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单季晚粳稻嘉67一基一追的施肥效果

2022-02-25 03:51孙达黄芳石艳平倪雄伟边文敏陈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季嘉兴市粳稻

孙达,黄芳,石艳平,倪雄伟,边文敏,陈贵

(1.嘉兴市南湖区农渔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051;2.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嘉兴 314050;3.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51;4.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16)

近年,嘉兴市南湖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0.73万hm2以上,是浙江省主要产粮县之一,水稻品种以粳稻为主,种植制度主要是稻麦轮作、稻经轮作。单季粳稻全生育期一般施用化肥3~5次[1],不合理施肥有可能产生农业环境污染问题[2]。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改善农业雇工难、价格高窘境的迫切性,不少地区都在开展单季晚稻减肥减工的试验研究[1-7]。为探索本地直播单季晚粳稻基、追肥最佳用量,于2020年开展了直播单季晚粳稻一基一追肥效试验,通过建模解析,明确不同基、追肥用量对产量的作用效应,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南湖区大桥镇倪家浜村进行,前茬为小麦,土壤pH 5.63,有机质48.6 g·kg-1,全氮2.36 g·kg-1,全磷1.23 g·kg-1,全钾25.4 g·kg-1。供试品种为常规中熟晚粳稻嘉67。嘉67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具有食味软糯、口感好、高产稳产等特点,在嘉兴地区种植广泛[8-10]。基肥用沃夫特控释肥(N、P2O5、K2O含量分别为23%、10%、11%),追肥用金正大稳定性尿素(N≥45%)。

1.2 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择基肥(x1)、追肥(x2)作为影响目标函数产量(y)的因变量,667 m2基、追肥零水平分别为35.0、17.5 kg,间距分别取5.0、7.5 kg,试验共设6个处理(表1),各处理面积均为400 m2,重复3次,采用随机排列。6月3日施基肥,次日播种,7月28日施追肥,11月12日全田实割测产,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常规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表1表明,6个处理的667 m2产量为576.1~632.5 kg,处理4最高,处理1最低。

表1 直播晚粳稻嘉67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及产量表现

2.2 回归模型

2.3 效应分析

由回归模型(图1)可知,产量与基肥(b1=8.01**、b11=8.16)、追肥(b2=7.58**、b22=-38.35**)、二因子的互作效应(b12=-12.27**)均存在极显著的回归效应关系。根据因子一、二次项回归系数绝对值之和(Bi=∣bi∣+∣bii∣)的大小,比较该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追肥(B2=45.93)>基肥(B1=16.17)。

图1 直播晚粳稻嘉67施肥因子水平与产量的曲线关系

利用“降维法”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到基肥与产量呈二次曲线效应(y1=624.15+8.01x1+8.16x12,R2=1.00),在试验范围内,当667 m2基肥施用量小于35 kg时,产量差异不明显,随着基肥用量的增加,产量略有增加;追肥与产量呈二次曲线效应(y2=624.15+7.58x2-38.35x22,R2=1.00),产量先随追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667 m2追肥为18.24 kg时,产量最高,为624.1 kg,而后随追肥量增加反而下降(图1)。

2.4 高产优化组合

在本试验约束区域内(-1≤xi≤1),取步长为0.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模拟仿真,可得到25套施肥方案的产量结果。从中筛选出667 m2产量≥620 kg的组合方案有9套(表2),占36%,经xi取值的频率分布解析,二因子高产最佳组合编码水平为:x1=-0.458 6~0.791 9,x2=-0.140 2~0.362 5。相应的667 m2实际值:基肥为32.7~39.0 kg,追肥为16.4~20.2 kg。

表2 直播晚粳稻嘉67产量≥620 kg施肥因子xⅰ变量水平频率分布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基、追肥对直播单季晚粳稻嘉67产量影响均极显著,且追肥的影响效应高于基肥,在重视控释肥作基肥深施时,应更重视施追肥。经选优,667 m2嘉67产量≥620 kg的高产施肥水平为:基肥32.7~39.0 kg,追肥16.4~20.2 kg。

猜你喜欢
单季嘉兴市粳稻
嘉兴市第一医院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嘉兴市南湖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