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数字供应链SaaS化新管理模式探究与实践

2022-02-25 02:36谢孟军
自动化仪表 2022年2期
关键词:供应链转型软件

陈 峻,谢孟军

(1.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上海 201805;2.上海积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0 引言

自新冠疫情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单边主义形式以及国内外产业链持续不稳定的种种挑战,保障供应链的畅通与安全、提升产业链的活力和韧性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实体产业界的强烈共识[1]。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部署,2021年年初召开的上海两会再次将其明确为政府本年度重要工作之一。

从2020年年底开始,芯片短缺问题使得汽车生产愈发困难,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逐渐紧张。2021年1月以来,受到资源、大环境的影响,全球共有多家著名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减产甚至停产[2]。目前,汽车的供应链受厂家减产、运输延误等问题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的讨论焦点。本文基于现代中国汽车供应链无法满足汽车行业需求这一现状,研究以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为核心的汽车数字供应链新模式,以期能凭借此管理系统推动汽车供应链改革。

1 行业发展催生高质量管理需求

自 2018 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首次迎来负增长,告别高速狂飙的飞速增长时代,如何从生产大国发展成为创新强国的课题摆在整个行业面前[3]。具体到微观层面,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局正是这个时代的真实缩影[4-5]。从产业角度,亟需上下游实现协同,从而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近年来,由于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导致汽车召回问题越来越多。2005—2020年,汽车产品召回数量如图1所示。为避免出现大量召回现象,应该加强对汽车生产质量的监管。随着汽车生产模式化的发展趋势,汽车应用的通用零部件会增多,如何加强对零部件供应的监管已成为如今的发展难题之一[5-6]。

图1 2005—2020年汽车产品召回数量

2 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随着汽车企业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提出的高需求,中小企业面临着整体的数字化升级。但由于中小企业受限于战略认识、数字技能、资金储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转型费用高昂,失败风险大;不转型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两难困境[7]。据上海某汽车公司数据及信息系统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产值10亿以下的中小供应商基本建成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这是由于在汽车行业野蛮生长时期,各个相关企业不得不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消解订单、结算等运营类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压力。而对于高质量发展更为关键的生产现场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质量管理系统(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等,则有 70%以上的中小供应商还未触及或者仍在规划中。这是产业升级转型首当其冲的深水区。但是广大中小供应商在 MES、QMS 等较为精细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管理层经验不足、执行层人才短缺、前期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后期日常运维成本大等制约因素,与来自主机厂日益严格的协同和管控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之间形成突出矛盾。

2.1 信息转型困难

相关调查显示,如今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生产无法做到信息化、数字化,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进一步导致供应链供需形式恶化。但大量的中小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完成信息化、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科技平台、龙头产业等为其发展助力。目前,我国仅有10%的中小企业完成ERP或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的建设。汽车行业中,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大多建设了ERP,但仅有6%的企业实施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方案,以实现企业高度信息化发展[8]。汽车行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办公形式,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并且,目前市场上可为企业提供的科技平台大多采用的是通用方案,无法满足各企业按需定制的服务需求。

2.2 数字转型成本高

一般而言,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并且还需要长期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转型的成本较高。如应用ERP系统,需要购买软件、硬件、协议等,以及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如设备、软件老化需要进行更新。这些都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成本[9]。以国内美的的企业转型为例,其自2012年至今在转型方面的投入已耗费100亿[10],但企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一定支持,但大多数的企业无法支付这一费用,所以数字化程度不高。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较少,投入超过年销售额5%的企业的仅有14%,约70%的企业在该方面的投入小于年销售额的3%。其中,42%的企业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1%[11]。

2.3 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化的优秀人才更是难得,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是否成功转型。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时,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所认识。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需求。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大部分企业中懂得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为1%~1.5%,而欧盟企业ICT员工占比在2.5%~4%[12]。由于现在企业均进行数字化转型,而ICT类人才短缺,在2020年我国出现30%的技术岗位空缺。如今,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政府等职能部门,均需要数字化人才。因此,数字化人才的储备不足也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3 SaaS模式的供应链管理

如上所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已成为很多软件公司的探索方向。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SaaS这种运营模式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全球占领市场,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可采用SaaS软件进行数字化升级。在企业由“信息化”向“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级SaaS软件已经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用户也正在从使用本地化软件向SaaS服务转变。

