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城市

2022-02-25 05:54聂景
摄影之友 2022年2期

聂景

人类的聚居环境,从山洞到聚落,再到城堡,再到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人际社会成熟的标志。山洞和聚落是原始社会和氏族社会的聚居特征,城堡则是奴隶社会和早期的封建社会的特征。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剩余的产品有了交换的需求,城堡除了军事堡垒的功能之外,开始附加市场的功能,城堡也就演变为城市。而现代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将城市连接在一起变成城市群,城市的军事功能进一步降低,新兴城市几乎没有明显分界的城墙。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区逐渐搬离主城区,商业办公和居住生活成为当下城市的主要功能。

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座城市的兴起,经济功能可能是首先考虑的,通过地域的区位因素发展经济,并圍绕着经济活动的需求,规划建造城市的基础设施,比如住宅、交通、商圈等城市配套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完善。当经济活动、基础建筑、交通工具、人口群体等在一定土地范围内,形成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和个体活动,城市便有了雏形。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城市的各种元素都会膨胀,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展览将二战后新一代现代建筑师,以及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国际建筑大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浓缩于建筑专题展,通过近70年来的诸多建筑杰作及经典案列,从办公、住宅、商业项目、大型工建项目、公共文化建筑等类型,追溯了巴黎这座国际大都市意义深远的演变历程。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以宏观视角感受“建筑”这一极具现代性的跨学科领域在艺术以及社会层面的多元影响力,纵览世界级经典以溯源城市之光。

在国际舞台上的建筑遗产,是一部涵盖近百个建筑案例的世界性经典。作为世界之都之一,巴黎与大巴黎地区一直是城市改造和建筑革新的重要区域。巴黎是如何建成的?一座城市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模范城市?特展“巴黎建筑”将通过深入细致的历史探究和丰富多样的案例,潜入这些长期在专业和公众领域被讨论的话题。展览甄选了1948至2020年间落成的巴黎建筑,囊括了75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图纸、文献以及影像等在内的近120件作品,它们在此构成了一部集锦,勾勒出巴黎城市规划的不同时期,更将巴黎建筑遗产推向了国际舞台。展览让一些鲜为人知的建筑作品和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地标同台亮相,并大胆选用了过去30年间曾经颇有争议但后来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案例,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使观众能够辩证地看待巴黎城市的变迁与沿革。

一展纵览巴黎,开启一代建筑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展览以10个篇章,带领观众纵览巴黎,浏览现代世界之都70年建城史。展览以“城市摄影肖像”为开篇,提出“如何将新建筑融入古老城市”等经典问题。随着展览以时间顺序深入,观众将走遍巴黎著名的公共住房项目、公园景观、堪称“不朽”的公共性地标建筑,重温戴高乐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构建过程,近距离感受二战后现代建筑师们包括10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奥斯卡·尼迈耶(OscarNiemeyer)、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阿尔多·罗西(AldoRossi)、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dePortzamparc)、安藤忠雄、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让·努维尔(JeanNouvel)、妹岛和世及西泽立卫(SANAA建筑事务所),以及屡获各国设计竞赛大奖的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和中国代表性建筑师马岩松创立的MAD建筑事务所等在内的建筑巨擘,他们以各自于“建筑学”的所长在巴黎城区留下城市之光。

多元文化主线并进,呼应本土城市建设图景。作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全新模式的先行者。“巴黎建筑”是国内首个将策展角度聚焦于国际城市发展进程的美术馆特展,它将近一个时代的城市发展缩影于“建筑”这一艺术门类中进行专题呈现。巴黎是欧洲聚落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建筑生态在历经二战后的重建、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等不同时期后变得丰富多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建项目与城市融合相生。展览中的部分建筑师亦有作品落地中国或正在兴建之中。对于同属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无论就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业遗存活化、城市更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还是城市美学、理想的城市生活环境等诸多议题上,巴黎均提供了深层次的参照和启示。

