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使用中的信息茧房现象:围城危机与个体自主性

2022-03-01 13:38
新闻传播 2022年12期
关键词:茧房问卷算法

陈 莹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江苏 215127)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从广播电视已经扩展到移动端,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大门。显然,面对这种“信息爆炸”的情景,人们正面对着很多被筛选过的“现成信息”。出现很多个性化推送服务的APP,例如,抖音、今日头条等客户端。

移动端的大部分应用借助于新兴的算法大数据推荐数据,能够分析用户的数据信息,例如用户的兴趣爱好、使用习惯、个人信息等等,通过智能的程序分析来给用户在浏览他们内容时进行智能的数据推荐,例如你是一个购物爱好者,他们会根据你的性别、年龄、喜好,自动给你推荐商品。而且每一个用户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主界面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接触这些已经被算法技术推荐过的信息之后,我们就容易陷入其中,对其他领域的信息会产生接受困难的情况。并且自身长期陷入这个情况下,会造成自身的信息闭塞。并且笔者怀疑,长时间陷入这种情况容易加剧““信息茧房””产生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以及收集整理中国知网的大量文献和资料,对相关学者的成果和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范式,搭建了本篇论文架构。

(二)深度访谈方法

本方法主要是采用访谈的形式,寻找抖音的用户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笔者选择了12 位抖音APP 的用户,通过微信线上聊天或是现场访谈的方式,对其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访谈。

笔者把用户对抖音应用的认知了解、下载目的、使用习惯和情感看法作为本次主要的采访内容。我们本次的采访内容主要包括您是否更愿意相信抖音所传递的画面和声音所表达的信息,您是否发现抖音推荐给你的视频和商品更符合您的喜好,您是否倾向于点赞那些点赞量、评论量更高的视频等等,通过这些采访内容我们来探究用户为什么会选择下载抖音这个平台,他们在抖音应用的使用习惯有什么规律,他们使用抖音的满意度,包括在使用抖音应用之后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改变和影响,以及他们是怎么看待算法技术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对这钟算法智能推荐的态度和看法。进一步了解在抖音中他们对“信息茧房”的了解和看法。

三、问卷调研方法

(一)感知风险理论

我们将原理论中购物的场景与抖音使用场景转化,根据抖音平台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整理,与在使用抖音平台出现“信息茧房”现象时的感知相结合,最终得到在抖音平台感知“信息茧房”风险的五个变量——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其分别对应的含义见表格1:

(二)抖音用户面临“信息茧房”现象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我们从“影响感知风险的因素”-“感知风险变量”-“感知风险的影响”的逻辑,在已总结归纳的五个变量(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外增设两个变量,即“影响感知风险的因素”(以下简称为“影响因素”)、“感知风险的影响”(以下简称为“感知影响”)。

(三)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相关理论基础,我们将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专业。

问卷的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使用抖音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否使用过抖音、每周打开抖音的频率、平均每次使用抖音的时长、是否在抖音上购买过东西、是否观看过抖音直播、是否在抖音上发过视频、是否在抖音上进行过互动。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基于“抖音用户面临‘信息茧房’现象模型”而设计的量表,对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影响因素、感知影响等可能影响用户对使用抖音时对“信息茧房”的感知因素进行测量。量表采用Liker 五分量表,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比较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四、基于调查方法结果的公众风险感知能力

