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情调的他者构建
——论19 世纪异国主义音乐审美观

2022-03-02 11:52于梦洋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异国作曲家音乐作品

于梦洋

(英国约克大学 英国 约克)

异国主义是19 世纪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标签,这一时期对异域风格持有特殊的偏爱:文学上有司汤达、雨果、拜伦等作家的东方叙事与游记,美术上有安格尔等人的土耳其画风,音乐上则主要表现在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乐派的音乐作品。异国主义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音乐历史,然而18 世纪以前的音乐作品并没有体现出十分深刻的异域风情;随着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和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19世纪这个充斥着各种航海日志、传教士报告和报刊记载的异域趣闻的时代,满足了西方人对异国的猎奇心理和炫耀海外属地的虚荣心,也使异国主义音乐有了创作发展的温床。

目前,国内对异国主义及相关音乐的解释与研究更像是在阐述一种创作思维和风格倾向,对其美学价值与意义的探究并不深入。本文将重点阐释异国主义音乐的概念,简要分析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现状,从异国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19 世纪西方音乐作品,从中发现之前一直被忽视或未被诠释过的问题。

一、异国主义概述

(一)“异国主义”的定义

研究异国主义音乐,首先需要对“异国”的范围进行界定。目前普遍说法是欧洲在空间上对遥远(异国或异域)的向往以及在时间上对遥远过去(中世纪或古代世界)的重新建构,这在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音乐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东方主义”(Orientalism)④亦是异国主义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主要发展时期是在20 世纪,在此不作重点论述。然而,单就空间上的“遥远”概念而言,放眼西方音乐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史,距离远近概念是随着地理发现和交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的异国情调音乐主要指作曲家自觉地按照一种审美意识去创作他所处时代定位为“远方”民族或国家的音乐。

异国主义音乐的发展境况与标题音乐较为相似,即在有明确“异国”概念之前,作曲家对异国主义音乐的探索就已出现。16-18 世纪是西方探索异国音乐的初期阶段(如巴赫的《波兰舞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但这时的人们似乎只是将“异国”视为一种“调味剂”,作为作曲家扩展或更新自己的音乐语言而借用的一些元素;后来由于社会反响良好,加之19 世纪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世界殖民地的增加,音乐家能够在旅行或定居中接触到不同的音乐文化,各种世界性交流会的举办让非西方音乐文化表演者来表演(如1838 年印度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在巴黎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公开表演),这时的异国情调音乐不再处于“认知”阶段,而从题材上的美学转向了审美上的美学。

(二)19 世纪异国主义音乐创作背景

18 世纪末至19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十分动荡,产业革命和殖民贸易为资本家带来巨大财富,资本吞噬着资本家的人性,社会的腐化与庸俗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化程度。人们——尤其是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对这种社会现状十分失望;他们感到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看不到出路,也无力去改变现实,于是采取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方式,自名为“回到内心世界中去”。而从文学、异国等题材方向寻求灵感逐渐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纵观西方音乐史,没有哪个时代像19 世纪那样,如此崇尚音乐,且热衷表现情感,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赋予音乐的是一种更加主观化的情感,过滤掉所有客观现实因素,贴近“最内在的自我”,因此浪漫主义美学特别强调音乐表情的抽象性。聆听古典主义音乐时感受到的往往是一种客观、静穆的美,它保持了情感与理性的统一,海顿、莫扎特音乐中的情感冲突总会归于和解;而浪漫主义音乐则突出情感表现的深度,将大小调体系一再扩展和声功能,功能和声的动力不断加强,交响套曲的结构和乐队编制不断扩大,乐器个性得以开发。这些音乐作品结构精巧、情调浓郁,最适合表达浪漫主义者内心世界那种极其细腻多变的情怀。

19 世纪的异国情调有两种较为主流的地域倾向,分别是西班牙南部(如比才的歌剧《卡门》)和中东(圣-桑的《参孙与大利拉》),而对东亚的探索则从20 世纪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可见一斑;后来,随着磁带技术和电子采样技术的发展,“拼贴”使用非西方声源的现象泛滥,大卫·范肖(David Fanshawe)的《非洲圣哉经》(African Sanctus,1972 年)就是一个早期的例子;现代也有各种所谓的异国主义音乐,但有的音响效果浮于表面,具有更深层次的创意与表达的作品较为罕见。

19 世纪异国主义的展示既宣扬世俗的精致,也是显示他们有国际化品位的手段,将这些陌生的“他者”变成趋于统一的类型,并将这种“还原”融入本土艺术形式,形成新的“自我”,使欧洲逃离单调的原世界,而梦想到达遥远的地方。但同时,异国主义也伴随着欲望的表现——渴望拥有、参与、修正、控制。

