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爱国教育方法创新

2022-03-01 17:59徐辉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爱国祖国小学生

徐辉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镇东关小学,甘肃定西)

爱国教育是当前各个教育阶段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在以往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所以很多学生在爱国方面有所欠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寻找更为高效的方法开展爱国教育。

一、小学阶段爱国教育遇到的困难

(一)爱国教育目标过大

小学阶段的爱国教育和其他阶段还有所不同,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制定一些比较小的教育目标,以此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理念。但是,经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目标,希望学生可以结合他们所讲的课文或者其他故事理解什么是牺牲精神、怎样为祖国作出贡献等。这样的写目标对小学生来说太大,他们很难理解,教师也就很难发挥出爱国教育的作用。

(二)西方思想冲击较强

近年来,我国格外重视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受互联网的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很多国家与我国的接触也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难免有很多西方的文化以及思想传入我国[1]。但是,很多小学生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过于重视西方文化,导致很多小学生在这种西方文化及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的背景下,爱国教育也很难得到高效开展。

(三)学生思维发展缓慢

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思维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教师在开展爱国教育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引导,让学生形成此种思维。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开展爱国教育时所讲的内容,针对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学生在此期间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并且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爱国教育方法创新

(一)缩小教育目标,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开展过程中,更应该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育目标。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能够保证教育质量[2]。在进行爱国教育的时候,教师更应该如此,不仅要充分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还要从小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让他们在接受爱国教育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了解什么是爱国教育,让小学生从小事上学会爱国,从而充分发挥爱国教育的价值。

例如,以“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如果只让学生结合主题进行写作,也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无趣,为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写作的主题,开展爱国教育。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次的主题制定一个小的爱国教育目标,让学生养成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自己的家乡骄傲,以自己的祖国为荣。其次,教师再进行爱国教育。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喜欢自己的家乡吗?”大部分学生听到这一问题,都会非常积极地“喜欢”,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说不喜欢自己的老家,因为太旧了。在面对学生不同的回答,教师则可以引出“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个主题,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虽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他们也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写作,比如有学生写到“二十年后我的家乡会有高铁、地铁”,还有学生写到“二十年后我的家乡会有很多高楼大厦,会有很大的游乐园”,等等。在批阅了学生的作文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和学生一起讨论祖国的发展,以及他们感受到的变化,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故事教学,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

教师想要高效开展爱国教育,就不能单纯地将教学内容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应该从课文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这样既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爱国教育的时候,很多课文都和爱国有关,但是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是无法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的。为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利用相关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先辈是如何解放祖国、建设祖国的,同时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理想。

例如,以《延安,我把你追寻》为例,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结合延安的一些历史,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诗歌是比较深奥的,他们很难理解诗歌中所提到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革命故事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述毛泽东同志以及众多革命先辈在延安时所发生的事情。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红军长征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延安是长征胜利的落脚点等。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其中的延安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后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哪些与延安有关的故事。在学生寻找故事、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爱国精神,并且他们还会从中找到榜样,从而树立正确的爱国理想。

(三)结合时代背景,弘扬爱国精神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迷茫的时期,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也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做什么,所以教师要为他们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并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爱国[3]。很多学生一提到爱国会理所当然地想到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比如为国争光、保卫祖国等,所以他们会感觉自己没有为祖国付出过什么。面对学生的此种回答,教师要及时纠正,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现在所做的很多小事都是爱国行为,如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好好学习等,都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例如,教师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弘扬爱国精神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爱国精神。首先,教师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读书来为祖国做贡献?”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提问进行阅读,并从中找到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其中,并且会边阅读边反思。在阅读结束后,学生不仅能够确定自己读书的意义,还会找到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比如有些学生会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也有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救助更多的人,还有学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

(四)设计课外活动,加强爱国理念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比较无聊的课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并在此期间渗透爱国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朗诵比赛,为他们确定朗诵主题后,让他们自己去搜集想要朗诵的文章,并且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又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爱国”为主题举办朗诵比赛,在此期间学生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相关文章,还有些学生也会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爱国”。在此种活动中,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他们的爱国理念。比如,有些学生为了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爱国情感,他们会去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阅读一些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情感,更加切实地体会其中人物的爱国情怀,从而逐渐加强自己的爱国理念。在朗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心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这样学生可以在提升自己语文水平的同时,改变自己以往的想法,充分达到爱国教育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爱国教育,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爱国教育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策略进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语文教学与爱国教育之间的融合,教师只有充分将两者融合到了一起,才能够借助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加强他们对爱国精神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爱国理念。

猜你喜欢
爱国祖国小学生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我是小学生
我爱我的祖国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