本方法通过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其中访谈重点放在对抖音的了解认识、使用动机、使用习惯和态度情感等。问卷重点是感知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五个“信息茧房”风险的变量。问卷的受众范围较广,通过问卷结果得出以下信息:首先有占比一半的人有在抖音上购买过商品,而他们购买商品的渠道主要来自直播,而且他们会更加相信自己关注的带货博主的推荐,并且根据他们提供的购买链接直接购买,而同时,在进行消费的这一部人中有近一半比例的人认为抖音所推荐的好物越发符合自身的消费水平,比如说平价型产品的消费就不会再推送一些贵妇级产品的推荐,因为这样的推荐也大抵是无效推荐,并不能获得实质效益,所以算法推荐的机制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有效;其次在短视频对于用户的这一类的问题中发现,极大多数的人都是会参与点赞和评论,他们会切实根据自身的喜好来点赞,而这些点赞过程也恰恰成为了抖音算法切入点,但是这也成为了一种有效循环中,比如一类人很喜欢某一类型的视频,那么就会发现抖音推荐的视频越来越符合自己的审美喜好,只要是符合自己的审美喜好,那么不会太在意字幕是否清楚,画面是否清晰,因为对于一直信赖的博主和画风的信任,他们更愿意去观看视频传达的内容,也有近一半的人会原倍速看完一些长的视频,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以满足自身的享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本篇问卷结果以及类似有关抖音或者APP的调查问卷结果都一致倾向性的体现更多的人都会去选择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但是这是问卷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积极的一方面,正所谓算法在分析整体的属性时可以比较好地工作,但是一旦算法机制上升到更疯狂更加智能化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很多的人越来越觉得会对抖音推荐的同类型的视频感到厌烦,因为他们只是对于某种类型的视频在某一阶段下甚至某一时段下处于好奇的原因,但是恰恰因为算法的过分推荐反而感到厌烦,甚至想摆脱这种循环,同时有大部分的用户认为抖音中的“搜索”功能的关键字联想准确到令他们觉得恐怖的地步,如此精准的智能判断,使他们甚至开始走向抖音的片面化中去,所以这也是抖音用户选择离开这个平台的原因之一,所谓“刷多了抖音的我会对短视频感到厌烦”,所以当抖音中视频同时出现在其他平台上的时候,那么往往就会重现转入到新的平台,但是用户是否都会愿意重新接受并且适应一个新的平台还没有做更多的深入分析,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我相信对于抖音算法霸权和“信息茧房”的探究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

由于访谈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选择群类阶级的局限性,所以这里的分析只是做一个参考。我们通过近十个人左右的访谈,重点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使用抖音,其使用习惯是怎样的,使用抖音后的直观感受,包括使用后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依托算法技术来实现个性化推送这种现象等内容。我们发现的重点还是在于他们一旦喜欢某种视频,在享受算法机制带来的良好体验的同时又不免走上厌烦的极端,使得他们会想办法通过某种方式来摆脱算法机制带来的隐私侵犯感受。

总结一下我们也不难发现,首先用户对算法推荐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体现了一定的算法素养。对于相似类视频是如何被推送在手机上的,用户的感知较为正面,我们还发现,越是频繁刷视频的用户,越倾向于认为所接触到的视频是通过专业算法机制推送的,可能的解释是,用户的使用时间越长,平台算法的见识机会就越多,算法越能够推荐与用户需求和喜好相符的视频,这种使用舒适度或许让用户产生“视频推荐来源于专业人工编辑”的错觉。另外,用户对这种算法推荐技术的评价相当正面,认为既能节省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精准匹配用户所需的信息,还能让用户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视频。

结语

在当今时代,技术算法对我们的控制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却因陷入““信息茧房””难以察觉,正一步步沦陷和受困。技术算法一方面确实给大众赋予权力,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网络传播提高了我们的话语权。但是同时我们也被数据监视着,也无意识地被影响着。如果放任资本算法的操纵,我们具有被遗失的风险。

综上,在了解抖音大数据平台的算法机制和“信息茧房”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对算法进行监管。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我们对如何驾驭、监管算法还所知甚少。例如,奥尼尔在书中提出了算法要公开,要接受政府监督。用行内的术语,就是强调了算法要有“透明性”和“可解释性”。但其实,这两点做起来并不简单,其中的许多影响将超出我们的认知范畴。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或许能有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所以现阶段算法可以适当监管,但最关键的还是推进人类数据处理能力的进步。■

猜你喜欢
茧房问卷算法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问卷网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