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匿到实显: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身化转向

2022-03-02 10:16程梅婷季爱民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学生

程梅婷,季爱民

2021年1月7日至8日,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202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为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更具特色的方式、更为科学的导向与更加多样的资源。高校思政课作为育人体系的关键一环,要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本质,就要促使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以实践带动教学的进一步变革。因而,深掘思政课中的实践基因,落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一、具身认知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向度

(一)具身理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1.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意蕴

“具身”是当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引申出的概念,指向人的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主张认知从本质上讲是身体经验的一种产物,从源头上摒弃了认知与身体无关这一理念。“忍字头上一把刀”,早在我国古代,先贤们在造字时就用刀叉进心头的感觉暗喻“忍”这一字的情绪体验,用最直接的身体感受表达抽象的理念和情感。[1]数百年后的今天,认知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凝练得出,身体的特性决定了我们时刻与之相伴,生理体验激活了我们的心理感觉,身体的活动亦构造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经验。[2]

在知识习得过程中,人们以语言为工具,主动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在环境中成长与成才,身体、认知与环境不断氤氲聚合,最终成为一个整体。因而学习从不仅仅是“脖颈上的学习”,我们的学习所得亦不只是大脑的一种“映像”,更是具身化的经验构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身体与外部环境的不断同化与顺应,最终实现自我主体的建构。

2.具身认知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在契合点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具身教学与具身德育应运而生,具身德育的前进与发展亦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具身德育将身体视为德育作用的部位,把经历看作知识产生的源泉,强调各种生活体验与日常实践,强调在教学中聆听身体的智慧,致力于实现高校思政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孟万金教授也提出了“七位一体”的思政课具身德育模式,即在德育传统品德要素“知、情、意、行”基础上补充“身体、情境、开放”三大要素,强调实践、活动与情境在思政课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对于思政课而言教育意义重大。思政课既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渠道,又为学生进入未来人生阶段奠定了思想基础,将具身德育理念引入思政课,有利于学生认知世界、思考他人和认识自己。因而具身德育的目标与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目标相耦合,是对学生“精神向度”的关怀。总之,具身认知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机会在活化了的概念层次中纵横捭阖。

(二)实践教学:具身认知理论的现实延伸

1.离身之教:以往教学的沉重桎梏

从“教学”这一词语来看,“教学”需要包括“教”与“学”,师生双方具有双主体与双客体的特殊性,因而我们不能直接将教学视为一个预设的操作行为,更不能将其视为确定性的线性过程。它是一个需要身心直接参与的活动。除了必需的知识与逻辑,非理性的身体特质对于教学来讲同样重要。“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早在两千年前,《大学》一书中就已闪烁着具身认知的光芒。而千百年来,我们的德育却可能依旧拘泥于离身之教,教学过程往往中规中矩且循规蹈矩。千百年来传承至今,“重复”变成了德育教学的首要特征,教学的职责仿佛旨在重复传递传统价值。渐渐地,教育体系也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与空间密封的体系,体系的稳定性保障了教学的效率,但这种惯性也导致了教育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滞后性,知识的共同建构难以谈起。

2.具身之教:实践教学的重要向度

有困境就有觉醒,现状也鞭策我们做出改变。玛莎·努斯鲍姆曾尖锐指出,我们正处在这样一场全球性的教育危机当中,它尚未被多数人察觉[3],这场危机正面对我们,我们却尚未面向它。那就是各国教育制度都在拼命追求各自的利益。学习体系高效运转,却只限于学校之内,与沸腾的生活相脱离。因而课堂模式化、单一化的特征鞭策我们加快变革当前课堂。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未来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不应直接提供他人经验,而更应强调实践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及身体与环境的彼此交互,身体的智慧需要从一定情境与实践中展现,因而实践教学为其蜕变提供了一条捷径。

实践教学有效利用各类校内外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融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涉及内容广泛,运用形式多样,是思政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亦是思政课教学的升华与检验。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的多维价值

(一)实现思政课教学意义的必由之路

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贯穿人类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就围绕着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展开。思政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决定了它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发展。夸美纽斯的内发论中亦曾阐述[4],教育具有主体性,就像种子依靠自身的力量成为花朵与果实,人发展的力量也来自内部,而非外部。因而思政课不应仅成为“被教授”的学问,更需成为“被启发”的学问,实践教学正是实现这一意义的必由之路,通过实践推动情境创设,创设切身体验,知识不仅包括传授,亦包括共同建构;学生不仅作为“观察者”存在,亦包括相互倾听与对话,实现经验的互通有无,思政课更进一步成为自发自为的自然过程。

