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乡市毛田镇农村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2-24 22:37
南方农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民宿茶文化茶叶

周 飞

(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2021 年9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3 号)》提出,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幸福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由此可见,茶旅融合发展已成为茶资源丰富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1 毛田镇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毛田镇位于湖南省湘乡市,地处娄底、湘潭两市交界处,被水府庙水库三面环绕,山地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历史悠久,具有发展茶叶产业的生态、地理优势,毛田镇茶叶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在湘潭市均名列前茅。目前,毛田镇茶园面积800 hm2,茶叶专业合作社7 家,“湘乡水府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香露红”荣获国家“一村一品”称号。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毛田镇打造生态茶园,吸引游客,形成茶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1.1 茶旅融合助力产业振兴

在茶旅融合发展前,毛田镇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呈零星发展特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而在茶旅融合发展背景下,茶叶产业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田镇政府整合茶叶产业,加大当地茶叶宣传力度,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持,并推行规范的市场管理机制,促进茶叶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同时,丰富茶旅内容,通过采茶、制茶、赏茶等茶旅文化活动,增加旅游项目,提升游客茶文化旅游体验,使其了解茶叶产业,提高其购买茶产品的积极性。毛田镇通过延伸茶产业链,促进了茶农增产增收,振兴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1]。

1.2 茶旅融合助力文化振兴

茶旅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以茶文化为中心,毛田镇具有500 多年的制茶历史,曾为明朝正德年间的贡茶。茶产业鼎盛期几乎村村有茶园、户户卖茶叶,因此毛田镇的传统茶文化深入人心。在茶旅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毛田镇茶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品牌。同时,挖掘毛田镇传统文化,将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使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有利于实现地区文化振兴。

2 存在的问题

茶文化旅游已成为大众旅游的热点,具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毛田镇积极开展茶旅融合发展试点。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2.1 茶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不仅带给游客优美的自然风光,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满足。毛田镇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资源丰富,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毛田镇从2020 年开始举办茶旅文化节,挖掘出毛田镇出产的茶叶曾为明朝正德年间的贡茶及毛田茶“走甘肃”的典故。但仍存在茶文化挖掘深度不足、茶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导致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精神需求,难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使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复游率低,不利于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2]。

2.2 茶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

1)缺乏茶旅品牌建设。品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毛田镇在茶旅产业发展中虽有“湘乡水府茶”“湿地红”“水府清茶”“香露红”等品牌,但“三品一标”建设意识不强,品牌营销意识薄弱,导致毛田镇茶旅品牌宣传不足,国内市场知名度较低,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应,不利于茶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足[3]。毛田镇旅游策划和宣传推广活动较少,宣传路径以传统媒体推广为主,未全面利用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进行宣传。例如,毛田镇政府虽每年组织“茶旅文化节”,但其辐射范围窄,影响力仅局限于行业内,游客了解较少,市场吸引力低。3)缺乏科学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划分。毛田镇在茶旅产业发展中未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当前茶园主要设置了寻宝、亲自采茶、亲手制茶、有奖问答等活动,仅能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且吸引群体以青年人为主,茶叶需求量较小,忽视了作为茶叶消费主体的中老年人群,使资源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

2.3 茶旅服务管理滞后

当前,毛田镇发展茶旅产业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主要体现在3 方面。1)商铺管理滞后。当地以农家乐餐饮和茶铺经营点为主要业态的商铺大多是个体经营,经营人员服务水平低,缺乏相关经验。且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同一类型的商铺数量过多,易形成恶性竞争,甚至部分商铺存在强卖乱价行为,给游客带来负面的游览体验[4]。同时,商铺还存在乱搭乱建现象,影响旅游区整体形象,不利于吸引游客。2)旅游交通服务滞后。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毛田镇地理位置较远,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同时,当地景区在建设时由于规划不合理,停车场过少,造成游客停车难问题,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不利于提高游客的复游率。3)民宿建设服务滞后。民宿是游客居住的主要场所,但当前毛田镇民宿食宿卫生较差,缺乏服务意识和标准化服务能力,无法满足游客的游玩住宿需求。同时,民宿茶文化元素质量普遍较低,无法有效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茶文化。

