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创新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2022-03-01 17:59瓦玉琴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发展

瓦玉琴

(甘肃省临洮县北街小学,甘肃临洮)

小规模学校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实现乡村的振兴策略,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农村教育体制,做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工作[1]。尤其是要培养小规模学校的内生发展能力,虽然目前学校的设施和条件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教学质量还是有待提升的。因此,要深入观察农村教育的具体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途径,全面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乡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措创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光是社会偏远地区中处在环境不利的群体建设工程的有力保障,更是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建设服务进程的基本要求。有调查结果统计,在2018年,全国农村小规模教育学校大约有9.05万所,占据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37.9%。由此可见,农村小规模学校依然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推进[2]。

近年来,国家经济水平在不断上升,党和国家也在积极实行相应的政策,着力提高和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设施设备和教育所需的物资条件。虽然有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公用经费投入以及待遇保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依旧存在内部发展矛盾、持续发展动能不足的情况,因此要重新审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教育改革机制,这对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对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性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3]。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外部力量支持的方式和动能的不足

外部力量介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全面发展之中,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支持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对地方特殊性和差异性的认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硬性的推行模式。进而就出现了强行推行和实施的效应,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社会活动中的经济、文化的自主性,所以导致内生发展的动能缺乏的现象。

比如,城市学校中的短期支教或者是送教下乡活动,这种扶持活动并没有建立在了解农村学校实际教育情况的基础上,所以就会传递出农村教育落后的一面,进而对比出城市教育的先进一面,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和心理打击,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推进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会导致农村学校对外部力量产生一种依赖,从而丢失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信念,造成了主观上缺乏发展动力,而客观上依赖外界来支持发展的现象[4]。

(二)学校生源少,教育设备不齐全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规模比较小,往往不足100人,而且就地区而言,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校地处复杂且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和农村环境中。此外,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小规模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而充足、稳定的学生生源则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相关的调研数据可以了解到,很多农村小规模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楼、运动场等,但是这些设施都比较老旧,缺少相应的维护,很多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水平。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辅助的过程中,在多媒体和投影仪的使用频率方面都比较少,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教学辅助道具。

(三)师资的教学水平有限

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数量严重缺乏,而且教学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在音乐、美术、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缺少专业的技术教师的指导学习。学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没有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忽视了学科的合理配置情况,出现了一个教师担任多个教学任务的情况,所以就导致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5]。

(四)学校的整体条件比较差,管理者的重视度不高

很多农村小规模学校一般地理位置都处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或是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生活条件也比较差,工资低但是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前往任教。

而且,地方的教育局在配置教师时,首先会优先考虑城镇学校的需求,把比较优秀的年轻教师分配给城镇的学校,或者把农村优秀的教师调整到城镇学校,所以导致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流失比较严重。这就加剧了农村学校教学比例的严重失调。

三、多措创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明确发展的目标,完善教育教学的制度

学校需要立足根本,对小规模学校在农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充分意识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作用和改革发展的新模式,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制订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常规的教学管理,引导教师注重教学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根据具体的教学现状制订详细的教师培训、考核、考勤等相关制度,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和态度,进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分段式教学,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比如可以开展分小组教学、学生自主研学、小助手协助教学等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科目教学的形式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应用,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强化个性化的教学和针对性的辅导工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

此外,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育课程的要求标准,开发或者是引进微课等新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在线教育和学习资源,弥补教资力量不足的现象,保障课程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培养制度

目前存在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身兼多职的现象,一个教师可以担任两个或者是多个教师的职位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师选择对口专业的发展水平,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学校需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的培养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6]。

因此,在进行教师的培养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特点,意识到整体教学对教师不同教学能力的要求,从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考虑教师的教学性质,制订出符合教师教学长远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

(四)利用好现代教育的信息资源,实现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设施,借助社会的力量,顺应国家的教育政策,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供给资源来丰富学校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的资源使用制度,完善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

此外,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两大重点区域,所以学校应当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家校共育模式,通过在校交流和流动家访等途径完善家访制度,让家庭和学习的联系更加密切,增加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互动和交流,激起家长对孩子成长与教育的关注,提高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形成和提升,实现共同教育的形式,推进家校共育的发展进程[7]。

综上所述,农村小规模学校置身在乡土之中,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有利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在校园文化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中把这些有效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课程化设计,融合到教育教学的模式之中。这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以及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和建设的重视程度,借助多种形式和多种平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分享和共享,努力发展创新教育,加大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统一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深化培养。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