传统城市以城墙为界,城墙作为防御外敌侵略的保护方式,成为早期城市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市场功能加入到城市中。也有相反的情况,某些地域因为交通或其他因素,成为适合生产或交易的区域,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定居,从而筑起城墙,形成城市。进入现当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后,冷兵器被热兵器取代,城墙已经无法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交通运输。因此,新兴城市不再具有城墙,在传统城市中也有拆除城墙,或在老城外兴建新城。城市形态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逐步改变,以适应新的经济功能或社会功能的需求。

摄影术的诞生时代,恰逢城市形态开始变革之时,照片也记录了城市在时代中的变迁。尤金·阿杰(EugèneAtget)在一生中拍摄了大量的巴黎城市照片,这些照片不仅具有摄影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巴黎的城市影像档案。沃克·埃文斯(WalkerEvans)在自己的摄影实践中,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记录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状态,美国的城市照片描绘了时代与群体的特征。在新地形摄影思潮中,罗伯特·亚当斯(RobertAdams)等摄影家将视角指向人类改变的风景,尤其是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影响。以摄影类型学闻名的贝歇夫妇(Bernd&HillaBecher)记录了工业建筑的现代性特征,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构成元素。他们的学生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Struth)拍摄了全球著名的大都市,以大画幅精致的细节展现了城市的历史与现代化的交织。贝歇夫妇的另一位学生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Gursky)更关注宏大的现代社会空间,从中探讨城市中的消费主义和社会景观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进入21世纪,影像创作手段更为丰富,我们也能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观察到城市的变化。

1983年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目前从事工业遗产、影像与视觉文化研究。现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我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小在东北的车间里长大。在印象中,钢铁是故乡的胎记,就连在放学后写作业的书桌都是一个散发着机油味的车床,那时痴迷闻机油味的我曾一度认为自己体内住着一个变形金刚,幻想有朝一日可变身去抵御外敌拯救星球。我对铁的第一印象是当你给予它温暖,它会存留,有余温,它不是冷冰冰的;第二印象则是铁的味道是甜甜的,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那些冬天舔过铁栏杆的小朋友们。

在记忆里工厂的大门是神圣的,在两面墙上画着巨大的劳动工人,下面的标语一般都会写着“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等字样。早上6点30分是广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声音伴着阳光回荡在工厂的每一个角落,等到快8点将迎来壮观的名场面,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涌入工厂大门,放在车筐里的铝饭盒在颠簸中微微作响。在东北话里面有很多工业基因,比如,好朋友们相互称对方为“老铁”“铁子”,做事儿不靠谱叫“掉链子”“秃噜扣”……方言的形成凝结于这种工业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中。有一种精神叫螺丝钉,工人们以厂为家,是大集体中的一分子,甘于平凡,甘于奉献。正如每个螺丝钉都是在大机器运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自18岁高考离家后,这种工业文化的追忆时常出现在梦里,从画面中可以看到高高的厂房屋顶,简洁、富有力量感的建筑,轰隆隆的机器声,以及洒满阳光的表彰大会礼堂等等。

多年在外地工作的我有一次回家探親,发现自己居然在故乡迷了路。沧海桑田,原来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就如柯达在破产前一天所生产的胶片都是世界最好的,只是人们已经不需要了,柯达见证了人类100多年的悲欢离合,但人类就是这么无情。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化的转型,很多职业消失了,就像在磨坊里的老人的职业性淘汰,也像在《三体》小说里的降维打击,上一代的经验对下一代来说无效了。于是我拿起相机,记录这些钢铁伙伴,它们曾作为人类理想化的奋斗愿景,它们曾承载无数家庭对未来生活的渴望。我试图运用摄影语言的力量来表现残存物的精神性格和环境的时代特色,表达对人类工业文明的致敬与反思。