2.4 茶旅人力资源缺失

1)一线劳动力缺失。在城市化背景下,大部分毛田镇居民外出到城市工作,部分人在城市安家落户,当地劳动力流失严重。而文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一线劳动力作为支撑,一线劳动力的缺失导致景区发展缺乏必要的工作人员,不利于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对茶旅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专业人才缺失。茶园规划、电商运营、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是茶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5]。但由于毛田镇茶旅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人才吸引力不足,难以招聘到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导致茶旅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与运营。

3 发展策略

3.1 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

毛田镇茶旅产业发展中要抓住茶文化这一核心,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实现茶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打造富有特色的地域茶旅产业。1)提升茶旅产品文化性。在景区建筑、民宿修建上融入茶文化相关内容,实现景区与茶文化的融合,既美化了景区建筑,又实现了茶文化的宣传;在餐饮服务中,可将茶礼、茶艺融入饮食,形成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在旅游产品、小商品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让游客随时随地体会到茶文化的魅力[6]。2)打造茶文化创意园。毛田镇可深入挖掘优秀地域文化,如茶马古道古茶树、水府庙湿地等,实现地域文化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其他文化的文化创新路径,以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共同繁荣的形式拓展茶旅文化内涵,丰富茶旅内容。3)依托地域文化打造茶文化节。充分挖掘茶文化历史底蕴,定期举办以制茶、品茶、茶艺活动为核心的茶文化主题活动,逐渐提高当地茶文化的市场知名度,营造出特色茶文化氛围。

3.2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市场开发是毛田镇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1)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根据游客的年龄阶段、职业、收入状况和距离因素等对消费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找准市场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潜在消费者需求挖掘,打造出能切实满足游客需求的茶旅产品[7]。例如,以年轻群体观光旅游为市场定位的,可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文娱产品满足年轻人需求;以商务人群为市场定位的则需增加商务会馆等设施,并提高商务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以老年康养为定位的则需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打造老年康养相关的食、住、娱项目。2)加大茶旅产品的宣传力度。以短视频为主进行线上宣传,可通过官方短视频、活动直播及与知名平台进行合作等方式,大力进行茶旅产品宣传,提高公众对毛田镇茶文化旅游的认知度,进而吸引游客前来游玩。3)积极地进行品牌建设,打造特色茶旅品牌。地区政府要发挥统筹规划职能,以市场定位为基础,以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茶文化为依托,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进行茶旅品牌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茶旅品牌形象,提高游客对茶旅产品的认知度。

3.3 提高服务质量

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因此要不断增强茶旅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1)加强商铺管理。针对商铺管理混乱、同质化严重问题,毛田镇需对商铺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分区,建立统一的餐饮区域、购物区域、特色茶旅产品销售区域等,并采用科学的市场规范对各个商铺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管理上的规范化,并以品类细分的商铺布局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2)加强交通服务质量。毛田镇需在完善茶旅公路交通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系统,实时掌握高峰期的交通状况,安排专人做好道路交通指挥,并安排专门的停车管理员进行停车引导,尽可能地减少交通堵塞现象,提升游客舒适度与满意度。3)加强民宿建设。毛田镇政府要加强民宿管理,指导民宿进行科学改造,完善民宿居住环境,并在民宿内融入茶文化元素,提升民宿的茶文化内涵。同时,对民宿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4 加强茶旅人才培育

针对农村地区茶旅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缺失状况,加强茶旅人才培育和人员储备,实现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双保障。1)毛田镇政府要提升文旅产业各岗位的薪资水平,采用财政补贴的形式保障产业内基层岗位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要保障旅游淡季相关岗位人员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引导当地村民从城市回流农村,解决一线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毛田镇政府要与人力资源中介进行合作,积极储备一线劳动力,确保旅游旺季一线劳动力供应充足。2)落实人才储备和人才培育政策。毛田镇政府可凭借较好的产业政策和优厚待遇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采用校企协作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提升茶旅产业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8]。3)落实人员培训。培训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地区茶旅产业发展中,要对当地村民开展关于茶文化、旅游服务相关的普及性培训,提升居民的服务意识和基本素养,为茶旅产业发展奠定一定的人文基础。同时,要加强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升产业人员综合素质,为茶旅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民宿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孪生院子民宿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香喷喷的茶叶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