(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应然选择

提到思政课教学,学生可能会立即将其与“高层次”“大场面”“英雄人物”相重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宏大叙事等叙事方式来传导主流价值观,对社会、历史提出一种权威性解释,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于是一系列问题相伴产生:思政课难以跳脱口号式、说教式话语窠臼;叙事陈规充分诠释抽象复杂的内涵;可能将思政内容简化或神化,难以跟随时代步伐,在学生心中留下思政课等同于“单调空洞”“高高在上”“生硬无趣”等刻板印象,思政课教学的理想效果难以达到。

实践教学聚焦于生活、情境与活动,在宏大叙事的模式下新加入“小叙事”视角,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宏大叙事与小叙事的相互协调与转换。捡拾起以往思政教学中被宏大叙事遗漏的平凡事件与生活碎片,通过对实践中个体小事件、小场景的聚焦,用更为多元的视角和实践方式,再现教学体系内那些鲜活细腻的生活肌理,切近学生的身体与心灵。通过实践启发学生心灵内的思想,再返回思考心灵本身,总之,无论多么逼真地描摹现实世界,可能都比不上“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实践,学生在平常、熟识的场景中追溯内心的价值观,通过切身参与领悟人生意义与生活信念,这一效果远胜过“书斋”中的思政课堂。

(三)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是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他力图将学习变成儿童自然、愉悦的体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于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而言,教育中更关注于教学效率,似乎轻视了自然、愉悦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而这亦成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阻隔源头。道德学习与科学学习是有区别的,道德学习机制的特殊性促使它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它在转化为人的美德时不能简单等同于单纯知识接受的过程,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美德不仅是“知道”,而且是“认同”与“践行”。如果只是知道,而在情感上并不趋同,就不能说美德已经形成。[5]

因而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政课情感趋同的最佳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的发生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在主体性活动中,学生内心会产生足够丰富的体验,相比于说教,这一记忆可能更为持久甚至刻骨铭心。在具体的沉浸式的情境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上的激荡,这一感受伴随教育的开始产生,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即使单一的教育活动结束,感觉却不会戛然而止,并会随着新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教与学都成为一件自然的、令人向往的惬意的乐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再拘泥于课堂。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审视

尽管不少高校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中也列出了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但现实的问题仍亟待解决。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实施方案、检验标准、经费来源等都是阻碍实践教学落实与推广的一道道鸿沟,相当多的高校对于实践教学态度敷衍或交差了事,因而造成了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放羊实践”“表面实践”与“精英实践”。

(一)“放羊实践”:实践教学无序化、随意化

1.相关制度顾此失彼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开展最早可追溯至2005 年,改革数年以来,思政课发生了巨大改变,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困境仍然存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系列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实践教学的系统的运行机制、高校之间的互动机制、师生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引导机制、反馈调节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仍需健全。

实践活动应突出实践主题,强化教学问题,强调在实践中有所得,最终达成育人目的。然而许多高校缺少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教学团队缺乏专业性,思政课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难以常态化运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看似形式多样,热闹非常,实际上不仅收效甚微,还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实践安全难以保障

实践教学应作为一种育人模式,而不只是作为思政课辅助工具存在。因而必须精准定位、精心设计、严格落实。和课堂教学一样,应有规范、具体的实践安排,包括详细的大纲、严谨的计划、科学的考核方式。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有的实践项目设计不够现实,内部分工亦不明确,加上管理体系不够科学与严谨,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前期考查制度等具体安排杂乱无章,因而不仅教学成效甚微,而且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重在体验式与沉浸式教学,但在现实中面临着生多师少、开放性强、教学环境复杂、经费匮乏、资源短缺、突发情况难以提前预设等诸多困境。因而很多高校理想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根本无法落实,本该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受制于安全问题不得不搁置。

(二)“表面实践”: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

1.实践氛围亟待形成

有部分学校误解了实践教学的目的,将学校荣誉与表彰置于实践的第一目的,忽略对具体实践内容和要求的把关。大张旗鼓地开展启动仪式,关注实践队的服装、横幅、宣传用品,实践后或是杜撰材料,夸大宣传,或是不深入总结与反思,以至于学生对实践意义和内涵认识不清,在实践中出现漫无目的、走马观花现象。学生意识不到实践的重要性,对教师提出的实践任务抱有“交差就足够”的态度,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偏离实践育人的真正价值目标。

2.实践评价急需完善

叶澜曾提出“一位教师撰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若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会成为名师。”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仅满足于开展实践活动,而不对每次活动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全面的评价。实践也好,教学也罢,单纯的经验叠加可能只能做到机械性的重复,应善于从经历中有所总结,及时反思,吸取教益,否则就不易有过大改进,可能依旧停留在实践新手的水准上。

同时,抛却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评价意愿,客观评价制度及相关体系同样不够完善。评价应以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道德意蕴为出发点,以浸润学生心灵为落脚点,把知识掌握同素质提高结合起来。然而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答题、论文、随堂表现、撰写心得感悟及考试等作为考核学生实践情况的标准。总之,考核方式理论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使得学生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三)“精英实践”:实践教学单一化、小众化

