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免疫效果的影响

2022-02-25 02:31林明星余见栋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二联免疫抗体滴度

林明星,余见栋

(平阳县畜牧兽医管理中心,浙江 平阳 325400)

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或鸽I型副黏病毒(PPMV-I)病,是一种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且普遍存在于各种鸽群(肉鸽、信鸽和赛鸽)中[1]。该病主要以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常给鸽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由于鸽属珍稀家禽,市场对鸽专用的鸽副黏病毒疫苗需求量较少,鸽I型副黏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同为副黏病毒,有相似的免疫原性。据杨秀环等[3]报道,用鸡的新城疫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对鸽进行免疫,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鸽新城疫的感染和传播。生产上常借用鸡新城疫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疫苗的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但有关鸽体对这些疫苗的免疫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探讨不同类型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的免疫效果和抗体消涨情况,我们开展了不同类型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免疫效果的试验,免疫后定期检测其血清抗体的效价,了解血清抗体消长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鸽场选择和使用新城疫疫苗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试验鸽为570 d龄、临床健康、公母配对的美国白羽王鸽高代杂交种,共320对(640羽)。

1.1.2 疫苗

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购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购自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3 试剂

血凝抑制试验用鸡新城疫病毒抗原及标准阳性血清购自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HA试验检测效价后,配成4个血凝单位抗原备用;红细胞悬液按常规方法制备,用PBS配成1%鸡红细胞悬液,4 ℃保存备用;阿氏液、磷酸盐缓冲液(PBS),按相关方法自行配制,4 ℃冰箱保存备用。

1.1.4 仪器设备

96孔V型微量板、微量移液器(配滴头,规格为10、100、200 μL等)、微型振荡器、温箱等。

1.2 方法

1.2.1 分组及免疫

种鸽采血检测其新城疫原有抗体水平后,将整个实验鸽群分成5组,每组128只,每对1笼,共16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常规饲养。A组采用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1倍剂量肌注免疫1次;B组采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4倍剂量肌注免疫1次;C组采用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0.4 mL肌注免疫1次;D组采用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0.4 mL肌注免疫,隔21 d加强免疫1次;E组生理盐水1 mL肌注免疫一次,作为对照。

1.2.2 样品收集

两组试验鸽于免疫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7周、第11周、第15周、第19周、第23周、第31周分别进行翅下静脉采血,每组抽样不少于12羽,每羽采血1~2 mL,血液样品于室温放置30 min后,再置4 ℃冰箱中30 min,室温下4 000 r·min-1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一新EP管中。

1.2.3 检测方法

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按照《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规范进行,采用血凝(HA)试验检测标准抗原的血凝价,制备4单位抗原并验证,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样品的新城疫抗体效价,每次检测的抗体效价以log2值表示。

1.2.4 数据分析

新城疫抗体效价≥5 log2判定为免疫合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平均值、标准差和合格率等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免疫前各组的HI抗体滴度平均值为1.67 log2,使用不同的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进行免疫后各组种鸽产生的新城疫抗体滴度从3 log2到9 log2不等,对照组抗体滴度在0.44 log2~1.25 log2。免疫后第1周上升最快的是A组,其HI抗体滴度平均值为6.17 log2;抗体滴度峰值最高的是D组,其HI抗体滴度平均值为9.63 log2(图1)。

图1 各组新城疫抗体消涨情况

A组经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单次免疫后,相应的HI抗体滴度在第1、2、3、4、5、7、11、15、19、23和31周平均值分别为6.17 log2、6.81 log2、7.44 log2、5.94 log2、6.31 log2、5.94 log2、5.69 log2、4.88 log2、4.56 log2、5.06 log2、4.56 log2,其中抗体合格率在第1周至第15周达到75%以上,结果显示,A组试验种鸽在免疫1周后,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上升,至第15周抗体滴度平均值降至免疫合格线(5 log2)以下,同时抗体合格率在第19周开始小于70%,免疫抗体保护期约80 d。

B组经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单次免疫后,相应的HI抗体滴度在第1、2、3、4、5、7、11、15、19、23和31周平均值分别为3.17 log2、5.19 log2、5.50 log2、5.56 log2、5.88 log2、4.75 log2、5.50 log2、4.38 log2、4.31 log2、4.75 log2、3.25 log2,其中抗体合格率仅在第5周达到75%,结果显示,B组试验种鸽在免疫1周后,新城疫抗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小且免疫合格率低,免疫抗体保护期约28 d。

C组经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单次免疫后,相应的HI抗体滴度在第1、2、3、4、5、7、11、15、19、23和31周平均值分别为5.33 log2、9.29 log2、9.13 log2、9.00 log2、8.65 log2、8.19 log2、7.94 log2、7.19 log2、6.38 log2、6.31 log2、6.14 log2,其中抗体合格率在第1周达到75%,其后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6%以上,结果显示,C组试验种鸽在免疫1周后,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上升,至第31周抗体滴度平均值仍在免疫合格线(5 log2)以上,免疫抗体保护期长达220 d,且均匀度佳。

