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应用

2022-03-01 17:59史艳珑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驱力可视化导图

史艳珑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小学,甘肃定西)

研究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行为可以发现,其在交际活动中其往往会出现以下状况:第一,缺乏学习内驱力,无法汇总知识进行交际实践;第二,明明在口语交际中投入了很多时间,却难以提高自身的交际水平;第三,不知道具体的实践方法,找不到学习方向。为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教师应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教师首先应对英语课堂缺失的教育要素进行补充,以规避学生在口语交际上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因有以下两大类:其一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实践学习方法,其二是缺乏相应的学习内驱力。在知识越多越好,掌握的技能越精越好的当下,许多小学生难以把握课上的重难点内容,削弱自身的学科兴趣,难于自主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导入

单纯依靠课本中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就像是被推着走,容易产生迷茫感,在这种情况下,光靠老师的引导,学生往往很难通过对新知识、新句式的学习与了解,进行相关的口语交际训练,甚至还会引发学生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问题,这反而会造成反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逻辑性更强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学习途径,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导入之中,使英语教学的逻辑感增强。例如,讲解与个人爱好相关的内容时,课程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like(s)...and...以及...doesn’t+like...or...的用法,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确立可视化的学习条件,并从生活的视角切入,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补充思维导图内容,并将dancing,singing,reading,painting等有关个人爱好的词语补充在导图中,以便为学生创造可视化的口语交际条件,并在关于爱好的交际主题下,完成新词汇的导入以及教学情境的塑造。

二、融入思维导图,丰富课堂学练的教育层次

在制订口语交际活动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情况出发,在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转变固有教育观念,以便在思维导图的使用中,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的学习方法。例如,关于Jobs的教学中,教师可将jobs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将各种职业作为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分支,并在其中运用开放式的问题What jobs do you know?来引导小学生,为其创造思考的条件,指明思考方向,这种教学实践方法易于教师把控教学节奏,也能够按照不同阶段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需要,丰富导图内容,使其快速进行入思维状态。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之后,运用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的提问,丰富英语教学的层次感,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所习得的知识对未来个人的发展方向加以规划。

三、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总结

学习与总结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解学习问题的关键,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的教育问题,简单来说,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反复强调,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使其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更好地应用所习得的知识进行交际练习。因此,在教学总结中,教师应对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展开研究,以便对课堂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后,发现所学知识的联系,也能够对交际中所需使用的关联词和英语符号产生明确认识。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4 When Do You Have Classes?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课程中重难点词汇get up,have class,have lunch放置于导图之中,可加深学生对课本中故事里衍生出新词汇的理解程度,以此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再通过When do you+动词短语的口语交际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可达到替换练习、高质量总结所学知识的目的。

总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导学、实践以及课堂总结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素。同时,这种教学实践方法,还能减轻学生在口语交际上的负担,最终使其在可视化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内驱力。

猜你喜欢
内驱力可视化导图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