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2022-02-28 22:43张彩霞
甘肃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分析

张彩霞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之外,更多的要靠自我修炼和内在成长。为使新入职的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成长经历,从自我分析、成长愿景、成长目标、成长路径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043—04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且非常关注的话题,教师除了积极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之外,更多的要靠自我修炼和内在成长。于漪老师说:“教育不是一次完成,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你学历水平可能很高,不等于在岗位上很胜任,因为教育属于实践范畴。”[1]教师要跟学生一起成长。也常常听到已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说:“自己只知道低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力可是没少出,却收获甚微。”为了使新入职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成长经历,制订《个人三年成长规划》,以期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是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也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就要做好专业成长规划,为之不懈努力,最终必定会取得成功。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情况,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内部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分析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如何充分利用优势和机会,有效克服劣势和威胁,制订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明确的发展愿景。

始终牢记“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坚持把“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个人修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争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敦品励学,修身养性,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开拓型、研究型和专家型的教师。

成长目标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具体规划为三年,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主要内容如下:

1.近期目标(第一年)。一是精心备课,扎实认真上好每节常态课;二是记录和思考每天班上学生的情况,换位思考,体查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提高与孩子的沟通管理能力;三是每学期撰写至少15篇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四是每学期至少阅读3本教育教学类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五是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虚心学习他人经验,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六是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读书沙龙;七是认真记录反思个人成长的资料,建立健全个人成长档案,将一些重要的资料扫描上传至云盘保存。

2.中期目标(第二年)。一是系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学会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二是认真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三是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包括名家的视频课),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有新的突破;四是积极承担校内组织的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五是每学期撰写至少20篇教育随笔;六是在省级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至少1篇;七是积极申报主持1项市级规划课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争取按期结题。

3.远期规划(第三年)。一是积极参加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和送教下乡、跟岗研修等系列活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特色;二是至少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三是积极申报主持1项省级规划课题,并参与指导2项省、市级规划课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争取按期结题;四是指导学生完成1项课题研究。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经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专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成为可能,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还得坚持不懈、艰辛地实践才行。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

1.强化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是敬业爱生。首先,作为教师要打心底里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之才。其次,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个精神支柱。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热情,经常处于倦怠状态,就无法干好这份工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讲的是对学习的热爱,但我觉得用在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業。”我们要发自肺腑地敬重和热爱这份事业,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方可做到尽职尽责,尽善尽美。总之,教师对教育的情怀和专业精神决定专业发展的高度。

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琐碎,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生动重复,劳心费神。但我们要永葆童心,积极乐观,和孩子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快乐,一起成长,辛苦并快乐着。这也是教师的专业精神,一定要强化这种精神并坚守它。

2.拓宽专业视野。教师要敢于跳出自己的工作圈子,坚持长期广泛阅读,用更开阔的视野,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对数学教师而言,不但要学习小学数学,还要学习中学数学,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不但要学习数学学科,还要学习语文等其他学科,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不但要学习自然科学,还要学习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全才。正如华应龙所说:“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要跳出小学数学看数学,要想上出具有文化味道的课,要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2]因此,《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读者》等报刊杂志就成了我的最爱,经常陪伴在我的左右。

学生眼中的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正因为这样,小学生特别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教师绝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只紧盯自己的任教学科。“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敢于探索陌生领域的知识,善于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魏源能够放眼看世界,才能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有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丰富专业知识。人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现代社会,教师已不能满足于一桶水,得给自己挖掘一口井,丰富知识储备。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还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既要有渊博的学科本位知识和通识知识,还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因为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都想弄个明白,就会常常向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希望老师做出令他们满意的解答;如果老师知识贫乏,不能科学地给予解释,学生就会失望,就会疏远老师。学生对教师失去了信任,教师也会在学生中失去尊重,失去威信。一名教师知识渊博,就会更加自信,学生也会更崇拜他,也会渐渐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好方法。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要精读所教学科的相关书籍,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要烂熟于心。精心研读这些書籍,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熟悉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夯实学科本位知识,挖掘学科本质,使教学有根有据。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数学知识的问题,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才能清楚问题所在。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在小学中,圆的特征是如何描述的”“在初中的平面几何中,圆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圆的方程是怎样表达的”等。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知识,在写有关“圆的认识”教学理论文章时,很难表达清楚圆的本质特征。2011年人教版数学教材改版之后,为了全面掌握新教材各册的编排体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笔者利用假期,借阅了小学数学全套12册《教师教学用书》,通过研读学习,系统地掌握了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与教学建议,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新旧教材的变化,为今后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阅读与所教学科相关的专业成长书籍,追踪阅读史宁中、张奠宙、张景中、邱学华、吴正宪、华应龙的著作。当然,像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朱永新等教育家的名著也是阅读的必备书籍。

4.提升专业能力。名师需要名课来支撑,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主阵地是课堂。在积极实施“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把精力放在课程上,放在课堂教学上,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样,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要花费大力气提升教学能力。一方面要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和“学”相长,多听他人的课,主动出击,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笔者新入职时,有幸和学校特级教师、青年教学能手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就常常挤时间听他们的常态课,悄悄地模仿学习。以前每年全市小学优质课大赛大多数在笔者所在学校举行,笔者主动去听课学习,即使在其它学校,也抽时间去观摩学习。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节课都有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现在信息技术很发达,网上有很多优秀名师的视频课。另一方面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多做教学决策训练,多听自己的课。除了自己听,还要请他人来听课,诚恳接受意见或建议,再修改,多次试讲。参加全省的品德与社会课大赛时,笔者邀请曾经参加过全市品德与社会课大赛并获一等奖的老师来听课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参赛的课程荣获全省优质课二等奖。录制自己的课,反复听。办公室有位年轻教师最近几年成长比较快,他除了看光盘和网上学习外,经常在录播室或者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课,反复听,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写作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其他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因此,要提升专业能力,主要应在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继续加强普通话、三笔字的练习,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尤其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专业能力。

教育人生是一个自我觉醒和灵魂成长的过程,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既不能好高骛远,更不得漫无目标,应该结合自身优缺点,进行自我分析,确定成长愿景,制订成长目标,拟订成长路径,既心存高远,又脚踏实地,要像“挑山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朝既定目标坚定地迈进,就一定会听到年轻教师拔节成长的声音!

[1]于漪.办教育要明晰根在哪里,走向何方[J].人民教育,2018(24).

[2]华应龙.我不只是数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2).

编辑:魏麟懿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