3.1 SaaS 化软件的优势

①省心省力省钱。

SaaS模式主要依靠网络提供服务,是现代互联网与软件技术相结合发展的产物。对比于传统的软件,SaaS更倾向于服务,可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满足各企业的需求;同时,其还会帮助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使企业无需将大量的成本消耗在购买硬件和维护中。相比传统的ERP等系统,SaaS平台构建成本低、时间短,真正做到了让企业租户省心、省力、省钱。

②降低建设风险。

应用SaaS平台可帮助企业规避数字化转型的建设风险。对于ERP这类传统系统,企业在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并且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软件部署实施周期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如果在软件部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部署实施失败,会让企业损失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进程。部署传统ERP系统的硬件成本共分为3大部分,分别为平台系统、终端系统与其余附属设备。这部分硬件的成本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而采用新型SaaS系统在该部分的成本为0,只要通过登录网址就可实现生产管理等功能。

此外,ERP系统的部署实施周期较长,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运营,部分大型企业还需要部署实施一到两年才能应用,建设风险较大。相比于传统ERP软件,SaaS模式的软件的建设风险接近于0。由于软件公司已经完成了服务器等部署工作,租户企业购买软件后一般只需90天就能运营,为企业提供便利。

③升级服务简单。

采用传统ERP系统时,如需添加功能,就必须对该系统进行升级,甚至重新购买软件并部署。这期间,企业需要支付昂贵的升级费用,并且升级时间较长,不利于企业发展。应用SaaS软件平台,软件供应商会实时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自动升级,使企业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节约了成本。

④保障数据安全。

传统ERP系统完成部署后,无论是软件、硬件还是服务器,都需要一个专门的IT团队进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SaaS系统仅仅需要一个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正常维护就可实现运行,其维护难度远低于传统ERP的维护。此外,由于SaaS软件平台由厂商负责运转维护软件,集中统一为企业租户提供存储、备份、防火墙、运营监控管理等服务,可为企业内部数据的运行提供高质量保障。

⑤功能稳定高效。

传统的ERP系统往往受成本限制,无法采用更好的设备,且无法配备冗余设计以保证系统运行。一旦系统崩溃,需要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后才可应用。而SaaS服务系统是专门的多租户管理系统,会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系统功能,让企业能够安心应用本产品。在建设系统时,SaaS服务系统会大量应用冗余设置,采取双集群部署,保障软件运行安全、稳定。SaaS服务提供商在软件性能检测及技术方面的投入往往高于单个企业,因此SaaS软件系统的性能更优。

3.2 SaaS模式在供应链上的探索

SaaS模式的出现,使供应链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目前,SaaS模式已成为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较为合适的系统。

①SaaS服务平台已为供应链多家企业提供租赁服务。

SaaS管理模式目前已为汽车供应链中多家企业提供租赁服务,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供应效率。各企业在高效、协调发展的同时,能够降低数字化转型的费用和供应链消耗的成本。这一管理模式具有功能较为全面、应用成本及运行成本较低、构建应用速度快等优势。

②SaaS服务平台已为供应链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平台。

整条汽车供应链上往往连接了多家汽车行业零部件企业。SaaS软件服务平台为整条供应链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链上各企业由于采用统一的SaaS软件服务,大量数据的管理形式和数据结构都是相同的,在信息传递时更加简洁、明了,真正实现了供应链整合,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转速度,使各工作流程简单化和集成化。

4 供应链SaaS生态平台实践

本文以上海某乘用车公司为例,进行供应链SaaS生态平台实践研究。在当前国内汽车行业过冬的大背景下,供应链上中小型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其对开源节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该公司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内加快数字化转型,对外建设工业互联网,试图在供应链体系内寻求结构性降本增效。针对中小供应商信息化能力差的问题,该公司内部将自身成熟的信息化能力进行泛化上云,以SaaS软件服务订阅方式开放给中小供应商,降低其信息化门槛,解决其信息化诉求,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快速化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数字化协同能力提升,打造共赢的生态体系。

4.1 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造行业SaaS生态

该企业经过前期调研,在充分了解体系内中小供应商发展困境的基础上,研发了汽车行业的SaaS工业互联网平台——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