从现实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频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师生的实践意识仍需提升。部分教师从根本上不认同实践教学模式,面对实践任务敷衍了事,往往表现为教师预先在课堂上布置几个实践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时间分散调研,然后提交一份考察报告或心得体会了事。少数高校虽然能做到由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组队考察,但可能只是象征性地从授课班级中选取部分学生组队,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无缘参与其中,实践教学异化成为“精英实践”。种种原因导致实践教学覆盖面不够,逐步呈现小众化倾向。

四、变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归结

(一)实践具象化:从“模糊”到“清晰”的机制创新

运行机制犹如生命有机体的骨骼,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高效运作的重要枢纽,也是保障实践教学安全性的关键。健全工作运行机制,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统筹,整合全局考虑,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打造成良性运行的共同体。

宏观角度上,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落实与推广。完善相关体制,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统筹全局考虑,细化实施途径、实施方案、检验标准、经费来源等相关细节。在不同空间场域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所之间的有机衔接。把学校作为实践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等“专职”工作者的作用之外,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辐射平台,有效开发社会上的其他“兼职”力量。充分发挥家庭、互联网及社会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起校内特色实践平台、校外参与体验式实践平台、社会常态化实践基地与网络实践平台四位一体的平台支撑系统。实现工作主体“专职”与“兼职”的更好结合,使实践教学从“核心”向“外圈”不断拓展。

微观角度上,学校应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部门人员的合力作用,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校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整体把握实践教学方向,负责整体协调工作,又要深入一线了解具体实践情况并带头参与指导。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院团委及学生工作处四大系统的作用,专人专职开展实践活动。财务部门要将实践教学各项经费纳入全校财务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高校制定实践教学相关文件,将学生具体实践活动规定相应学分。完善相关制度,例如本科生外出实践安全管理办法、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规定、风险防控制度、实践之前的报备制度、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等等,给予思政课实践教学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

(二)实践全程化:从“一次性”到“系统化”的理念创新

当前,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大多是“一次性”的,缺少习惯养成与实践塑造的过程,难以持续化稳定化运行与推广。高校思政课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促使其实现从“一次性”到“系统化”的创新。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实践形式的选择,根据思政课不同阶段教学内容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决定。例如,根据所授教材将大学生在校4年分为3 个阶段,逐步完成设定目标。第一阶段是一年级,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适应高校生活与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第二阶段是二、三年级,通过情境、主体性与创新性活动培育“三观”,督促学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甚至部分活动的设计者,使其产生对主体的反思与对情境的思索;第三阶段是最后一学年,对其价值观培育进行升华,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判断力与行动力。努力实现实践教学的持续化、全程化发展,从课程上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次性”的做法。

同时,实践结束之后适当且及时的评价必不可少。从师生角度来看,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考核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成效以及评价指导教师的教学,其中对于学生的考评是主要内容。在评价方法上除了运用课程考核,还可采用素质测量方法,比如汇报总结、小组评审、情景表演等方式,具体操作中可采用模糊量表、类比量表或者语言描述等形式进行考评,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实践能力。

(三)实践全员化:从“一员”到“全员”的主体创新

要学生从实践意识到实践能力全方位提升。注重个别实践的同时,应增强集体实践,突破“精英实践”的局限性。例如分别以学院、班级、个别党支部、团支部及小组为单位[6],开展不同类别的实践活动。除去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参观、考察和调研之外,还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所处地域、学生个人的时间和兴趣等自由安排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思政课原理联系实际,对自己家乡或者其他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与调研。同时,将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方式展开讨论,使其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可行性思路。

此外,还可根据目前开设的4 门思政课课程为蓝本,目前高校的课程既蕴含内在的马克思主义逻辑与价值准则,又自成体系、各有侧重,实践教学应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对5 门课程实施统筹规划,创设不同的实践主题。

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围绕“实践中的认识论”“追溯西方的秘密”“马列故事荟萃”等主题设计相关实践任务,培育“配方”醇厚,“工艺”精细,“包装”诱人的实践课程。在课堂当中通过经典研读、辩论赛、模拟教学、新闻评论脱口秀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社会现实融入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创设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矩阵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矩阵图如表1所示:

表1 马原课实践项目矩阵表

如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设计“绿耀青春,珍护生态”“情怀似梦,家国一心”“追溯峥嵘岁月,弘扬红色家风”等相关实践主题。以一个主题、若干专题和多个课题为指导,将课程内容与地方红色资源及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建立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缤纷多彩的常态化校外实践活动。具体矩阵图如表2所示。

表2 概论课实践项目矩阵表

总之,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身化转向,要以强化实践教学制度及理念为基础,以优化实践育人路径为方向,以扩大育人基地为烘托,以完善实践安全体系为保障,构建多方向实践平台,汇聚社会合力。促使学生在实践当中以身感之,以心悟之,使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学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