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22-03-01 17:59白军亮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生信息技术

白军亮

(甘肃省通渭县姜滩小学,甘肃通渭)

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必备的工具,而小学又正值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使小学生能够自主与深度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双重提升,加快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发展的步伐。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直接让他们从课本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会产生抵触和畏难心理,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发展。为有效地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信息技术教学概述

信息技术(IT)是使用计算机来存储、检索、传输和操作数据或信息,通常用在商业或其他企业环境中。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如若在小学阶段无法做好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失去了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明确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创新多样化与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

从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依旧是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这是导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照着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本中枯燥的知识,根本掌握不到信息技术技能,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加上大多数小学硬件资源配置并不齐全,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如若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将会使小学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形式化的学科。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优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之中,为有效地避免学生形式化与机械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地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创新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以保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效果,使学生能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从线上学习各种自己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够在线下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交流,加快小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步伐。举例来说,在学习“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制作视频,使学生能自主与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欲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这样就更便于学生主动提出学习问题,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改变学生以往学习状态,丰富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不再单一;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语文、数学或英语等学科进行整合,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由此,才能有效地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和压抑,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教学现象;才能促使教师改变不借助多媒体手段只运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趣味化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化于心。举例来说,在学习“电脑能干什么”这节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电脑的各种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被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所吸引,自主与深度学习课本中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自主发现、探究与解决信息技术学习问题,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实践空间,充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其主动查找相关资料与视频,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有效地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发展,创新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使学生能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公,从不同角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促使学生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健康发展,进而有效地避免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信息技术问题,只能被动跟随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现象。举例来说,在学习“大小写字母混合输入”这节课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使小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学生之间相互带动,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氛围,最后,学生都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交流,从而深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四)改变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小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空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就能在学习中进步。另外,教师讲课时,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探索空间。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键盘”一课时,一味讲解知识会使小学生感到乏味,很难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譬如,可以借助“输字母”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记录每个小组的实践情况,对获得最高分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激发小学生练习、熟悉键盘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

(五)加强教学实用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任务驱动法、实际技能训练法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设计相应问题,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症,强化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具体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还能够体会学习的快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关于“Word”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导入图像和自选图像来丰富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再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展开调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掌握基础信息技术时,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竞赛或技能操作大赛等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现代先进教学理念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搭建教学平台,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使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意识,创新各种符合小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实效性。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有效地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和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我是小学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