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的要素及问题分析

2022-02-26 06:29胡大伟
现代食品 2022年23期
关键词:食品标签名称添加剂

◎ 胡大伟,王 旸,徐 娜

(1.黄埔海关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3;2.黄埔海关,广东 广州 510000;3.大连海关,辽宁 大连 116000)

食品安全始终是民生发展中重点关注的话题,而食品标签是判断食品质量的参考依据,尤其对于进口食品来说,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如生产环境、流通环节等,容易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增强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意识,合理分析相关检验要素,有利于强化检验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认真分析常见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问题,立足于源头的角度进行监督控制,可以降低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问题的发生概率,为检验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坚实基础。

1 进口预包装标签检验监管工作的最新标准要求

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为了达到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目的,不断出台与进口预包装食品相关的政策规定,结合对《关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相关内容的分析,规定于2019年10月1日开始,将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安全标签备案要求取消。对于食品检验工作来说,为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是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相关工作任务由海关部门完成,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法规落实各项检验工作。进口商需认真履行自身职能与责任,确保进口预包装食品对应的中文标签能够满足国内的法律规定,同时还应该符合行政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针对无法顺利通过审核的食品,严禁进行市场流通。传统的政府部门监管模式以“保姆式”为主,不利于强化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可靠性,而采用进口预包装标签检验方式,有助于突显责任主体,为了进一步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应该严格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检验人员能够熟练应用各项法律法规,了解食品标签规定标准,为进口预包装标签检验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1]。

2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中的要素及问题与解决方法

2.1 标签未使用规范汉字问题与解决措施

2.1.1 标签未使用规范汉字问题的判别依据

通常情况下,多数进口食品,需要在标签上有相应的汉字内容,部分汉字为异体字或者繁体字,甚至还存在一些韩国汉字或者日本汉字。针对日本汉字而言,日本汉字的“人参”表示胡萝卜,与中国的“人参”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照原有的汉字进行标注,无法保证食品信息的准确性;而一般在日本酒类产品上出现的日本汉字“雫”,与中国古汉字“雫”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也不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收录范围内。此外,一些异体字也不属于规范汉字。例如,“菓”应用较广泛,且得到食品行业的认可。但是,“菓”是汉字中“果”的异体字,虽然主体含义相同,但如果运用在食品标签中,则不符合规范要求。

2.1.2 解决未使用规范汉字问题的措施

通过分析相关的规定标准,在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严禁使用不规范的汉字。同时,标签上使用的汉字应该保证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且将繁体字划分在外。进口商需要重视以上规定,严格选择标签的制作方式。早在2000年,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有明确规定,即异体字及繁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针对原产国为韩国或日本的进口食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翻译标签上的汉字,以免在食品销售过程中引发歧义。

2.2 食品名称与其他标准规定名称冲突问题与解决措施

2.2.1 食品名称与其他标准规定名称冲突问题的判别依据

结合对相关国家规定的分析,一旦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针对某类食品名称进行规定,在存在多个名称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可以使用等效的名称。具体指在标准对某种产品进行了定义的情况下,则其他产品无法使用相同的标准名称。例如,国内经常从泰国进口“西米”,在产品配料表中是以木薯淀粉为主要配料,且产品外形呈细粒状,从真实属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产品为木薯淀粉制品。而通过分析《淀粉术语》中的相关规定,西米淀粉为从苏铁属植物或者西谷椰子属植物木髓中提取的淀粉,由此可见,真实属性为木薯淀粉的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其他标准规定中明确的产品名称。

2.2.2 解决食品名称与其他标准规定名称冲突问题的措施

为了避免进口食品名称与其他标准规定名称产生冲突,有关的产品进口商应该提高对名称分析的重视,重点落实相关的查询工作,确保产品名称没有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定义。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有利于降低产品错用食品名称的概率,有助于减少冒用食品名称的问题。

2.3 配料中食品添加剂标示不规范问题与解决措施

2.3.1 配料中食品添加剂标示不规范问题的判别依据不同地区针对部分食品添加剂有区别化的中文名称。例如,国内标准中,针对三氯半乳蔗糖明确规定为三氯蔗糖;而对角豆胶,标准名称则规定为槐豆胶。此外,部分进口食品没有明确食品配料属于普通食品原料还是食品添加剂,并且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标示[2]。

2.3.2 解决配料中食品添加剂标示不规范问题的措施

对于食品添加剂而言,应该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1)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针对进口食品外包装标签中的配料名称来说,因为与国内的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有关部门对配料属性进行区分,明确其为普通食品配料还是食品添加剂。如果食品中的部分配料确定为食品添加剂,则需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1)中规定的通用名称进行标示,进而保证食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顺利流通,强化进口食品的安全性。

2.4 没有关注到包装内产品情况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4.1 包装内产品标签问题的辨别依据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规定,如果在同一个预包装内含有多个单件的预包装食品,要求大包装在标示净含量的基础上标示相应规格[3]。但是,部分食品进口商容易忽略以下问题。①部分产品中含有多个单件预包装食品,但产品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标示规格。②针对一些商品,对内包装标示有严格要求,如凝胶果冻类产品,需要按照规定在包装上标示“勿一口吞食”字样,同时在醒目的位置设计“3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等内容。③对于一些非食用物品来说,应该在标签上标示“非食用”字样,且保证为简体中文。

2.4.2 包装内食品标签问题的措施

如果进口商仅对外包装食品标签进行关注,而缺少对相关标准的关注及研读,很容易引发产品标签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为此,有关进口商应该认真解读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明确针对外包装及内包装的不同规定,增强与国外生产商的沟通交流,做好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内容的明确工作,以免发生与包装内商品不符的情况,避免因此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4]。

2.5 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问题与解决措施

2.5.1 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问题的判定依据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要素除了包装内产品外,还应该重视营养标示方法,重点关注营养成分中的名称、表达单位及能量等,同时需明确“0”界限值和核心营养素[5]。针对营养标签而言,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多种。①营养成分标示单位及名称、顺序不符合标准规定。②部分食品会涉及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但未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经过强化的营养成分含量值,及其在营养素参考值中的占比的标示。③针对部分食品而言,在生产或者配料中涉及氢化油脂的使用,但缺少对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标示。

2.5.2 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问题的解决措施

因为不同地区或者国家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如果进口商无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标准针对食品进行标示,采用照搬照抄原有标签的方式,则无法保证标签的准确性。同时,针对营养声称,只有保证营养成分含量标示值符合以上规定标准,且能够符合所有的限制条件时,才能针对此营养成分进行含量声称。针对功能声称而言,只有保证某营养成分含量标示值可满足含量声称要求时,才能使用GB 28050—2011附录D中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此外,我国应要求进口商不能删改或者合并功能声称用语[6]。

3 结语

对于消费者而言,预包装食品标签是判断进口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关键措施。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且更加关注食品标签问题,很多打假部门及打假团队都以食品标签为切入点,针对疑似问题食品进行调查。但是,传统的“保姆式”监管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新政策、新规定的分析,明确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要素,正视常见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标签存在问题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流入市场,进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效性,提升国内食品综合监管水平,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食品标签名称添加剂
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新密市召开食品标签治理培训会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