这些影像是一次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历史记录,工业遗产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展现了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在中国有它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东西方对工业题材摄影都有不同的摄取角度,并诠释着不同的意义。有的聚焦生产建设的宏大场面,有的营建的构造形式具有机械化特征,有的塑造创造力充盈的崇高形象,颂扬工业之美,展现生产之力,凸显工业进步主义的理念和意图。

对于这些即将消失的,濒临灭绝的,叩待保护的工业遗存,当你不把它看做废墟,历史便为你敞开大门,这些钢铁遗迹就是我眼中的“敦煌”,历经风吹雨打,刻满时间的锈迹,作为时光的印证,作为历史的碎片,作为情感的寄托……我无意去展现一个破败的工厂,我希望做一个游走于记忆与历史中的摆渡人。

一切都没有时间重要,时间会把一切变得重要。

《北京大板楼》(2020-2021)聚焦于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长度可达百米以上的计划经济时代末期的板楼,安静地构成了一幕幕的城市背景,成为了自上而下的极致体现。这些大板楼往往处于繁华商圈,却无表演欲望,在孙海霆的一系列作品(共32件)的并置中,方能看见它们在同样的社会学意义下的异同之处。

1984年生于西安。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建筑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注册),现居北京。作为建筑师,孙海霆专注于建筑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设计工作。自2009年起,他拍摄了一系列具有相似结构的对象,如《城中村建筑立面》《空房间》及《北京大板楼》等系列。其系列作品皆以一种平静的、非瞬时的视点,凝视我们的日常生存环境,展现它们所包含的诗意、超凡甚至异样性,探讨“日常”与“奇观”的边界。其作品近年广泛参展于在机构群展中,并被“一条”“一席”“半径”以及《卷宗Wallpaper*》《第一财经》和DEMO等报道,并在UCCA北京、OCAT上海馆进行讲座分享。

《太阳城》名字源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意大利早期空想主义者的乌托邦小说。1998年7月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据数据显示,2000年第四季度武汉商品住宅均价为2021.66元/平方米,到了2019年城区商品住宅均价至少为20000元/平方米。

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武汉则是百湖之市,全市共有大小湖泊166个,其中中心城区湖泊38个,水域总面积2117.6平方千米,占武汉市国土面积的25.01%。当物质发展到一定水平,现代人开始迷恋在湖边建造房屋,不断有新的人工湖以及填湖造房的商业行为产生,一切只为将利益最大化。湖景房成为炙手可热的房源,也隐约成为了人们心中“豪宅”的代名词。

湖泊从生态环境逐渐演变成了“商业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崇拜则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消费行为,《太阳城》以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为背景,以人类围湖而居的现象作为影像基调,用过度曝光的手法诠释消费主义现场。《太阳城》以西方空想主义乌托邦小说为原型,用影像的语言来阐述东方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现实主义乌托邦”社会。

在拍摄期间共选取了武汉市内的38个湖泊,分布于武汉三镇,武昌与汉口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发达,在湖泊周边的建筑群较为完善,汉阳正在快速建设中,主要湖泊周边的建筑群正在加速建设,“太阳城”所呈现的城市湖泊景观没有了庞大的人流,用“过曝”的湖景取而代之成为了视觉中心,静谧地讲述着在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与虚幻。“太阳城”是我对城市湖泊景观裂变进行的理性观看,也希望促使人们思考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超真实的境况。

艺术家、策展人

生于中国武汉。常年在中东地区、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驻地拍摄。到访近40个国家。主要关注国际问题,包括中东地区的种族问题,印度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的区域问题以及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议题。曾参与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2019年清迈摄影节中国单元邀请展,策划“异轨”“你我,之间”“无界影像”等影像艺术展,发起2019、2020年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联合发起2021年武汉艺术书展等大型艺术活动。

