化都市农业产业经营新业态,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全面培养农业经营主体日常参与、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愿和能力。

6 结语

不同于以往关于都市农业或粮食安全的个别研究,本文将都市农业和粮食安全两者结合起来,对兼顾粮食安全的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不仅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思路,还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苏州市都市粮食
珍惜粮食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我的粮食梦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