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2022-03-01 17:59贺维娜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场馆内容过程

贺维娜

(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江苏常州)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标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带来全方位的高质量教学。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内部的生态教育,学校应对场馆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利用现有的场馆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不同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懂得如何用学到的内容解决问题。将生本教育贯彻落实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生性好动,对特别的课堂内容非常喜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对场馆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带给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有特殊的收获。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场馆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迎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场馆课程的相关概述

(一)概念

近些年,场馆开发教学比较流行。很多学校纷纷开展场馆课程,场馆课程开发和利用之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对场馆课程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将学生带到某一个特定的场馆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场馆内的学习不同于教室内的学习,场馆课程能带给学生更真实的体验,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课堂上接触不到的学习内容。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已开始重视开发场馆课程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尝试。学校在对场馆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场馆内的资源和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场馆的作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保障和充足的时间、空间。

(二)内涵

相对传统的小学教学来说,现在的场馆课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创新与改变,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有效地实现了教学课堂的拓展。但同时,场馆课程非普通的拓展性课程,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某项技能进行培养和提升,希望学生在场馆课程的学习中能对某方面的内容或某方面的学科知识产生兴趣。场馆课程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教师更多地会以主题教学为教学形式,在课堂上为学生设定统一的教学主题,利用教学主题开展以后的学习。另外还会将各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在对知识进行串联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呈现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能直接按照知识结构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场馆课程教学时,大多是在特定的场馆内进行的。在场馆课程中,应实现学科的有机配合,不断对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实践能力进行拓展与提升。

二、场馆课程的开发意义

在教育中,教材只是教育的一部分。除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应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让学生间接地接收课堂上没有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这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室内部的学习和教室外部的学习是一个整体,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场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整合当前校园内的场馆资源,充分发挥场馆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在场馆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学生整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有效地将课上的理论知识和课外的实践知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带来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近些年,新课标要求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拓展课程的研发力度。目前学生所接触的课程数量非常多,许多课程如果单纯依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除了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应有实践学习的部分。应真正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实践场地,对教材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操作。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可以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场馆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场馆场地的作用,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给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场地,让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逻辑能力。

三、场馆课程的开发策略

(一)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

在小学阶段开展场馆课程教学,首先应明确对场馆课程进行规划的重要性。场馆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课程教学,并不针对某一个专业的领域进行研究,而是通过统一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可以根据知识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为了更好地提高知识体系的构建质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保障,规划团队的质量非常重要。规划团队进行知识框架构造时,必须具备综合性的全科眼光。首先要明确整体的策划主题,明确策划主题之后还应对后续的活动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各科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场馆对教师教学的辅助作用。

另外,在场馆课堂上,教师还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场馆课程是一门拓展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除了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外,还应明确全新的发展主题和教学目的。应与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力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创新思维,采用全新的主题和活动内容,及时了解当前教育部门对场馆学习提出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不断对场馆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

(二)合理地构建课程主题

场馆课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体验不一样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主题和课堂内容构建时,应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在教学课程和教学主题构建的过程中加入创造性的元素,可以采用纵横结合的模式,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在场馆内开展“四月风筝”的主题场馆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到场馆内进行风筝制作活动。在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对参与的人员以及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向进行合理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后再制订明确的教学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应不断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进行培养和积累,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能积累到基础的学科知识。在场馆课程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学习结构。对具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能有机会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完美的对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场馆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有效的教学课堂,将教学内容逐步递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

(三)对场馆课程进行开拓

在场馆课程开展和落实过程中,场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遇到的难题之一。场馆课程包含校外场馆,也包含校内场馆,校内场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比较简单,但对校外的场馆资源进行开发时会受到开发和建设成本较大的难题。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开展过程中,常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场馆课程发展中断,因此,相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意识到这一问题。首先针对校内可开发和利用的场地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校内场馆的作用与价值。对不同的场馆位置和场地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挖掘利用价值。另外,还要根据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不断对场馆的具体功能进行灵活转变。校内场馆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利用场馆开展实质性的教学。例如,进行“书本展示活动”时,可以将其作为书本展示的场地。学生能将自己的书本摆放在空地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换、交流。在进行“闲置置换”参观活动时,场馆又可以变成临时的小商场,学生可以将自己用不到的旧物品摆放在空地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换。所以说,场馆的作用十分丰富,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体验。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场馆课程进行开发时,应明确场馆课程的作用和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充分实现场馆作用的优化转换,实现场馆课堂的多元化发展。带领学生进行场馆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猜你喜欢
场馆内容过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场馆风采
主要内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