二、异国主义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论述异国主义音乐较为全面的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他的著作《音乐美学》中的第五章“音乐中的异国主义”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异国主义的发展脉络。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观点:首先,他认为“异国主义”是一种价值论的美学,浪漫主义的异国主义首先是从人们意识到“人民”和“民族”(这里不仅指发现了别民族,也指发现了本民族)的概念开始的;其次,异国主义主要体现在标题音乐中,最初是由柏辽兹据雨果的诗歌谱写的歌曲《囚犯》,法国作曲家费里西安·大卫(Félicien David,1810-1876)于1844 年创作的交响赋《大漠》(Le Désert)则是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异国主义”音乐作品;专业的异国主义音乐创作趋势随着英国与法国举办的水晶宫音乐会与巴黎接连举办的几次世界博览会而不断被加强;同时,德国音乐家汉斯·阿尔布雷希特(Hans Albrecht,1902-1961)归纳浪漫主义以后异国主义发展方向为欧洲民间音乐(如西班牙)、异国文化音乐(东亚和印尼)和古代艺术(远古,如古巴比伦等),三个方向都在印象主义乐派作品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此外,民族乐派本应归为“反异国主义”的产物,然而该乐派的目的是发现并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实质上也具备了“异国”意识。除上述观念外,作者对音乐美学上异国主义涉及的两对经典价值矛盾——民族性与世界性,纯粹性与变异性——也进行了相应阐释。

国内目前的论文对19 世纪异国主义音乐的研究侧重于探讨西方音乐中塑造的“东方形象”,以及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技法挖掘出其中的“东方音乐元素”,德彪西、拉威尔和普契尼是探究热点;学术专著方面目前并没有介绍异国主义音乐或与其相关的专题性著作,只以介绍或补充说明的形式穿插在各类音乐史学编著中的浪漫主义时期部分。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方面,拉尔夫·洛克的论述较具代表性,他于2009年和2015年分别出版了著作《音乐的异国情调:意象与反映》和《音乐与异国情调:从文艺复兴到莫扎特》,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深入探究。然而,洛克将研究重点放在文艺复兴时期至前古典时期异国情调音乐初步发展的阶段,认为“异国情调”源自哲学主体(观察者)和客体(其他任何东西)的基本关系之中,并提出了“唯异域风格”(Exotic Style Only)和“整体语境中的所有音乐”(All the Music in Full Context)两个观点——前者指在音乐作品中使用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异域要素”(如某一节奏型、民歌旋律或民族调式等,使人一听就能联系到具体民族),后者则通过其他非音乐元素来支持音乐中异国情调的表现,如利用音乐的象征性,通过歌词、服装或动作、表演者的诠释等,把音乐与非音乐因素(即各种文化要素)相结合来展现“异国主义”。然而,洛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元理论”方面,探讨其概念、价值和研究方法,并未对浪漫主义最重要的阶段19 世纪的音乐进一步研究,这也是国内研究亟待补充的重要部分。

研究19 世纪异国情调音乐的国外著作有J.Bellman的《西方音乐中的异国情调》(The Exotic in Western Music)、D.Toop 的《异国情调:真实世界中的虚构音 景》(Exotica:Fabricated Soundscapes in a Real World)以及G.Born 和D.Hesmondhalgh 等编写的《西方音乐及其“他者”:音乐中的差异,表现形式和专有性》(Western Music and its‘Others’:Difference,Represen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Music)等从各个方面分析介绍西方音乐中异国主义音乐中的“他者”(Other);T.D.Taylor 的《超越异国情调:西方音乐与世界》(Beyond Exoticism:Western Music and the World)则立足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考察了西方以各种方式对抗或占有“他者”等。这些著作的论述重点都是异国主义,但与之前出版的书籍观点不同,他们不再视“他者”为恶性的、威胁性的外来存在,而是转变态度,表达了他们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钦佩。

期刊文章有A.L.Ringer 的《论19 世纪音乐中的“异国情调”问题》(On the Question of“Exoticism”in 19th Century Music)、T.Cooper 的《“化装成名的法国人”:19世纪法国音乐的异国情调与帝国》(“Frenchmen in Disguise”:French Musical Exoticism and Empi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等;而近10年的研究成果有C.Mayes 的《十九世纪初的东欧民族音乐作为概念和商品》(“Eastern European National Music as Concept and Commodity at the Tur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以及H.Lee 和N.Segal 等编著的《歌剧,异国情调和视觉文化》(“Opera,Exoticism and Visual Culture”)等。大部分研究的重点为异国情调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研究视角有从具体体裁入手的(如M.R.Butler 的《18 世纪的都灵歌剧中的异国情调》),或探讨某个作品中的异国情调与戏剧的关系,以及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象征(如吉普赛人)在欧洲艺术音乐中的反映,还有1889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的“异国”音乐的整合分析(A.Fauser 的“Musical Encounters at the 1889 Paris World’s Fair”)。

