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

2022-02-27 00:49张译月王妮妮邹原东
新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虫害防治病害

张译月 王妮妮 邹原东

摘要:玉米病虫害不仅会降低玉米产量,同时也影响着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简要探讨,希望能为玉米实际生产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玉米;病害;虫害;防治

玉米自明朝起传入我国,因其多样性的做法、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玉米自身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近些年来愈受重视。而从玉米的种植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困扰玉米良久的病虫害问题可谓是自古有之,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如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创造更大价值,就成了我国农业方面高度重视的问题。

1.1 玉米病害主要类型

在玉米栽种及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其病害主要分为两类,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玉米的非侵染性病害常体现在不良的气候影响、不适宜的土壤条件以及非生物性有害物质侵染。因此发病时常常大面积发生,但由于是由外部因素引起,所以并不会相互感染。外在表现大多为畸形、变色、枯黄等。

玉米的侵染性病害一般是指,由真菌、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线虫等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相互传染,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症状体现为植株发育迟缓、萎蔫不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会间接导致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1.2 玉米常见病害

玉米的病害种类繁多,在发生概率的数量上远远多于虫害。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玉米白化苗、玉米秃尖、玉米缺素症、化学损伤和物理损伤等。例如,玉米缺素症中缺磷的症状表现为,苗期时玉米下部叶片变为暗绿,并且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随着时间逐渐扩散并加深。到了后期,玉米叶片的叶缘开始卷曲、叶尖陆续枯黄直至枯死。此病若不加以管理任其发展,就会一直延续至开花期,导致雌蕊发育迟缓,并且影响受精,致使果穗畸形。

物理损伤中,以日灼和鸟害为例。其中日灼轻则会导致植株叶片下部有黄白色斑点,连片发生;严重时,玉米植株的叶片干枯失水成黃白色,叶片扭曲死亡。鸟害则是由于鸟类会刨啄刚播种的种子,造成种子缺失的现象,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则会降低出苗率。

常见的侵染性病害:玉米大小斑病(真菌侵染)、玉米细菌萎蔫病(细菌侵染)、玉米粗缩病(病毒侵染)、玉米线虫矮化病(线虫侵染)等。例如,玉米小斑病症状表现为从下部叶片蔓延至上部叶片,逐渐侵染叶鞘、苞叶。染病区域会有暗色小斑点,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黑色霉状物。

玉米粗缩病症状表现为叶片浓绿,叶脉凸起成白色脉络状,植株矮化严重,雄穗发育不完全,籽粒产量极低或没有。

玉米线虫矮化病是由长岭发垫刃线虫引起,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出黄白色失绿条纹,茎基部组织从内向外腐烂开裂,内部中空,呈虫道状,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粒少,感病重的玉米植株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对产量影响较大。

1.3 玉米虫害主要类型

在玉米的长期种植发展中,发现玉米虫害危害的主要类型有两类: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

玉米地上害虫危害其茎、叶、穗实等,幼虫以植株幼嫩部位为食,妨碍其生长发育,成虫可吸食或啃食枝叶造成损伤,引发病害;一些害虫的分泌物质还会影响授粉。

玉米地下害虫危害的不只是地下的种子和根系,还有近地面部分的茎叶等。处理不善就会致使种子死亡、根系损伤以及生长受限等。

1.4 玉米常见虫害

玉米地上常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例如,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不在于成虫,而在于幼虫。幼虫对玉米的破坏极大,它取食玉米的幼嫩部位,比如心叶、花穗等,给玉米的长成带来了严重影响。

黏虫属于杂食性暴食害虫,它的幼虫可取食叶片、穗轴,但不吃叶脉。暴食期间甚至会把叶肉啃食干净,致使植株死掉、果实不丰乃至颗粒无收。此害虫还具有远距离迁飞性特点,危害面积广、程度重。

玉米地下常见虫害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

以蛴螬为例,它是我国分布最大、种类最丰富、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地下害虫。它啃食种子、幼苗嫩根及茎,造成植株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枯黄死亡,其啃食部位还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诱发病害。

地老虎有个形象的别称,名为切根虫。此虫活跃于玉米苗期,食性庞杂。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嫩叶等,还可将茎基部咬断,造成植株死亡或者生长缓慢、遇大风倒伏的状况发生。

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手段和各种工具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比如晒种浸种、色板诱杀、紫外线杀虫灯等。

病害防治:在进行玉米选种的时后,可以优先选择抗病害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还要注意清理田间的病残株,铲除田边寄主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沤制堆肥。在种植时,还可以通过控制间距、定期排放水量、多施肥来预防病害的发生,保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还应合理间作、轮作,避免重茬,从根源上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虫害防治:在播种前,可以选择优良的抗虫害玉米种子进行播种,防止害虫对种子的破坏;在玉米发病的早期阶段,此时虫害属于可控范围内,就可以先去除发生虫害的叶片,以防止虫害的进一步扩散。此外,在玉米收割完成后,可将秸秆粉碎还田,来制约害虫的无限繁殖。

2.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常用手段有拌种、浸种、毒饵、喷雾、熏蒸等,可适用于病虫害的预防阶段和防治阶段。

病害防治:在玉米播种前,为了杀死种子表面及深藏的病菌可对其进行浸种、拌种处理;在玉米植株生长期可对发病植株进行喷药处理,或者使用专业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及时控制病害传播,使玉米植株正常生长。例如,治疗玉米青枯病可用甲霜灵药剂灌根处理;治疗玉米灰斑病可用丙环唑等药剂兑水喷洒至病株上。

虫害防治:除拌种及农药外,还可以采用毒饵诱杀和糖醋液诱杀等。例如,氯氟氰菊酯可灭杀蚜虫、辛硫磷乳油可用于诱杀地老虎成虫,用糖、酒、米糠和敌百虫混合成毒饵来诱杀黏虫。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和物理及化学防治方法相比较更加环保,是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抑制虫害的目的。

例如,可利用麻雀捕杀棉铃虫,利用赤眼蜂杀灭玉米螟幼虫,利用七星瓢虫杀灭蚜虫等。也可使用杀虫菌或虫草菌来杀灭害虫;可利用昆虫雌激素引诱雌性害虫至幼虫笼,以降低成虫交配概率,减轻二代害虫危害。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病虫害的认知也越来越准确,预防及防治方法越来越多。在这场人类与玉米病虫害的拉锯战中,我们会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最大程度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创造更大收益。

基金项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项目:菜用玉米自交系选育及杂交品种亲缘关系鉴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Y-NF-20-01。

作者简介:张译月(2000-),女。研究方向:植物遗传育种。

王妮妮(1999-),女。研究方向:植物遗传育种。二人同为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邹原东(1980-),男。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

猜你喜欢
虫害防治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