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中小学班级管理评价机制
——预防和修正青少年学生偏差行为的策略研究

2022-03-01 17:59张宏谈剑锋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修正偏差

张宏,谈剑锋

(1.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甘肃岷县;2.甘肃省岷县西城区小学,甘肃岷县)

一、引言

评价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作用。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与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新时代教育下的今天,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也呈低龄化、复杂化,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协同家长,通过构建科学的中小学班级管理评价机制,有效预防和修正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这将是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由学生自己、老师、同学和家长构成

老师要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过程中树立自信,积极主动地摒弃自身偏差行为、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通过同学互评可以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促进学生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等积极行为的形成。

(二)评价的内容应全面,结合学生发展实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评价内容要从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特长发展等方面确定内容体系,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进行细化而成。

(三)注重动态的过程性评价

拓展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在日常各类教育活动中渗透评价,也要对学生校外的一些行为渗透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预防学生的偏差行为。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动力

通过评价的激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提高,成功的喜悦感让他们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快乐因子——多巴胺,促使他们发现自身潜在的优点,让自己越来越自信,让偏差行为逐渐远离学生。

(五)积极应用正强化(奖励),适当借助负强化(撤销惩罚)和惩罚

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正确的行为积极奖励,会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做正确的事情,以获取更多的奖励,同时对学生的偏差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会修正偏差行为,而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和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六)将自主评价、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学段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以更大、更长久地发挥评价的效力,达到对学生正确行为和管理目标行为的激励作用,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评价的具体实施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和斯金纳强化理论,结合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当地学校的班级管理实际,为了预防和修正学生的偏差行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并加强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构建激励为主的、系统的评价机制。

(一)通过填写《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手册》,促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我怎么样”,在不断地认知和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树立自信,从而摒弃自身的偏差行为,不断刺激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认知与评价。

1.填写“自我认知、自我评价阳光成长卡”,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我有用吗”。卡片重点设计以下问题:“你最喜欢的家人/老师/同学/伟人/科目/书籍/……是什么?为什么?”“课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优点(优势)是什么?”“在家/学校你最开心的时刻是?”“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弱势?”“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计划?”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会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也有很多优点和喜欢的事物,树立自信心并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增加他们学习生活的幸福感,因为只有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自信的学生才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和进行自我完善教育。

2.以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为指导,结合当地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进行细化,形成《中小学生成长和培养目标》。其重点包含了学习习惯、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安全习惯、劳动习惯的培养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等内容,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对比自己行为的标准,以督促自己向培养目标努力。

3.通过填写“过程性、形成性、多角度评价记录表”,让学生对自己一周以来各学科学习状况、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情况进行分项评价和记录,然后由同学进行评价,家长对孩子在家里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再由老师评价,最后由学生对自己一周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认知自己的学习策略、行为表现、长处与不足,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改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通过“阳光成长随记”记录自己成长中的苦与乐、收获与进步,见证自己成长的脚步,鼓励做更好的自己,实现自我。

通过以上认知和评价活动,学生在自评、互评和家长老师的准确评价中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修正自我行为和自我完善的成长过程。

(二)构建“奖励卡”评价激励机制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特长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正强化(奖励与肯定),引导他们做更加优秀的自己。

1.发放“阳光奖励卡”并兑换奖品,强化学生积极行为,逐步修正偏差行为。根据《中小学生成长和培养目标》,对发生在校内外教学和活动过程中的,在学习、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经核对属实的同学及时发放奖励卡,形成争获奖励卡的风气,起到及时纠正、教育、引领的作用;争卡是教育教学推进的手段,不以甄别、选拔为目的。教师在学生间横向比较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突出个体的纵向比较和进步。学校成立“阳光超市”,专门购置摆放奖品,奖品是学习、生活用具和书籍,奖励卡兑换奖品活动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由政教处组织集中开展两次。

2.发放“七色奖励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七色奖励卡”以不同的颜色卡片象征学生突出的人格品质,有红色的勤奋好学卡,是象征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善于学习、成绩优异;橙色的尊敬师长卡,象征有爱心、懂感恩、知孝敬;黄色的文明友善卡,象征知礼仪、善言行、会团结;绿色的环保卫生卡,象征健康卫生、有环保意识、爱劳动、会节约;青色的努力奋进卡,象征自信乐观、勇敢坚强、不怕挫败苦难、积极进取;蓝色的遵纪守规卡,象征严以律己,遵守法纪校规、社会公德;紫色的多才多艺卡,象征兴趣爱好广泛、有特长和艺术才能。

对学生争集的“七色奖励卡”,根据奖励细则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授予“勤奋好学阳光少年”“尊敬师长阳光少年”“文明友善阳光少年”“环保卫生阳光少年”“努力奋进阳光少年”“遵纪守规阳光少年”“多才多艺阳光少年”奖状和奖品;对集齐一套(不同色7张)的学生授予“阳光七彩少年”奖杯和“阳光七彩少年证书”,并在学校展览栏留下个人简历,在以后本校的活动中受邀出席,对学弟学妹们举行讲座、提供指导等。

通过“阳光奖励卡”和“七色奖励卡”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积极行为,预防并逐步修正其偏差行为,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学段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达到正确的品质引领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适当借助负强化(撤销惩罚)和惩罚,修正学生的偏差行为

在班级管理的评价中,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育效果明显,但是对于部分行为偏差学生来说,一味地鼓励和奖励将会使他们忽视自己的缺点而形成骄傲狂妄的人格特征,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适当地采用负强化(撤销惩罚)和惩罚对他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如张三同学身为班干部,却违反校纪在厕所抽烟,对于这样的偏差行为可以在班内进行为期1个月的“留职观察”处分,在处分期间暂停行使班干部的权力,全体同学进行监督,如果在处分期内该生偏差行为得到修正,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则撤销处分。

综上,在学校教育中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会有效预防和修正学生的偏差行为,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修正偏差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软件修正
基于PID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弹仿真
关于均数与偏差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