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间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以临潭县王旗镇龙元中心小学为例

2022-03-01 17:59侯芳才王月宏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习惯身体

侯芳才 王月宏

(临潭县龙元中心小学,甘肃甘南)

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其中不乏许多碎片化的零散时间,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就许多事情。小学生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利用好在校的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质锻炼,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之余,没有更多休息的时间用来开展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健康能否增强,虽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因素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行动,其主要在于学生愿不愿意动起来,愿不愿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果学生从内心具有强烈的锻炼欲望,那他就总会抓住碎片化时间来锻炼身体。只要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学生还何愁不能提高身体素质。

一、我国当前小学生的体质现状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最近几年持续下滑,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10至15岁的青少年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肥胖和超重现象。但由于学校没有统一的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矛盾冲突就体现得十分明显。但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一)生活方式不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许多家长十分溺爱自家的孩子,宁愿自己缩衣减食,也不能让孩子吃亏,总是给孩子吃自己认为最具有营养的食品,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在这种条件下,孩子的体重就会直线飙升。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十分热衷于吃肯德基、德克士等垃圾食品,喜欢喝各种碳酸饮料,不良的生活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消化和锻炼,身体机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身体肥胖和超重现象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锻炼意识不强烈

现在的小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空闲时间就热衷于宅在家中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家长即使强制他们走出去锻炼一下身体也很难实现。在学校,学生也是以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运动为借口,懒得出去运动,即使每节课后都有十分钟的课余时间,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待在原地不动,很难走出教室主动去活动一下身体。资料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球类运动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甚至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在逐年消减。他们对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概念目标不清晰,宁愿多玩会手机,也不愿意将时间花在体育活动上,这就导致他们小小年龄就存在身体素质不高、体育成绩测试不达标的情况。

二、碎片化时间的界定和范围

小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主要指除正常上课和课后学习之外的休息时间,一般集中在10到30分钟左右。最为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是指课间时间和午休、晚休时间(也指午饭、晚饭之后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来进行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体质的目的。就拿临潭县王旗镇龙元中心小学为例,早上起床之后,学生都要准备洗脸刷牙和早餐等事,为一天的课程做准备,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自由安排,从第一节课到第四节课之间,都只有十分钟的课间时间,这个时间段主要用于学生适当调节休息和上厕所等,为下一节做好准备工作;第二节课后,有大约20分钟的大课间,主要用于学生集体性的“一拳两操”,这也是教育部指定的“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之一,是每个小学学校必须刚性执行的体操锻炼,这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都带有竞技体育的味道,虽然对学生的身体锻炼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更多意义上强调了体育的技巧性和规范性,而且对体育涉及的场地、器械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属于学生自由锻炼的碎片化时间就主要集中在两饭之后的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都有60~90分钟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锻炼身体,这样更能满足学生个体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引导学生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强健身体

(一)学校老师要统一思想,强化运动意识

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运动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观念和意识上加强学生碎片化运动的价值和意义,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建设。采取班主任老师带头,体育老师为运动的组织者,师生共同参与、相互督促的健身日活动,至少保证每周利用课余饭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一次篮球赛和一次足球赛,根据具体时间不定期地组织其他体育项目。学校的组织能力和制度风向是影响学生开展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应该特别重视和引导,强化运动带来的好处和健身的重要性,改变学生一味读死书、死读书的现状,追求高效率的读书方式,营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要改变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就应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的组织作用,利用好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和碎片化时间,把常态的授课和组织多种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一有时间就主动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对多种体育项目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运动自觉性的最好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实现学生长期运动的最强动力。提高身体素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最好方法。只要有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地挤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运动。在学校,5~6分钟的运动时间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最好机会,除了传统的体育课和课间活动外,5分钟之内的运动量已经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和效果。从最近几年兴起的体能锻炼来看,1~5分钟的小练习可以涵盖身体锻炼的方方面面,这些小练习要求场地小、器械简单、间隔短,练习目的性强,比如,5~6分钟可以完成2~3个包括心肌、肌肉力量和协调性3个目的性比较明确的练习动作,这些活动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在现实中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可以借助学校已有的单杠、双杆等简单器械来完成拉伸动作,活动身体的肌肉组织。学生只要具有爱运动的习惯,即使是课间十分钟,也可以到操场上完成一组项目运动,强度适中,动作简单,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是实现课余运动的第一步,从思想上扭转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运动的习惯,让运动变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和手段。

(三)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运动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学校除了定时开展校运动会和各项球类比赛等竞技活动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在课后走出教室多加锻炼,即便伸伸腰、踢踢腿,也可以伸展一下筋骨,活动一下肌肉,改掉学生上课下课都坐在座位上不动的坏习惯,倡导学生发挥碎片化的时间自由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课后小活动一下的习惯,提振一下精气神,为下节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其次,做好运动器械的安全措施。学校应该组织体育部门维护好学校体育器械设施的安全性,保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出意外事故。因为这些器材常年都在室外遭受风吹雨淋,容易生锈老化易折,经常性的检查和保护,增强学生使用的安全性,是提高学生爱上运动的保障性和引导性措施。另外,在安装体育设施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器械使用位置的方便性,最好安装在离教室比较近的地方,学生一走出教室就可以接触到,这无疑会增加学生使用的频率。学校在设计安装的时候,其初衷就是让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有意识地为学生运动提供一些便利。

再次,老师起好带头作用。学校和老师应该组织好带头示范作用,做碎片化时间运动的带头人。要倡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就必须打破学生不爱运动的习惯,让他们勇于走出教室主动动起来。老师可以通过鼓励一些热爱运动的小学生组成健身运动小团队,通过团队的组织示范和带动作用,让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也能够主动走出教室参与到运动中去,逐渐克服掉不爱动的坏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得到适度锻炼。

最后,家长起好督促作用。在放学之后,或者在假期中,孩子在家做完作业之余,会留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学生便可通过这些时间来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一些爱好运动的孩子自然会主动锻炼,但还是有一部分宅男宅女们不愿走出家门,这时,家长就应该督促孩子走出家门运动一下,即便是出去散散步,看看远处的青山绿水,也对身体很有好处。在今天的小学阶段,学习压力相当重,不仅学习难度加大了,升学考试的难度也更大,没有好的身体作为基础,很难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家长要和学校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督促好孩子的学习和身体素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他们在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只能靠挤出碎片化的时间来运动一下。基于王旗镇龙元中心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的情况,学校和老师应该主动掌握农村孩子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运动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经常观察学生的举动,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重点关注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习惯,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始终处于青春活力的状态,也让碎片化的时间不再碎片。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习惯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上课好习惯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