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22-03-01 17:59马成龙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习题数学知识解题

马成龙

(甘肃省临夏市前河沿小学,甘肃临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加以重视,将其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保障教学活动的育人综合性和落实有效性。小学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需要明确教学方法,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路径,进而保障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一)数学观念素养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念素养,能够正确运用数学思维,对数学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并且加深对数学符号的记忆,提高数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数学观念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符号观念,需要加强对数学符号的认知,正确掌握数学的运算方法,保证解题思路的正确性;第二,空间观念,需要对物体形状具有足够的认知,能够建立良好的数形关系,对图形类相关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效率[1]。通过符号观念和空间观念,可以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有助于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分析过程进行简化,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数学实践素养

实践素养对于学生较为重要,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一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保障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推理能力,能够由已知问题对未知问题进行推测,使数学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较多的生活问题,需要将实践素养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使数学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形成实践观念,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数学创新素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新的解题思路进行探索,在解题方法上具备创造性,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数学创新素养需要在学习中逐渐积累,在处理问题时,需要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对解题思路进行创新,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对学生较为重要,能够使解题思路更加多样化,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探究出适合的解题方法。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摆脱解题的局限性,不只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思路。

(四)数学情感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情感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情感素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到学生课堂听讲的认真程度,通过情感素养能够让学生面对难题时不放弃,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爱,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情感素养对学生较为重要,是学生克服解题困难的关键,教师需要对情感素养加以重视,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中,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保障数学教学的效率。数学情境一般来自生活,教师可以围绕生活场景对问题进行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例如,在对“百分数”进行教学时,可以与商场打折情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商品打折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对百分数的认知,提高百分数应用的合理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逐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完善。同时,需要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商品的不同折扣进行对比,确定商品的优惠条件,对商品采购方案进行优化,进而降低商品采购的花销[2]。

(二)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结合实践是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数学知识往往以符号的形式存在,需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后才具有意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可以使问题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同时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在理论结合实践的作用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坚定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例的引用,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讲解,使数学知识能够融入实际生活,保障学生能学以致用。例如,在计算“图形面积”时,可以与花坛、草地等面积的求取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面积求取公式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对实际物体的面积产生正确的认知,对面积求解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三)营造学习氛围

基于数学情感素养的需要,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完善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问题能够快速解决。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知立体图形的形状,尤其是在组合体体积求解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用体积求解公式,提高体积求解的效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注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数学学习氛围更完善,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有正确理解。

(四)认真做好反馈

为了对核心素养教学进行判断,教师需要做好反馈工作,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便于对数学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做好检验工作,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保障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测试,在阶段性课程学习结束后,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使用进行检验,全面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教师需要对反馈教学加以重视,时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同时做好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障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3]。

(五)灵活设计习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合理进行习题设计,使习题与数学教学相配套,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设计习题时,需要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对数学进行验证,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这样的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保障数学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等比例”时,需要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展开习题设计,如设计服装时需要保证各部分比例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服装的整体效果,使学生按照规定比例,对服装的长宽进行求解,更好地应用等比例。因此,灵活设计习题较为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六)开展数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举行数学知识竞赛,并设置丰富的奖品,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督促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在数学知识竞赛中,学生可以充分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具有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同时,通过数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度。另外,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的主动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七)注重一题多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索、思考。多数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多样化的解题方式。采用多种解题方式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求解“三角形面积”时,选择不同的底或者高对求解的便捷性具有影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求解方法进行检验,进而快速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养成至少用两种方法求解问题的习惯,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对比,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需要对核心素养加以重视,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可靠。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习题数学知识解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