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奋力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2022-03-01 09:28
河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农重点农业

1 月6 日,河北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王国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任务,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确保到年底农业农村系统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认真总结去年农业农村工作,增强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省政府“三农”各项硬任务,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产业提升、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四条战线,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重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粮食生产克服春季干旱、病虫害多发、夏秋季多雨等不利影响,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经济运行三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一产增加值增速“十三五”以来最高、预计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实现由负转正、增长1.5%。农业结构持续优化,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一批农业大企业、大项目落地,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耕地保护与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开展耕地“非粮化”、撂荒耕地排查整治和“大棚房”问题整治“回头看”,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新建高标准农田400 万亩。农业节水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多措并举实现农业节水3.14 亿立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明显,改造户厕141.8 万座,新建公厕2.16 万座,建设美丽乡村2341个,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张家口市完成2988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整治提升任务,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明确了以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三产融合的创新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两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4 个国家级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慎推进,制定50 项制度文件,在81 个试点村先行推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取得突破,大力推广浅埋滴灌,找到了设施节水的出路。我们牵头建立了金融机构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举办了一系列银企对接活动,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主动对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势头强劲。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明显强化,将乡村振兴年度任务指标量化,制定市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责任清单,实行季度测评、半年评估、集中督查、年度考核。

三是全面谋划“十四五”。制定了《河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河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改造、村庄道路等五年行动方案,对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

四是争先创优取得明显效果。我省奶业、渔业、厕所革命等多项工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粮食生产两次得到全国通报表扬。在农业农村部已通报的两个延伸绩效考核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列全国第一,农业建设项目获“优秀”等次。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省厅3 名同志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二、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会议提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粮食、耕地、防止规模性返贫等根本性问题;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建设的明确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部署。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从政治大局、世界格局来看待“三农”,用战略眼光、前瞻眼光来谋划“三农”,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创优思维、系统观念,以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决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三、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奋力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紧紧抓住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点、重点、创新点,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条底线,突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重点,确保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和谐,力求做到“十个突破”,以突破带全局开新局。

1.在粮食生产措施上实现突破。全力抓好冬春田间管理,着力推进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强化“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农技专员制度。

2.在防止耕地“非粮化”力度上实现突破。找准职责定位,组织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用途管控,明确耕地“非粮化”政策界限,高标准农田,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统筹兼顾大豆、油料等生产;强化日常监管,要重点在“防”上下功夫,加大对新建园区、涉农企业等设施用地监管力度,严格执行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多措并举提升耕地质量。

3.在防止返贫机制上实现突破。坚决防止整乡整镇规模性返贫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确保脱贫户人均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持续开展动态监测,继续实施产业巩固提升“四大行动”,巩固提升“一村一品”发展水平。

4.在种业振兴开局上实现突破。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完成42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加强种业创新攻关。围绕节水小麦、谷子、马铃薯、太行鸡、对虾等15个优势种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优异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启动5 种作物育种联合攻关,选育5~8 个突破性品种。加强种业企业扶优,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加强种业市场净化。

5.在抓投资上项目上实现突破。省市县三级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实施,坚持“实、考、保、包、促、评”,以项目为总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抓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高质量打造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抓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实施省级重点支持30 个园区,市级重点提升100 个园区,县级重点建设230 个园区。强化督导考评和政策激励,建立重大项目督导调度制度。

6.在农业节水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滴灌、浅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在有压采任务的35个县,新增240 万亩。优先在蔬菜、果树、花生、小麦等高耗水作物上,实施滴灌、膜下滴灌、微喷灌、浅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稳定季节性休耕规模、适度发展旱作雨养种植,新增任务89万亩,达到266.5万亩。

7.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实现突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建改建农村户厕70万座、新建农村公厕1.05 万座。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再建设2000个美丽乡村,示范带动全省村庄发展。着力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水平,有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8.在农村重点改革上实现突破。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行动,重点创建100 个增减挂钩集约用地示范村、100个乡村旅游民宿示范村、100个乡村产业发展示范村“三个一百”典型,率先取得突破。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扩面行动,实施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建立乡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

9.在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突破。优化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充实工作力量,推动发挥工作实效。

10.在乡村振兴大培训上实现突破。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大培训,重点是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提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水平。

会议提出,以上这十个突破是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务必要抓紧抓实抓好的重要任务。省里将建立重点工作总体台账,每季测评、半年评估,并将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对各市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也要围绕这十个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拉出任务清单,逐项明确年度目标、推进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督导调度,推动落实落地,确保到年底农业农村系统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猜你喜欢
三农重点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存在感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省妇联敲定 十二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