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究

2022-02-25 23:51穆晓惠刘莉吴植孟婷李小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7期
关键词:细菌动物实验教学

穆晓惠 刘莉 吴植 孟婷 李小英

[摘           要]  为提高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析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行业特点和最新技术发展重构实验课内容。利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构建从“生产一线—实验室—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与应用相结合,进行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基于实际应用思维模式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91-03

微生物与免疫学已成为当今大学科领域中的热点[1]。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一门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对该门课程实验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关乎学生的就业能力。本团队通过多年来对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程调研,发现目前课程不足之处主要有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落后于行业发展,学生对所学实验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应用能力普遍较弱。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并上好该门课程的实验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热爱农牧行业、甘于服务“三农”的情怀,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学以致用的合格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教学团队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顺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实验内容与行业发展衔接不够紧密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牧业也在快速发展,系统化、自动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先进技术的快速引入使畜牧业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病毒学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包括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病毒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没有血凝特性的病毒的检验方法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并没有设置,而如今,病原检测技术正是普遍使用的技术。目前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于快速荧光PCR方法[2]。再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以及快速准确的优点,现阶段ELISA检测技术在畜禽抗原和抗体检测尤其在免疫抗体水平的评估方面应用非常广泛[3,4]。当前免疫基础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包括凝集实验、沉淀实验,而ELISA技术并没有设置,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极有可能用到这些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不断出现,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已经逐步应用于科研院所和某些大型养殖场。新技术的引入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高效、精准。学生渴望也需要见识、了解并熟练使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然而现行的教材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落后于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在短期内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二)实验内容与岗位应用匹配度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分析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情况,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1)主要集中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单位,主要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兽医化验等基础性工作;(2)主要进入大型的畜禽养殖企业,主要从事畜禽疫病检测等工作;(3)主要进入兽用生物制品公司,主要从事科研助理和兽用生物制品的检验等工作;(4)自主创业,主要从事建办养殖场、宠物门诊部等。这些岗位均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会扎实的岗位技能,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综合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如畜禽疫病防治,在遇到临床发病案例时,需要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这就要综合分析,不仅要考虑细菌感染,同时也要考虑病毒感染。目前,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实验教学项目主要以单一性、基础性项目为主,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对接不紧密,部分实验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做到毕业即就业、入职即入岗,企业招到大学毕业生后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训,一方面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待遇,进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欲望和成就感。

(三)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現阶段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验课通常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课上教师进行讲解并操作示范,学生通常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目前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细菌学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移植及培养特性观察,细菌形态、构造观察,细菌的生化实验,细菌标本片的制备、镜检等基础型实验。为了满足该部分实验需要,通常选用致病性低的易于培养且革兰氏染色具有代表性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可临床中微生物的种类之多,再加上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普遍发生,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检验,直接运用实验室所学的实验技能进行细菌学检验一般得不到理想的结果。随着高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型养殖场一般均配备有高端的仪器设备,全自动、系统化操作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面对这种情况,学生通常无法将所学实验灵活应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根据行业特点和最新技术发展重构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细菌部分实验、病毒部分实验、免疫部分实验。实验内容通常更注重实验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学生很难将实验技能与实际应用系统地结合。根据动物医学行业的特点和近年来畜禽病原的变化情况,在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基础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标”的原则,实验内容以实用、适用为度,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精选与新增。将实验教学内容重新划分为4大板块:整合型实验、拓展型实验、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见下表)

1.目前,细菌培养基已商品化,只要按照商品说明书进行简单配制即可,所以培养基的配制这个实验项目就没有必要开设2课时,可以和细菌的分离培养、移植及培养性状观察整合等。因为细菌标本片制备好后紧接着就要进行细菌的观察,可以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细菌形态、构造观察和细菌标本片的制备、染色和镜检实验项目进行整合。

2.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紧跟畜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更新实验内容,增加一些基层单位和企业适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如增加目前应用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速度快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增加ELISA技术,让学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3.动物微生物与免疫通常开设在第一学年,所以基础型实验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学好基础型实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和关键技术环节的操作,为应用型实验奠定坚实基础。

4.针对应用型实验,带领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或大型养殖场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课上将科研或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积累的素材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问题,将已学分散内容进行串联,使实验内容与工作内容接轨。如要求学生完成某鸡场细菌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学生就要把病料采集,细菌的制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生化实验、血清学实验等基础型实验进行串联,类似于完成了一个实际工作项目[5],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常规实验室教学平台

常规实验室教学平台的地位不可动摇。众所周知,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听课、记录、练习操作为主,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虽然耗时耗力,但学生可以紧跟教师的进度。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灵活可控,对学生遇到的操作难点和错误能够及时指导,可以很好地规范实验技术,尤其针对基础型实验,常规实验室教学是重中之重。

2.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向。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安排4课时的实训基地参观、考察、实习实训课,学生看到学习的知识能够应用于生产一线,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了解本行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岗位要求掌握的实验技能,学生便从中获得了成就感,进而增加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临床上需要实时监测疫苗的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指导临床疫苗的应用。测定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抗体水平是规模化养殖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用的最多的方法仍然是血凝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如果将血凝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的实验场地变更在养殖场或养殖基地,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接轨,改变学生只参与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全过程参与,既在真实环境中掌握实践技能,又培养了职业素养。这无疑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的价值感和带入感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

3.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优点很多,特别在实验教学上。某养殖场细菌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这类综合型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比较多,需要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全部要领。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反复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大幅度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成为关注的热点。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验课用到的病原往往具有潜在感染性,实验教学中通常选用非致病或低致病的菌(毒)株,因此也弱化了对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将来面对和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由于生物安全内容抽象而宽泛,无法集中在一两次实验中学习,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一次性教学,更好地增强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的认识。

荧光定量PCR技术,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这些先进技术涉及的仪器设备和耗材价格高昂,现阶段仅有少数高校引入常规实验教学中,但对大多数高职院校却不太现实,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极有可能用到这些技术。这类实验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使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小结

实践证明,加快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基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课程组教师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行业实际应用和新技术发展,创新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实践教学模式,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构。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加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整合了基础型实验,从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增加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实验,同时增加拓展型和应用型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改革必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熱爱“三农”的情怀,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组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的教学改革翻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喻亚静.《2020研究前沿》发布,微生物和免疫学成为热点中的热点[J].微生物学报,2020,460(12):2872-2875.

[2]李晓琳,景宏丽,袁向芬,等.非洲猪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兽医科学,2021,51(8):1056-1061.

[3]庄金秋,梅建国,张颖,等.ELISA方法在猪瘟抗原抗体检测上的应用[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1):65-69.

[4]周赛赛,罗润波,陈建春,等.基于ELISA技术检测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9,41(17):45-49.

[5]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七个着眼点:基于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1):21-27.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细菌动物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细菌大作战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