《梦想之家》(2014至今)是一个研究房地产开发及其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艺术项目。尽管曼谷近年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并在2006年和2014年发生两次军事政变,首都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仍在高强度进行中。据估计,2014年间曼谷推出了50100个新的公寓单位,而在2015年和2016年又推出了35000个单位(高力证券预测数据,2014-2016)。首都地区的城市交通系统也在同步进行扩展,其中包括曼谷的天空列车以及各种主要道路和运河交通系统的建设。

这些扩张的影响是《梦想之家》项目关注的重点,在项目下的不同作品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来处理同一主题,试图让在房地产开发中暗藏的张力显形。“房间”系列的影像记录下等待着人们入住的新建成室内空间,也记录下窗外狂热的扩张速度达到顶峰的城市景观。它关于愿景,关于现实,也关于城市的未来。

MitiRuangkritya

视觉艺术家

米提·朗克里提亚(b.1981,曼谷,泰国)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在曼谷生活和工作。他用实践表达对城市这一概念的思考,并以摄影为主要媒介,扩展至视频、文本和出版等领域。他曾于澳大利亚、曼谷、新加坡和威尼斯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并参与了众多泰国本土与国际群展和艺术节。

2005年至2009年间,帕布罗·洛佩兹·鲁兹创造了一系列主要在墨西哥城郊区拍摄的航拍景观照片,试图通过当代手法重新诠释墨西哥风景这一经典艺术传统。

《大地景象》系列描绘了不稳定的城市扩张对墨西哥城市景观的影响,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生态意义。它试图呈现墨西哥城长久以来的人口过剩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缺失是如何永久性地改造了这座城市的地形,并深刻地改变城市与城市周边、居民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催生了一片不断扩张和变化、永远处在动态之中的社会景观。

PabloLopezLuz

摄影艺术家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b.1979,墨西哥城,墨西哥)是一名摄影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他曾多次举办个展,并参与了大量群展,包括:伦敦摄影师之家、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中心和墨西哥城国家美术馆等。他的作品被收藏于多个公共与私人机构,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中心、加拿大国立美术馆、爱马仕基金会、迈阿密佩雷斯艺术博物馆和墨西哥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21世纪的城市正在受到全球化持续加深的影响。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不只是交通等现实方面的联系,全球化时代让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多元。国际大都市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是空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大都市成为经济投资的优先目标,也吸引人口涌入。但负面效应也被严重放大,热岛效应、交通效率、垃圾处理等大城市病,都是城市未来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信息化是未来城市的愿景,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大数据和数字系统管理和规划城市,令城市在社会和自然中取得平衡发展。城市的信息化基本包括地域的信息化、管理与规划的信息化、经济活动和城市生活的信息化等方面。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实际体验到的就是数字地图、信息化城市管理、企业在线办公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便利生活。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信息从城市基建和网络应用方面,共同推进了城市的信息化进程,前者包括遍布城市的网络基站及相应的服务系统,后者则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比如应用于数字地图的地域空间数据与实时交通数据等。城市的信息化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大数据与人群个体的关系,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并利用信息化推动城市的发展,是目前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数字城市并非像游戏中的城市一样能轻易建成,在现实中城市的未来也是在游戏中难以模拟的。

CorinneVionnet

艺术家

科琳娜·薇欧奈是一位法国和瑞士艺术家。她是最早探索和挪用网络图像的艺术家之一。在实践中她进行深入的档案研究、摄影图像的制作、对众包材料的挪用以及拼贴。

她曾举办多次个人展览,包括瑞士相机博物馆(2018年)、纽约Danziger画廊(2015年)、巴塞尔Oslo8(2012年)以及迪拜EastWing画廊。她参加过的群展有:C|OBerlin(2021年)、旧金山现代美术馆(2019年)、布鲁塞尔当代艺术中心(2018年)、洛桑爱丽舍博物馆(2017年)和安特卫普摄影博物馆(2015年)。

