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引领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2-02-26 00:29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谢志贤
广东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艺术设计育人

文/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谢志贤

高职院校作为新时代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应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政治能力水平,为完成传承中华文化与建设祖国的时代重任,培育出一批真正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青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对于未来建设成效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三全育人”的解读

1.“三全育人”的作用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全新的育人要求,即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角度入手开展育人工作。“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三全育人”概念的引导下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在高职院校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育实践,对强化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强化对他们的人格形成固然有着重要影响,但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以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双核心的标准教学,将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将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贡献中坚力量。

2.“三全育人”的意义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文化艺术新人的重任。因此,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办学特色,主动利用好课堂育人这个主渠道,通过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和改革思政教学内容等方式,更好地满足未来艺术文化界对人才的综合需求。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并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为推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实施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在高职艺术类专业中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专业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一直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也正因如此,社会对艺术类学生的评价常带有“自我、散漫、政治觉悟不够高”的标签。为了弥补这一教育方式的弊端,全方位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学科特点与艺术类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切实开展好“三全育人”工作,修复以往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感性思维主导,政治观念淡薄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多数的学生从小就接受艺术方面的熏陶与培养,所以在他们的逻辑思维中,感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方面导致他们具有心思敏感细腻和思维发散活跃的特质,另一方面也致使他们在与其他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比时,显得更加自我和封闭。对自我的高度关注使得他们极少涉猎“自我舒适圈”以外的其他领域,对历史知识、时事政治等缺乏必要的学习与关注,而只注重艺术领域的知识摄取。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普遍较为淡薄。

2.全面发展失衡,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艺术设计类招生的特殊性,学生对文化基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艺术类专业“重专轻文”的学习风气。这种对文化课学习的忽视,使得大部分的艺术生文化基础薄弱,创作出来的作品很自然地就更重艺术技巧,而缺少实际内容的表达。内涵的缺失剥夺了作品内在的张力与生命,全面发展的失衡,已经威胁到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已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3.个性鲜明强烈,集体观念寡淡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工作中,我们通常会强调个性与独特,比较重视个人IP的培养。过去由于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在接受个性化培育的同时,很容易受到一些诸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来自外部环境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思政教育的缺席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集体观念,在遵守纪律和自觉规范行为等方面表现得不够优异。

三、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困境

1.师资队伍参差,思想政治力量薄弱

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以思想价值的有效引领,保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化人才的全面培育工作。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下,有关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存在师资队伍素养参差和思想政治力量薄弱的问题。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并未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三全育人”理念贯彻路径,在构建“科学管理、教书育人”等教育体系方面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学工作还主要由“两课”教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其他专业教师由于不承担此项工作,而选择性忽视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穿插与打磨,这种教师自身系统性学习的缺失,最终导致思政教学模式迟迟无法完善,思政教学工作深入推进艰难。

2.价值引领缺失,专业教育孤掌难鸣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脱节,反映出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过程育人”工作中的不足。为了进一步落实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教师应该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去,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学科竞赛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掘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狠抓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思政教育管理建设,以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内容脱离实际,空有炫技之嫌”的问题。

3.后勤人员脱节,育人意识愈发淡薄

高校的师资队伍由一线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三部分组成。原本每部分都同样肩负着“管理服务、教学育人”的时代重任,但随着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开始出现后勤人员与育人工作脱节的现象。由于后勤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后勤保障、招生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与一线岗位的长期脱离,使得他们忽视自身素养的提升,育人观念也愈发淡薄。此外,高校在开展人员招聘的时候,对后勤服务人员在学历方面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这就使得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维与教育工作严重脱节,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贯彻施行。

4.学生主体掉队,自我教育意识缺失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较以前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能动性和主观意识却不够强烈。尤其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自我教育意识的缺失加上和社会的频繁接触,很容易让他们在大学这段三观养成期,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这种风向、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们在主动学习与自我教育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问题,那么这将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危险信号——“三全育人”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立德树人”成效难以得到彰显。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积极教学、主动接受,让实践成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是我们高校教师下一步努力的共同方向和目标。

四、“三全育人”引领,探索高职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当前,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已毋庸赘述。作为高校教师应以充分的耐心和恒久的热情去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了解到进行思政学习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我们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以完善的专业授课模式和精良的教育教学内容,俘获学生的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最后,为保障“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入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案例的适时穿插,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在新时代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弘扬民族主义精神奠定基础。

1.创新思政育人理念,推进全员育人工作开展

学生的思政觉悟水平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能力的最直观反映。为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创新,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进行科学且有所侧重的思政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此外,高职院校在进行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三全育人”理念中所倡导的“全员育人”方向。俗话说,“育人先育德”,为了全面落实思政育人工作,全体高校教师应不区分岗位,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养。通过在校内开展研讨会和座谈会等,让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学习的思想观念在高校蔚然成风,并真正落实到各环节、各方面的教学工作中去。尤其让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有效受益,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人格素养。

2.构建多维育人平台,建立完善育人整体格局

育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多维育人平台的构建和育人平台与育人环境的全新打造,将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环境与平台,不仅能够让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而且能够有效保证,让学生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双赢局面的形成,将有利于在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下,达成育人工作开展的终极目的。

3.深入落实“三全育人”,创新发展育人制度体系

要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实,建立完善育人制度体系势在必行。在合理制度的引导下,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才能保证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才能收获可喜的教学成果。在育人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以科学视角,推动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的形成,巩固思政教育成果,助力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全面发展。

4.巩固深化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匡正价值观念

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范畴广、种类多,在传统的思政课程中,因其教学手法的单调性、教学内容的枯燥性,而扼杀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思政学习而言,主观能动性一旦缺失,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法将思政教学的内容穿插进专业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帮助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育与德育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一家人”,将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先锋精神,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结合思政教学内容,有效传达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创作出更加美好、贴合实际、具备灵气的作品,是全体高校教师的终极心愿。

为此,我们不能再局限于过往的陈词滥调,也应尽快摒弃口号式教育,转而以课堂内容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不断巩固深化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能理解艺术先驱们的创作为何能永垂不朽,更加明白创作的价值,从而更能坦然接受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这将使得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更加平稳地落地并得以推进,也将更加有效地规范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道德与行为。

5.打造精品项目联动,推进“三全育人”全面施行

高职院校在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注重精品教学项目的构建,例如,开展网络实践项目、学生实践活动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等。通过打造精品项目,保障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保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思政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准与政治水平。

6.健全志愿学分制度,全面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开展思政教育,要注意多维度的教学发散。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对学生志愿活动十分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志愿服务学分制度的建立,有效促进思想道德体系的确立。在完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以现代化的技术完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与学分体系,在学分管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最终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将反过来促进实际思政教学的开展,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把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7.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重践行科学引导育人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任何学科与内容的教学都抹杀不了学生才是教育主体的事实,教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必要的指导与牵引者的角色。目前,结合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尤其注意自己引导者的角色,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思维习惯,进行科学化和特色化的思政教育,为搭建健康的思想政治体系和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当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衡量将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领域,个人道德水平与思政水准的高低,也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被全社会采用。近年来,在各大高职艺术类学校与专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思政教育教学中,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内容的精进,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融合教学方式。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一以贯之地落地执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贡献出自己微薄却坚毅的力。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艺术设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星.云.海》
《花月夜》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