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让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落地

2022-03-01 17:59杨晶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绘本深度道德

杨晶

(威海市孙家疃小学,山东威海)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引入了绘本,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仅凭课本上的绘本还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此我校开展了道德与法治与绘本资源整合的研究。学校出资购买了绘本资源库,共有两千多个电子绘本,由老师从绘本资源库中精心挑选与道德与法治教材能对接的绘本资源,在资源整合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最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

一、引入绘本,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航向标,整合绘本资源除了要考虑绘本内容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融合性,更重要的是考虑绘本的整合是否能有效帮助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说,目标是绘本资源整合的导向和“指南”,它的适切与否体现了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决定绘本整合质量的关键。

例如,“食物的诉说”一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插入绘本《我绝对绝对不挑食》,并设计了问题:(1)蒙蒙和喵喵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喵喵为什么长得特别大?(3)你想对蒙蒙说些什么?(4)今后你打算怎样做?

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有层次的:第一、二个问题是针对绘本的故事内容进行基础性的提问,学生回答得很完整。第三、四个问题是发散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通过思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来。从问题的回答来看,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知道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想到了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为了检验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度,我们开始了对该班学生午餐情况的跟踪。结果是可喜的,学生午餐浪费得越来越少,挑食现象明显减少。正是绘本把枯燥的说教变成可视化的动态的明理,从而完成品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改变行动。

二、追问绘本,深度思考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道、领会属于低阶思维阶段,属于浅层学习的范畴,而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则属于高阶思维阶段,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所以深度学习注重的是高阶思维活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高阶思维阶段,问题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在“大家一起过春节”一课中,我插入了绘本《年的来历》。在第一次试讲时我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年是怎样来的?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对绘本内容的简单重复。经过集体教研,我又重新上了一次,对绘本采取了追问的方式:(1)是谁把年兽赶走了?用什么方法赶走的?(2)现在我们过年还有哪些风俗?(3)将这些风俗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一来,教师的不断追问使得问题就像一级级的楼梯一样,在不断地攀登——思考中,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让学生知道了年的来历,将传统与现实进行了链接,充分感悟了中国红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三、体验绘本,深度共鸣

道德与法治课堂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在教学中把握恰当的时机适度引入优秀绘本,让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现,引起深度共鸣。

在执教“冬天真好玩”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我插入绘本《一个雪球》。在阅读绘本故事之前,我抛出三个开放性的问题:(1)雪球引起了什么事?(2)想象一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3)你想对盖若非说些什么?带着这三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看起绘本故事来就更投入,交流起来就特别有话说,从而使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

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所说的“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将还我们一份惊喜”。绘本教学突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以开放式的问题引发思考,使想象成为学习的一种途径,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思考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体验兴趣,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四、创编绘本,思维延伸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会写的字更少,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绘本,增加了他们对绘本的亲近感,他们也就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创编绘本,使学生的思维延伸至课外。

例如,学习完“拉拉手,交朋友”,创编绘本《我的好朋友》;学习完“食物的诉说”,创编绘本《我再也不挑食了》;学习完“收获哪里来?”后,引导学生创编手工绘本《毛毛虫的梦想》……在编写创作及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把深度学习延伸至课外,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也就无痕地将良好的品行植根于内心,内化成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实现了我们的德育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感觉绘本如同一粒幸福的种子,悄悄落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住进学生的心里,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情地投入,真心地表达,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让“立德树人”更接地气。

猜你喜欢
绘本深度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绘本
绘本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绘本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