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00后”中职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

2022-02-26 03:29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梁结坚
广东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中职素养

文/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梁结坚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世界让人们获得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中职生升学压力少,长期接触互联网,这一群体受“泛娱乐”文化的影响较深,存在轻视网络安全、缺乏独立筛选信息能力、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对“00后”中职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求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00后”中职生网络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网络素养”概念的界定

“网络素养”这一概念目前在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有必要申明本文的持论基础,即对“网络素养”这一概念的理解。

本文认为新时代的“网络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具有获取并利用网络知识和网络资源的基本技能;其次是能够判别网络信息,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环境,能够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去解决;再次是需要加强自我管理与控制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

二、“00后”中职生网络素养现状

(一)对网络健康生态认识不足,负面信息蚕食着“00后”中职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信息的泛滥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负面情绪的无节制传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是受道德、法律等约束的,因此现实中的人们更加文明而有节制,而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每个个体的话语权无限放大。“00后”中职生升学压力少,长期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他们不仅在网络上肆意发泄着生活中的小情绪,甚至部分人会利用网络散布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受众体量巨大,很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的大面积散播。部分“00后”中职生因为年龄、阅历不足,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他们在利用网络的时候自律性较差,上网时间过长,耽误学习和休息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00后”中职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差

现阶段的开放性网络环境给“00后”中职生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上网环境,充足且价格低廉的流量套餐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全天上网的机会。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新一代的中职学生已经把上网当作了重要的娱乐方式,他们通过上网来放松心情,通过网络进行社交,通过网络游戏来消磨时间。他们在网络冲浪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而在现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面对着无孔不入的信息,他们很难进行理性选择。

(三)“00后”中职生的网络社会法律意识淡薄

“00后”中职生网络法律知识欠缺,网络法律意识淡薄。比如,由于他们不了解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所以在网络世界中面对一些违法行为时常常选择沉默,这样会让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部分学生发现网上传播一些违法和造谣的信息也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近几年,新兴的电信诈骗手段出现,不法分子冒充国家公务人员进行诈骗,对国家、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一定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摧残了社会诚信体系,这为中职生做了不好的示范。

三、中职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推进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建设

笔者在这里提到的并不是文本层面的信息技术伦理道德的建设,而是落实到个体和社会活动中。在实践中,想要减少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的执法监督必须要到位。而且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大力宣扬有关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通过监管与宣传引导中职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进一步压缩网络中不良信息的生存环境。

随着媒介手段的不断发展,“短视频”这一新的传播手段深受大众的喜爱,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其社会价值。新媒体环境下,创作者与观众不再割裂,社交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属性,短视频的社交功能不仅让天南海北的观众可以在一起交流互动,同时,内容的创作者也能及时回应观众。创作者的回应往往会带给观众一种被关注感和自豪感,博主的主动回应,会提高用户的粘性,回应频次越高越用心,越能在观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越能增加用户粘性。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粘性”和“交互性”来实现“链式传播”,为培育拥有良好网络素养的新一代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落实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

网民网络素养不高的成因有很多,如:学校、社会、监管部门没有做好针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性引导,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自由的,这也导致很多人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且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另外,也因为网民的体量巨大,监管部门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监管,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出问题后再去监管、处罚。这反映出网络信息服务从业机构社会责任的缺失,没有切实承担起属于机构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有害信息的蔓延,为其发酵成为社会问题提供了土壤。因此,落实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显得十分重要。

(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

虽然现今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不完善。法律是我们规范网络行为的制度支撑,是我们的底气与依据。相关经验与成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积累经验,推进网络信息事业的发展。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快速更新的特点,相关法律也应当加快更新频次,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让监管有法可依。

(四)“00后”中职生应当端正利用网络的目的

首先,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应当对如何利用网络具备清晰的认知。作为使用主体,应当充分理解其复杂性和虚拟性。作为使用者,利用网络来满足自己对新闻资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娱乐需要的同时,还要对网络的使用途径有基本的了解。其次,身处发展黄金时期的个体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利用大数据辅助自己更好地从某个角度看世界、学习专业技能等。身为学生,要深刻领会“慎独”的精神,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新鲜事物要有辨别力,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四、“00后”中职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前景展望

目前,虽然我们在“00后”中职生网络素养建设方面还存在疏漏,然而我们仍然要看到,政府为监管网络信息、提高网民网络素养所作出的积极努力,社会各界对提高网民网络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国家对于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不良信息的行为监管和惩处力度都在加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治理下,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对于发布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在逐步增强。民众对于盗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散布谣言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有了更高的防范意识,并且开始自觉自发地监管,举报相关违法行为。整个社会正在形成合力,包括“00后”中职生在内的网民网络素养会有更大的提升。

总之,网络时代对于个体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为全面和广泛的要求。我们培育网络素养的核心应当是由人主导技术、控制技术,减少技术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技术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这是我们利用一切科技的初衷与目的。只有各方面形成合力,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网络信息的利用问题,并且培养出一批有着良好网络素养的新时代接班人。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中职素养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