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视频提高电工工艺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2-02-26 00:29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杨昌义
广东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艺学电工竞赛

文/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杨昌义

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改善,国务院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从而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全国各地中职学校遵循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我校作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生为本,非常重视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目前,电气控制信息化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电工工艺学作为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中职学生学好电气控制信息化技术的必修课程。电工工艺学也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其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控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电气控制信息化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何提高电工工艺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任课教师在常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的融合,微视频教学开始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应用微视频提高电工工艺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研讨的一个问题。

一、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教学实质上就是“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的过程。微视频教学并非是教学过程的全部,其重点应抓住“知识点”这一最基础的部分,而不要试图解决学生学习的全部问题。微视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并且要求知识主题突出、资源容量小、无知识性错误、内容精湛简短、媒体多样化,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学习思维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视频制作实际上是课程研究的一个过程,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往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点、教学对象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需要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在微视频中对问题进行解决。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可以通过录屏软件、格式转换工具、手机摄像等技术进行微视频制作。

二、电工工艺学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电工工艺学是一门全面系统介绍工厂电气设备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的操作工艺及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室内外线路的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和常见故障检修,接地和防雷装置的安装,变压器,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选用、安装及检修,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常用机床及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检修,等等。电工工艺学内容着重于生产实践,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技术。

电工工艺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教室里进行知识点的理论讲解,之后进入实训场室进行实习操作。电工工艺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室进行理论讲解时,由于电工工艺学专业术语多、知识点连贯性差,往往达不到图文并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

(2)在实训室进行实习操作时,由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不到位,学生操作过程往往容易漏掉某个关键操作或安全注意事项,若是在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则属于违规生产,是非常危险的。

(3)对于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想要只通过在教室、实训室观看教师操作一两遍就掌握某一操作技术,是有较大难度的。

(4)实训室的教师演示,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离较远的学生经常无法观看到教师演示中的细节操作。

三、应用微视频提高教学有效性

1.应用微视频,可以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在对电工工艺学这一课程的各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以及学情分析后,利用视频制作软件和视频后期处理工具将电工工艺学中的各主要知识点(例如,接线方法、故障检测、维修处理方法等)、操作重要细节、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成微课程。将制作好的微课程在教室进行展示,多媒体的呈现不仅降低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感,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也使得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技能有了一个大概的目标认知,尤其是让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部分有了一个预先定位,提升了学生对教师在理论讲解或操作演示中的细节部分的注意力。同时,将制作好的微课程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发布,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不仅可以让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对已掌握的实操技能进行复习巩固,而且可以让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后能够对在实训场室未能及时掌握的实操技能进行重复学习,进而掌握这一实操技能。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对一的教学效果。15电控、15机修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年级时对电工工艺学这门专业课有些跟不上,加上电工基础知识薄弱,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完全不懂,对于实操技能方面更无兴趣,后来,笔者把平时讲课的经过及课件录制成的微视频放在本班电脑平台上,让学生课后复习,重复观看学习,到了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涌现了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在高二期末理论实操考试当中排在年级前三名;两个班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通过率为65%,到高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通过率为90%。实践证明,应用微视频,不仅减少了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任课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学生对电工工艺学这一课程的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在提升学生实操技能这一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2.应用微视频可以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

电工工艺学作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中职院校、本地企业单位会不定期地以检测学生实操技术水平或选用后备人才为目的,单独或共同举办各类形式的竞赛,其竞赛项目往往超出课本内容或与社会生产直接相关,且竞赛用设备往往来自企业生产中的新设备。要想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竞赛方面的资料(如可能的竞赛项目、新设备的操作技术等),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在竞赛培训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呈现可能的竞赛项目、新设备的操作技术等,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之外的新知识、新技能。在2017年的开平市技能竞赛中,机电类专业的学生13人参加,2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在2017年初举行的江门市技能竞赛中,学生也积极踊跃报名参与,经过筛选,有4位学生参加了江门市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经过实践证明,应用微视频,有效地提升了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竞赛能力。

3.应用微视频可以提升学生的考证成绩

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实行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后,各地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考证工作。电工证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必考证书,是否学好了电工工艺学这一门课程,对能否获得电工证至关重要。教师在考证培训过程中,将考证的主要知识点、操作项目,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从而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学习,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学生对考证内容的复习。

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第二次模拟考证理论成绩通过率为92%,实操成绩通过率为70%;最近的考证通过率也达到80%,比上一年的考证通过率40%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实践证明,应用微视频,有效地提升了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考证成绩。

4.应用微视频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学经验交流往往受限于活动时间、语言表达、实操演示,同时对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往往容易忽略。微视频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的传播非常方便,而微课程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形式之一。应用微视频,不仅可以与同地域的机电类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交流探讨,甚至还可以同其他地域的机电类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交流探讨。例如,在网络上建立交流学习共同体,通过分享微课程,观摩后进行听课评课,这样的学习交流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相比于纸质教案,微视频更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合理使用微课程进行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也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微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跟学习有关的微视频,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微视频教学在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对电工工艺学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换言之,应用微视频,我校电工工艺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工艺学电工竞赛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关于材料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相关探讨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