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组织严厉打击跨国野生动植物犯罪

2022-02-25 07:31李桂芝
现代世界警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犯罪集团国际刑警组织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泛指违反国际和国内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从事非法野生动植物偷猎、运输、加工和交易等犯罪行为,以及为此类行为提供便利的渎职腐败、洗钱、文书造假等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一、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全球首份野生动物异域宠物全球贸易报告《狂野之心:异域宠物贸易的残酷现状》,该报告指出,每年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数额非常惊人,初步估计高达200亿美元。非法野生动植物跨国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继毒品买卖、人口贩卖、武器走私之后的第四大非法国际贸易,并形成了日趋成熟的非法贸易网络。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的《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2016)》显示,野生动植物走私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即大量产自亚非拉国家的野生动植物,被走私到欧洲、北美洲、中东和东亚国家。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逐步升级,已呈现如下趋势:一是逐步演化成为跨国有组织犯罪。野生动植物的偷猎盗采、加工、运输和买卖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洲,通常由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跨国犯罪集团进行前期策划并组织实施,从而导致此类犯罪演变成为跨国、跨洲有组织犯罪。二是逐步与偷逃税款、证件造假、政府腐败、洗钱、恐怖行为、毒品和枪支贩运等其他犯罪联系起来。犯罪分子通常要通過公文证件造假等形式,获得国际公约认可的国际许可证;要通过洗钱的方式,将违法犯罪所得合法化;为了达到目的,犯罪集团在组织实施犯罪行为时会给海关、警察等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行贿,从而导致政府官员腐败。此外,跨国野生动物运输网络通常还被国际犯罪分子用来贩运毒品、武器等各类非法商品,这为跨国贩毒、走私武器等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三是逐步演变成为网络犯罪。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和跨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法分子会利用国际邮包、互联网等形式,通过伪装、瞒报等形式走私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从而增加此类犯罪的隐蔽性。网上交易点多面广、真假难辨,给执法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的极大危害

当前,国际野生动植物犯罪日益猖獗,呈现全球迅速蔓延之势,给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稳定、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方面,跨国犯罪集团往往采取暴力手段猎捕大型野生动物,甚至与政府当局发生激烈交火,而且犯罪集团为了暴力抗法,甚至与非政府武装组织或恐怖组织相勾结。例如:印度非政府武装组织曾多次参与偷猎犀牛、走私犀牛角。跨国犯罪集团会运用巨额的非法所得资助非政府武装或恐怖组织,向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发展壮大,这些都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非政府组织、乌干达的上帝抵抗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跨国贩运象牙的违法所得。此外,野生动植物犯罪经常与毒品贩卖、武器走私等其他有组织犯罪活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稳定。生态安全方面,此类犯罪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非法猎杀,在非洲仅2015年就有1300余头犀牛被偷猎,每年约有35000头大象被捕杀;在亚洲20世纪老虎数量锐减超过95%,2007年至2013年非法跨国贸易中查获的穿山甲就超过10万只,大肆偷猎野生动物直接致使大量物种濒临灭绝,严重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还极易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给输入国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危害该国的生态安全。人类健康方面,很多野生动物携带各类致命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安全。

三、国际刑警组织积极协调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

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日益严重,打击非法的野生动植物跨国交易,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使命和挑战,各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打击遏制此类犯罪行为。

长期以来,国际刑警组织一直致力于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组织了诸多国际执法合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国际刑警组织专门成立了野生动植物犯罪工作组,其主要任务就是抓捕跨国罪犯,查获偷猎物品,摧毁犯罪网络,为成员国交流合作提供平台,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商讨联合打击问题,发起全球联合打击专项行动,等等。为了更加有效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国际刑警组织同欧盟委员会、美国国务院、加拿大环境部、国际动物福利基金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挪威外交部、国际雪豹基金会、野猫基金会、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0年11月23日,国际刑警组织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联合国跨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世界银行与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组织,联合成立了国际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联盟,该联盟向世界各国提供打击此类犯罪的支持,积极推动国际执法合作,协调各国开展联合执法,查处并铲除国际犯罪网络,共同应对野生动植物偷猎、走私和非法交易。