我们旅行,看到一个地标建筑物,拍摄一张照片。在取景器中定格观光地,这张照片是纪念品,是旅游经验的一部分。

艺术家科琳娜·薇欧奈在照片分享网站上以关键字搜索著名的地标建筑物,挑选了大量游客快照创作了PhotoOpportunities系列。众多的视角和经验被交织在一起,薇欧奈对这些国际性地标作出了印象主义的诠释——虚无缥缈的结构如薄雾般飘浮于梦境似的蓝天中。

在2013年的西班牙,4位好友,包括3名道路工程师和1名建筑师,开始着手创建一个视觉档案,以研究西班牙房地产泡沫时期的土地建设及其后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利用每个人都可轻易使用的工具(虚拟地球软件和一个图像编辑器),他们创建了一个名为“环形国度”的博客。博客的每个条目都包含某地区的两张图像,一张拍摄于其开展城市发展计划之后,而另一张则拍摄于其城市发展计划被实施之前。如今,你可以在网站www.nacionrotonda.com中找到超过1100多个条目,记录了1100多个土地用途的重大变化。它可能是迄今为止同类型的开放数据库中最好的一个,且完全由4名创始人和其他匿名用户使用非机密档案共同完成。

2015年,环形国度团队通过众筹融资出版了同名书籍。在保留观察土地发展计划、大众过高的期望值和西班牙房产泡沫等原有议题的基础上,在书中亦使用了其他类型的视觉策略(如对街景图像的挪用、对现成图像的摆布等),用诙谐的视觉元素去建立新的替代叙事。

NaciÛnRotonda

道路工程师/建筑师/摄影师

环形国度是道路工程师米格尔·阿尔瓦雷斯(b.1980年,马德里,西班牙)、道路工程师埃斯泰邦·加西亚(b.1981,马德里)、建筑师吉列尔莫·特拉彼略(b.1985,马德里)和道路工程师与摄影师拉斐尔·特拉彼略(b.1980,马德里)在2013年组成的一个自组织。“环形国度”同时也是他们作品系列的名称,至今已在西班牙的《国家报》《世界报》《ABC》《先锋报》英国《卫报》《纽约每日新闻》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发表。同名书籍《环形国度》于2016年入围PHE最佳在地摄影图书奖。

(TheDeletedCity)

GeoCities是1994年创立的网络托管服务商。当时的互联网在大多数人眼中依然十分陌生与抽象,通过结合城市这一直观概念与免费易用的服务,GeoCities很快获得巨大成功。用户可以通过GeoCities轻松地创建自己的主页,并根据自身主页内容类型选择希望“入住”的“城市”,如“时尚大道”属于时装与时尚从业人员,“维也纳”则属于古典音乐爱好者。GeoCities于1999年被雅虎收购,在2009年被关闭与删除。“档案小组”(TeamArchive)在2009年GeoCities被删除前保存下650G字节的备份,而艺术家理查德·维根基于这些数据创建了交互式可视化项目“被删除的城市”。

《被删除的城市》可被视为一座数字庞贝城,冻结了这座虚拟“城市”被早期网络公民社群遗弃前的最后一刻。理查德·维根将被“挖掘”出的文件系统描绘为一张城市地图,根据他们包含的文件数量在空间上排列出不同大小的社区和单个地块,并在被放大后显示单独HTML页面中所包含的图像。图像——承载着记忆的遗物,成为这座数据废墟重组而成的新“城市”中的住户,固守在一个个由早期网络公民通过线上社会表达实践而形成的社区之中。

RichardVijgen

艺术家、设计师

理查德·维根(b.1982)是一名艺术家和设计师,致力于创作具有艺术性的数据可视化项目。他将现实中不可见的技术层面可视化,创造刺激多种感官的数据体验。他的作品对数据进行了诗意的诠释,并提出一种在人类视角与数字网络、算法和无线通信的非实体世界之间的对话。查德·维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出并被收藏,包括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和第十二届宣言展等。理查德·维根工作室位于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