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诗性化”教育分析

2022-03-01 17:59李玉平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代文诗性古诗词

李玉平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大阳学区,甘肃天水)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区别,在课堂教学时,主要是对课文进行学习,近距离地接触汉语言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利用“诗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课文的诗意与美感,但这种诗性化教育同时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需要教师拥有良好的文学素质,还要有灵活的课堂组织能力。

一、诗性化教育的应用情景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理应被继承和发扬,因此,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传诵度非常高的古诗名篇。但从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古诗词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这是因为古诗词的用词语言习惯与如今普及的现代文截然不同,光是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已经很难了,更不用说让小学生深入理解深层次的意蕴与情感了。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分配在古诗词中单个词或句子的翻译、理解上,意图通过“速成”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从而加快教学进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习内容与古诗词本身的“原始美感”脱节,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也很难提升。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换个思路,把古诗词本身的美感作为教学出发点,用原汁原味的古韵教学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感知”的课堂,充分发挥古诗词教育的文化渗透作用,这就是“诗性化”教育的本质。“诗性化”教学并不意味着它仅适用于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情感能力发育尚不完全,学习一些带有作者浓厚思想感情的现代文时,由于缺乏相同的生活经历作为阅读的文学体验,因此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小学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学生很难深入字面意思去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意蕴。而诗性化教学意在培养学生一种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更对健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格起深远影响,通过诗性化教学,让学生从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优良品质中受到启发,形成自我意识、自我调节与感同身受的感性思维,加强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这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层目的。

二、开展诗性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诗情意境,开发学生代入想象能力

以课文《天净沙·秋思》为例,这是一首元代的小令。虽然题目有“秋”,诗中前半段全部以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言简意丰地写出了秋天的肃杀景象,后半段写游子无依无靠、凄凉苦楚的思乡情感。开展诗性化教学时,首先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查找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情景教学的模式来让学生加深理解。由于该诗是一首民间流传的小令,所以全诗中并没有太过难以理解的复杂字面内容,课堂上可以不用太过注重逐字逐句地对照翻译,而是应当加强整体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感悟”与“共情”为教学目的。可以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尝试想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诗中漂泊的主人公,多年未见故乡,是不是也会跟主人公一样思念家乡?回想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漂泊羁旅中消磨殆尽,会有怎样的感情?这样尝试让学生以代入的方式站在主人公的视角上去理解、学习课文,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无形的悲凉情感,认识到诗中天涯浪人在枯老昏瘦的秋天暮色中触景生情,激发凄凉、悲伤的情感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而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主旨情感[1]。所以说,诗性化教育是一种从整体教学出发,强调诗情意境教学,以代入作品原形象视角的方式来学习课文的教学方法。

(二)提升学生的感性思维,积累文学感悟

以重点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该文是周晔为了表达对伯父热爱与敬仰的情感,通过记叙与伯父共处的几段童年经历正面刻画了一个“甘愿奉献、同情、关怀劳动人民、慈蔼和善”的长辈形象。开展诗性化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利用现实生活启发学生的情感感悟[2]。可以试着问学生:有没有长辈给你留下过很深印象的经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引起和文章作者一样的情感,并尝试让学生学着课文中童言真心、真切深情的文字风格仿写一段记叙长辈事迹的小作文。在现代文尤其是记叙文中,进行诗性化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将小学生难以理解的别离、伤悲或崇尚、热爱等情感,以一种较直白、易懂的语言,再借助现实生活场景来表达出来。让学生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文学感悟的同时,提升个人的情感能力,这种情感能力就是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围绕的核心素养能力。

综上所述,诗性化教育不仅适用于中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更适用于现代散文、诗歌教学。诗性化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美感与深意,需要任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诗性意境,还要提升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学生在美文学习中积累文学感悟。

猜你喜欢
现代文诗性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