(一)提升国际社会对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危害性的认识

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具有受害人缺失的特点,不像盗窃、强奸、抢劫、杀人等犯罪有明确的受害人,很多国家对其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将此认定为重罪而优先侦办,由此造成对此类案件侦查惩处的力度不够,也导致多数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团伙主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长期逍遥法外。国际刑警组织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宣传,引导国际社会充分认识此类犯罪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呼吁各国警察机构加大打击力度。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成立了侦办野生动植物犯罪的专门执法部门,打击本国的野生动植物犯罪,同时针对此类犯罪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侦查、逮捕和起诉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刑警组织开展的专项联合执法行动。

(二)大力推广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的侦办技术

执法部门侦办野生动植物犯罪案件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难以获取有力的证据。国际刑警组织用了十年时间探索出一套先进的调查取证办法用于犯罪侦查,并且将其编入国际刑警组织培训大纲。犯罪嫌疑人移动设备上储存的图片、GPS信息、通话记录等都将成为案件侦查、起诉的重要证据,因而运用先进的取证方法获得这些犯罪证据对于成功侦破案件、起诉犯罪嫌疑人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DNA测序、指纹分析和面部识别等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认定被非法交易的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地域分布、物种间关系,识别犯罪嫌疑人身份与年龄。

为追踪国际犯罪集团的资金流向,国际刑警组织加强金融情报交流,帮助各成员国及时发现异常跨境资金,挫败犯罪集团的国际资金流动。多年来,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反洗钱调查技术,帮助相关国家协调金融执法,查处了与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有关的洗钱和逃税等犯罪行为。

(三)支持成员国提升打击犯罪能力

国际刑警组织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线上课程,向各成员国执法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执法能力,以更好地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跨国交易,例如:曾在非洲和亚洲举办了多场区域性、国家级的培训班。当国际犯罪集团的犯罪形式或犯罪手段出现新变化时,国际刑警组织会及时对其培训课程做出调整,确保各国执法部门具备打击此类犯罪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比如,当该类非法交易呈現网络化趋势,犯罪分子使用在线平台开展交易时,国际刑警组织的培训大纲会相应增加如何打击线上非法交易的内容,帮助成员国执法部门提高侦办网络犯罪的技能。案件侦办过程中,国际刑警组织发现电子证据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培训大纲中增加了数字取证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对移动设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所进行的分析取证技术、固定电子证据技术和信息手段处理犯罪现场技术,等等。

此外,国际刑警组织还会应成员国请求为其派遣侦查支援小组。该小组通常由各成员国或合作组织的法证科学、情报分析、环境安全及其他相关领域的高级专家组成,可以为成员国警方提供数字取证、物种鉴定、讯问技巧、数据查询、情报分析、发布国际通报等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该小组的执法理念和先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帮助,比如运用无人机监控盗猎和盗伐,利用卫星监控非法渔业捕捞,使用先进法医学技术、数字技术调查犯罪线索并固定证据。

国际刑警组织还会应成员国请求为其派遣专家帮助分析犯罪嫌疑人和犯罪现场证据,收集评估各类数据,分析犯罪人员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犯罪行为间的联系,为执法部门调查犯罪行为、确定执法策略和实施执法行动提供支持,协助当地政府做出科学决策、制定合理政策。国际刑警组织下属的全球野生动植物执法小组会为各成员国的野生动植物犯罪侦查和执法行动提供战略决策、实战分析方面的支持。

(四)推进成员国之间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

野生动植物犯罪逐渐发展为有组织的跨国犯罪。为应对这一趋势,世界各国迫切需要情报共享,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国际刑警组织的I-24/7安全通信系统为各成员国的情报交流提供了便利,有效促进了犯罪情报的共享。

根据成员国要求,国际刑警组织会召开区域协调与案例分析会,让成员国执法人员开展面对面交流,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同分析案件、相互分享情报,研究案件下一步侦查方向,确定案件侦办方案等,这些都有助于确定犯罪集团及其组织架构,促进区域间警务合作,加大对跨国犯罪的打击力度。必要时,国际刑警组织有关专家也会参会并提出意见建议。2015年3月,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区域调查与案例分析会,协调印度与尼泊尔两国的执法部门,成功破获南亚地区老虎盗猎走私犯罪案,最终确定八个犯罪集团,成功逮捕并起诉多名犯罪嫌疑人。2017年5月,国际刑警组织在新加坡召开的区域调查与案例分析会上,共同讨论亚洲野生龟非法网络贩卖案件的侦办问题,最终确定犯罪集团主要头目和他们的走私途径。同年9月,孟加拉国依靠国际刑警组织提供的情报,成功定位非法交易野生龟的仓库,抓获了五名犯罪嫌疑人。同年10月,马来西亚向国际刑警组织提出申请,请求其发布了一份关于该跨国犯罪集团主犯的红色通缉令。11月,在国际刑警组织的支持下,印度成功逮捕该犯罪集团的一名主犯。