D组经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二次免疫后,相应的HI抗体滴度在第1、2、3、4、5、7、11、15、19、23和31周平均值分别为5.17 log2、9.00 log2、8.56 log2、9.00 log2、9.63 log2、9.19 log2、8.75 log2、7.92 log2、8.00 log2、7.43 log2、7.17 log2,其中抗体合格率在第1周达到67%,其后抗体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抗体在免疫后第2周首次达峰值9.00 log2,21 d加强免疫后有所下降,在第5周激发机体产生更高抗体水平再次达峰值9.63 log2,结果显示D组试验种鸽在免疫一周后,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上升,至第31周抗体滴度平均值仍在7 log2以上,免疫抗体保护期长达220 d,且均匀度佳。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使用不同的鸡新城疫疫苗对种鸽群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7 d各免疫组均产生抗体,A、B组使用活疫苗免疫,抗体在免疫后第3~5周达峰值分别为7.44 log2、5.88 log2,C、D组使用灭活疫苗免疫,抗体在免疫后第2~5周达峰值分别为9.29 log2、9.63 log2,对照组抗体水平在原有水平上略下降。通过分析免疫抗体水平可知,在试验中鸽体对不同的鸡新城疫疫苗具有免疫反应,表明鸡新城疫疫苗能诱导出鸽体的新城疫免疫抗体,这与研究相符[4]。灭活疫苗免疫的C、D组产生抗体的峰值明显高于使用活疫苗免疫的A、B组,且维持的时间更久,表现出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效果。

A组经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免疫后7 d免疫抗体水平达到6.17 log2,与B组的3.17 log2、C组的5.53 log2、D组的5.17 log2相比上升最快,同时抗体水平下降也快,这与高琳等[5]研究中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中接种I系疫苗的鸡抗体水平上升最快,但达到峰值后下降也最快的结果一致,表明鸡新城疫活疫苗I系比较适用于紧急免疫。

江斌等[6]研究表明,鸽群单独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免疫两次的效果较首次免疫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第二次免疫使用鸡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的效果差,其HI抗体滴度峰值仅为5.1 log2;吕艳秋等[7]研究中,鸽群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滴鼻点眼免疫两次后,其新城疫抗体水平有所升高,但不足于达到对鸽群的有效保护。同时柳晓峰等[8-9]研究发现,使用新城疫L系活疫苗免疫鸡将加重或诱发I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的致病作用,而在鸽群中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是否加重或诱发此类垂直传播性病毒的致病作用还有待研究。试验中B组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免疫后在各组中免疫抗体上升最慢且峰值最低,仅达到5.88 log2,抗体合格率仅在第5周达到70%以上。据以上研究,不建议在鸽群中单独使用鸡新城疫L系活疫苗进行免疫。

C、D组使用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免疫,C组新城疫抗体在免疫后第2周首次达峰值9.29 log2;D组新城疫抗体在免疫后第2周首次达峰值9.00 log2,21 d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有所下降,在第5周激发机体产生更高抗体水平再次达峰值9.63 log2,这与邹永新等[10]研究的结果一致。灭活疫苗在第二次免疫和第三次免疫后7 d抗体滴度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与进入机体内的疫苗抗原与机体血清中原有抗体发生部分中和反应有关,14 d后抗体滴度迅速回升,是由于机体免疫记忆细胞的作用使抗体水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达到更高水平且维持更长时间。试验中接种二联油乳灭活疫苗的种鸽抗体水平能达到更高水平且在达到峰值后能够在较高的抗体水平维持更长时间,表明二联油乳灭活疫苗较适于日常的预防接种。

有研究显示,使用鸡新城疫活疫苗免疫鸽易因种间差异、个体、日龄和疫苗毒力等造成免疫不稳定[11]。针对种鸽存栏期长、雏鸽自然孵化需哺喂、同舍乳鸽日龄差异大、乳鸽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等现状,同时乳鸽免疫接种活疫苗其免疫效果易受母源抗体影响,而应用灭活疫苗受影响较小。同时鸽场一旦使用弱毒疫苗,易发生病毒扩散,导致鸽场疾病迁延不断。根据本试验对鸽场使用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监测分析表明,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效价高、合格率高、整齐度好、免疫保护期长,试验中运用的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油乳灭活疫苗为成熟的灭活疫苗[12],对鸽安全稳定,具有无病毒扩散、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有利于鸽场新城疫疫病的净化,适于养鸽场推广应用。结合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灭活疫苗免疫后备鸽抗体水平研究,建议鸽场在实际生产中,后备鸽及首次产蛋成鸽(60~180 d龄)采用“二次免疫法”;1 a及以上成鸽可以采用“单次免疫法”,每年免疫1次。

猜你喜欢
二联免疫抗体滴度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纳米佐剂N-2-HACC/CMCS对鸡新城疫病毒和H9禽流感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民和县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秋季集中免疫抗体检测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