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分类如图2所示。

图2 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分类

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多租户统一登录、集成化数据中台、应用商店、数字工厂、质量云管理等功能和应用。用户可通过“应用商店”的形式订阅车间管理、设备管理等来自不同软件厂商的、经过市场机制充分考验的工业 APP。借助 SaaS的特点,用户无需自建机房和招募 IT 人才,通过业务模板快速匹配应用场景,4~8 周即可完成部署,投入使用,并且后续可伴随平台的成长持续迭代、免费升级,节省了潜在的运维人力和资金成本。另外,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应用场景规划上天然打通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数据流、控制流,实现了上下游企业针对订单状态和质量稽核要求的快速协同交互,可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活力。

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运营管理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①主数据管理:包括物料信息管理、产品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管理、工艺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等功能。

②库存管理:包括物料库存管理、产品库存管理、出入库监测、库存预警等功能。

③质量管理:包括来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入库检验、异常分析、扫码溯源等功能。

④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工艺过程管理等功能。

4.2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初见成效

2020 年初疫情期间,该企业与位于浙江宁波的某零部件供应商就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前期试点达成合作,实现平台的初步落地。该企业以自动和手动换挡器总成为主要产品,进销存与结算等业务已基本实现信息化,有专职 IT 人员 1 人,生产现场的管理主要通过各种纸质单据的流转,与客户以及原材料供应商的业务往来主要借助于电子邮件和表格的交互,是现阶段汽车零部件厂商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经过 8 周左右的产品部署实施后,该公司 2 个半成品车间和 1 个总装车间从工人上工下工、领料报工,到与生产过程对应的质检任务均实现全程无纸化。各个生产环节在系统管控下环环相扣、步步可查,数据的水平流动效率以及准确性显著提升。另外,借助蓝牙卡尺、边缘处理器、现场工控机、现场大屏等新型现场数据采集手段,设备产能、瓶颈工序、质检数据等关键信息可以快速汇总到管理层,形成每天、每周、每月的生产数据报表,辅助工厂管理者进行快速分析决策,将严重依赖“老师傅”的一线生产车间由管理黑箱快速转型为精准量化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工厂。应用SaaS平台可帮助管理人员追溯每笔订单的生产情况,便于提高产能。相关数据表明,目前该工厂的规划产能已提升至每小时42件,比原有生产线为基础的生产线开动率提升了1%,年产能增加6 000台。

4.3 主机厂管理延伸,协同效率提升

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上下游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领飞工业互联平台协同上下游流程

通过领飞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但实现了各种应用的SaaS,而且实现了数据的SaaS化。汽车产业链中已经有部分企业走在了信息化建设的前面,建有MES、QMS等系统。该企业基于质量协同的需求,需要采集供应商的质量数据,并快速通过SaaS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化和模型化,从而建立质量模型,将质量数据同步到主机厂内部平台,真正地实现数据的快速、统一和实时。自从该工业互联网平台得到应用后,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根据2019年上半年的跟踪结果显示,企业订单获取率大幅提升,已由原来的25.6%提升至56.8%,促进了企业发展。

5 结论

本文力图研究在疫情持续肆虐以及国际贸易战愈演愈烈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索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的途径。通过调研链上龙头企业以及其下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发现,汽车行业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能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并具有较强的信息化需求。但由于高昂信息化费用,如ERP等信息化产品动辄上百万的开销,导致企业不得不放弃或者推迟企业信息化建设。

为此,本文探索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路径,旨在帮助行业内中小型企业解决信息化问题。本文所阐述的汽车数字供应链结合SaaS平台应用的新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①快速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传统的信息化软件产品部署实施周期通常在1~2年,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采用SaaS化服务,节省了90%以上的软件系统部署时间、30%左右的软件部署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的速度。

②减少企业获取决策数据所需支出。在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贸易严重受阻,中小型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资金周转困难下更无法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受阻又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成本,从而导致中小型企业陷入管理的恶性循环。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使用SaaS化应用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初期实现信息化所需支出,快速、低成本地获得企业生产管理数据。

③实现结构化降本。中小企业低成本地获取生产数据后,可以通过SaaS化服务和应用对生产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可以指导企业决策,实现结构化降本增效。

在平台推广实践过程中,收集积累了大量工业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大数据治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已有数据提供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用以指导企业决策,深化中小企业的结构化降本工作,最终实现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成为SaaS平台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供应链转型软件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禅宗软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软件对对碰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