(五)向成员国发布协查通报

在协助成员国警方获得国际警务合作、缉捕国际逃犯、向各成员国发布警示信息时,国际刑警组织通常发布红色、蓝色、紫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通报。非洲一个野生动物跨国犯罪集团津巴布韦籍主犯杜默萨尼·莫尤,曾于2012年因非法持有犀牛角而被博茨瓦纳警方逮捕。他在保释后逃离博茨瓦纳,随后在南非等地继续从事非法的野生动物跨国贸易,此外还涉嫌武器走私。2014年12月,应博茨瓦纳警方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布红色通缉令,要求各成员国协助缉捕杜默萨尼·莫尤,并将其引渡回博茨瓦纳起诉。各成员国警方积极响应,陆续向国际刑警组织提供他们掌握的该犯罪分子及其同伙的情报信息,包括2010年至2017年期间他们从事的犯罪活动、走私路线和作案手法等。在国际刑警组织支持下,2017年津巴布韦警方最终将杜默萨尼·莫尤成功逮捕,并于同年12月引渡到博茨瓦纳。

(六)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联合执法行动

国际刑警组织召开国际会议,研究确定国际联合执法的战略框架、任务重点,多次组织成员国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共同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犯罪。2017年以来,国际刑警组织先后开展了“雷鸟”“雷暴”“雷球”“雷霆”系列联合执法行动,该系列行动每年举办一次,成果非常显著。国际刑警组织表示,自联合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参与各方累计破案数千宗,逮捕犯罪嫌疑人数千名。

2017年1月至2月间,国际刑警组织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要求,发起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和珍稀木材的“雷鸟”行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海关、边防、环境和林业等部门参加。国际刑警组织与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国际联盟(ICCWC)密切合作,行动之前,联合行动指挥部根据搜集的情报确定了打击目标和行动地点,具体包括犯罪集中地区、检查站、机场和边境检查地区。此次行动锁定犯罪嫌疑人达900名,成功监禁88名,查获珍稀木材300余吨、鸟5200余只、爬行动物2800余只(至少2000只龟)、大型猫科动物13只(含6只死的)、穿山甲鳞片3.9吨、象牙50余公斤、海洋动物14.3吨(含180只死海马)、动物体25吨(含肉、角、羽毛)、动物制品22000件(含药品、装饰品、雕刻品)。

2018年5月,国际刑警组织野生动植物犯罪工作组牵头发起 “雷暴”行动,全球有93个国家参与。据调查统计,此次行动共缴获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野生动物及制品,破获案件197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名。缴获的野生动物及制品包括:野生动物肉43 吨、象牙及制品1.3 吨、爬行动物27000只、鸟4000余只、活的灵长类动物48只、大型猫科动物14 只、死熊7只、穿山甲鳞片8吨,以及数吨珍稀木材。

2019 年6月,国际刑警组织与世界海关联合组织开展的“雷球”行动,全球有109个国家参加,逮捕犯罪嫌疑人582名,查获象牙440根、象牙制品545公斤、犀牛角5根、大型猫科动物30只、龟9777只、其他爬行动物1422只、鸟4304只、水生动物制品9820件(包括珊瑚、海马、海豚、鲨鱼)、穿山甲鳞片1.3 吨、灵长动物23只、野生动物肉30公斤、珍稀树种2600棵、珍稀木材2551方。

2020年9月14日,国际刑警组织与世界海关组织联合开展了“雷霆2020”行动,津巴布韦、喀麦隆、墨西哥等103个国家的警方和海关部门携手合作。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动面临很大挑战,但各方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协调行动,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行动期间共破获2000多宗非法贩卖野生动植物案件,抓捕了699名犯罪嫌疑人,查获象牙1.3 吨、龟1400余只、龟蛋约6000枚、飞禽1160只、爬行动物1800余只、穿山甲鳞片超1吨、穿山甲死体1700只、海洋生物制品56.2吨、珍稀木材950吨。

【作者简介】李桂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敏娇)

猜你喜欢
犯罪集团国际刑警组织动植物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国际刑警组织主席的职责是什么?(答读者问)
简析“恶势力”犯罪的成因特点
Policemen For the World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缉拿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