三、19 世纪的异国主义音乐

(一)异国主义音乐的美学内涵

整体来讲,19 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追寻的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他们并不看重古典主义那种着眼全局的理性秩序原则,反而对单一效果(如主题、色彩等)有着特殊的偏爱。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对待“异国”音乐的态度与最初对待文学诗歌的态度相似,都是为了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恢复音乐创作的元气(部分19 世纪的音乐作品多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尤其是在“酒神精神”中自我陶醉)。这种对异国主义的观念还与19 世纪的审美现代性有关,它以万国博览会为代表的世界图景展现,如土耳其和匈牙利元素的混合是18 世纪晚期到19 世纪早期异国情调的典型特征。

反映最内在的自我和追求情感表现的深度是浪漫主义音乐重要的美学特征。异国主义存在于双方相互认识的过程之中,不反映自我,也就没有异国情调;没有对“自我”进行美化的深切愿望,也就不可能美化“他者”。19 世纪是西方历史上最为崇尚音乐艺术的时代,作曲家赋予音乐艺术一种更加主观化的情感。E.T.A.霍夫曼曾说过,音乐开辟了一个与外在世界没有共同之处的世界,叔本华也认为音乐比现实世界更真实,人们常以“纯粹”形容对音乐美的感受。

前文提到,异国主义在时间上是对遥远过去的向往,19 世纪的作曲家选择中世纪带有神秘性、幻想性甚至有些荒诞的神话传说,也是希望能够与现实世界疏离,借助异国题材间接传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冲动。面对19 世纪的社会变革,大多数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社会变化的真正原因,也不会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否定批判,他们感到难以适从,却也找不到出路,自身软弱性使得他们采取一种消极方式摆脱现实痛苦。异国主义从这一层面来讲,也可归为作曲家借助外国素材制造的一个美好“避世”的梦,对现实生活普遍失望的社会心理,在他处得到精神寄托。

浪漫主义作曲家为探寻新的自我、创作带有“镜像”的倾向性(如舒曼的钢琴曲《异国与异国的人民》),其异国情调被质疑只是流于表面,不成体系;在此之后的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异国情调则更微妙细致,且十分具有代表性,但印象主义乐派的异国情调也有人批判为一种“异装嗜好”。德彪西在听过甘美兰乐队演奏后创作的钢琴曲《塔》;但这是否是有意为了与主流相异而刻意“模仿”,如德彪西写的所谓法国、西班牙吉普赛等旋律,以及从古希腊文化提取素材,享受着“角色扮演”的快乐。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彪西是将这种“异国文化”以一种明显却确定的形式带入音乐创作中去的,他并不避讳“异装”带来的各界猜忌。诚然,将个人思想烙印在异国事物上,并将其扭曲变形,消除与同化“异质”,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做法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不同文学方面的异国情调——克洛代尔在《认识东方》中通过虚拟的“我”和异域世界的描写建立一种由至高无上造物主力量控制的精神空间,揭示世界神秘存在的和谐,即“同质”内涵精髓所在;民族乐派以民族自我为立场对“异国”进行反动,如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即强调本国民族文化,“排斥”异地异族音乐带来的“侵扰”。异国主义审美观带来的必然是音乐表现的多样化,创作理念的更新对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异国主义音乐的问题与困境

异国主义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作曲理念,这一点将作曲家分为两派,一是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强调主体“我”是至关重要的,用自己的方式将异国文化纳入自己的精神体系中。这时候的“异”已被同质化了,并不具备“世界性”。这类作曲家不在少数,仅完成了一个自我满足的“全球化”仪式。“他者”身上投射的均是“我”的烙印,这种作品十分肤浅。与直接拿取“外来的声音”不同,这类异国主义音乐是经过了欧洲人“自我过滤”后的一种沉醉式欣赏。另一类则是努力消除“我”的痕迹,构建“我”与“他者”之间的平衡结构,建立在“异质”和“多元”的美学观念上。

其次是地域和社会的限制。由于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主客观条件影响,对各地民族原生状态的理解必然有所误差,因此,异国主义很有可能是西方音乐史上出现得最早的“跨文化误读”(与阅读文学作品《马可·波罗游记》鉴别其真实性和戏说性相似),经过拆解重构后成为新的音乐作品,其整个过程以及它是否隐射欧洲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最后,部分作曲家借助“异国”这一工具来展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如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普契尼,其歌剧作品《蝴蝶夫人》以“异国情调”进行包装,作曲家实际关注的并不是对一个异族进行“异类”的描写,因而这部作品并不完全属于“西方与东方关系”的映射。歌剧旨在描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态度,从蒙昧的幻想到真切的期望以及在期望破灭之后所做出的非理性反应,表现“真实主义”特质。

关于作曲家所谓的异国作品是否真实再现的问题也被大家探讨过。达尔豪斯在《十九世纪音乐》中有一段论述:“关键问题并不是异域情调(exoticism)在什么程度上具有‘真实性’,而是它所发挥的功能,即作为在一部歌剧或一部交响诗进行过程中对欧洲音乐审美和创作标准的一种合法偏离……如果我们期望自己的分析符合历史,那么,与其研究这些音乐原先的语境,倒不如研究其所处的新的非自然语境,以及探究19 世纪时这种现象在审美和创作中的意义。”

如同本文前面提到的《大漠》,就艺术价值而言,它在19 世纪众多优秀音乐作品中并不十分出彩,但其美学价值在于以异国审美去创作欣赏音乐作品,且异国主义并不在于真实再现异国风情,而是探寻怎样接受异国审美,从而丰富自身,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19 世纪异国情调音乐的美学研究存在一定空白,现有研究多数停留在探寻西方所呈现出的“东方形象”或分析作品中的“东方元素”,探讨内容局限于德彪西、普契尼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视域较为狭窄、选例比较片面。19 世纪作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与美学观念交织碰撞,音乐在表现与内省、浪漫与经典的矛盾发展中逐步走向20 世纪现代音乐,民族音乐学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成长起来的,“异国情调”作为一种审美理念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异国情调音乐使得西方观念与非西方观念在审美层面相互融合,除扩大了音乐表现范围,引起听众猎奇心理外,更是将作曲家个人风格与文化内涵、时代精神相交融的艺术产物,具有独特的美学研究价值。正如前文解释的“异国情调”词源,谢阁兰曾分析道,既然前缀“exo”意指“外部的”,那异国情调就应该包括“所有不属于我们熟知精神体系”的整体;他一再强调感知“他者”的能力,正是这种对“他者”的觉悟始终伴随着作曲家对“自我”的追寻过程。

研究异国主义音乐首先需要准确区分真正意义上的异国主义音乐作品——形式上的“粘贴”与内容上的审美理念是需要仔细分辨的;19 世纪音乐作品十分丰富,除熟知的几位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外,其他处在史学编纂边角、并未提及,音乐家及其优秀的作品还需要深入挖掘;此外,由于“异国”的特点不仅限于作品中的音乐元素,更涉及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因此,还需对19 世纪文学戏剧、美术与艺术史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研究。

注释:

①国内相关文献里冠以异域情调、异国风情等不同称谓,更多指一种风格和趋向,并未涉及其是否成一种审美、理论或体系。

②拉尔夫·P·洛克(Ralph P.Locke,1949-)美国音乐学家,古典音乐评论家,伊士曼音乐学院音乐学名誉教授,是东方主义音乐方面发表文章最多的音乐学家之一,其最常写的是1750 年以后的音乐与社会文化。

③Sund,Judy.Exoti-ca Fetish for the Foreign[J].GDC interiors Journal.

④“东方主义”(Orientalism)原是研究东方各国的历史文化等的总称。巴勒斯坦文学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用福柯的话语概念考察了东方主义,认为它是一种西方人藐视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偏见性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体系,其描述和表达无一例外地将地中海以东的国家社会进行了对象化、本质化和刻板印象的方式处理,表现多为敌视(the xenophobic)如暴君和异域(the xenophilic)关注他者具有吸引力的一面(如闺房、面纱、艺妓等)。

⑤拉尔夫·洛克于2021 年4 月刊登在《十九世纪音乐评论》(Nineteenth-Century Music Review)的文章How Reliable Are Nineteenth-Century Reviews of Concerts and Operas?:Félicien David's Le Désert and His Grand Opéra Herculanum.

⑥德彪西、拉威尔等人带动阿尔贝尼兹、司各特等一批作曲家开展追寻“外国的欧洲民俗”活动,以及通过“考古”将多利亚六度、利底亚四度等用到欧洲大小调中;斯特拉文斯基等则试图从异国音乐文化中寻求挽救本国音乐困境的动力。

⑦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31-153.

⑧Locke R P.Musical Exoticism Images and Reflec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⑨Locke R P.Music and the Exotic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Mozar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⑩Carl Dahlhaus.Nineteenth-Century Music[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302.译文转自柯扬书评《西方音乐中再现的东方形象:暴虐与肉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 年,第2 期,第139-147 页。

⑪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国著名诗人、汉学家和考古学家,因书写中国而负有盛名。

猜你喜欢
异国作曲家音乐作品
小小作曲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异国的清汤面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