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曼标题音乐中的一致性与两面性
——以钢琴套曲《蝴蝶》为例

2022-03-02 10:16张馨予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舒曼布尔蝴蝶

张馨予

19 世纪初叶兴起了浪漫主义思潮,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相互交流,找寻各门类艺术的共通性。这个时期形成的浪漫主义美学观,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消除各类艺术间的界限,尤其在音乐和文学之间。浪漫主义倾向的音乐往往不再是单纯的旋律呈现,而是用音乐表现文学、记录作曲家的意识形态、社会现象等等。其中,标题音乐作为音乐与文学共振的产物更是浪漫主义时期当之无愧的流行热潮。标题音乐完美地把音乐和文学结合到一起,以音乐的方式来描写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角色和事件。

一、舒曼标题音乐一致性

(一)中心思想与标题音乐的一致性

舒曼创造的带标题的散文形式钢琴套曲是把一首首小曲组合在一起,依次附上标题,再把各个小曲统一在一个乐思里,也就是创作出音乐片段,加入副标题使之独立成章,尽管各音乐片段标题不同,但是全曲始终保持中心思想的一致性。在1830-1839 年间,舒曼创作的第一个标题钢琴曲就是《蝴蝶》,这首作品由12个小品构成,并且都标注了副标题,分别是《化妆舞会》《巴尔特》《乌尔特》《假面》《维娜》《乌尔特之舞》《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妆》《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从小标题中可以看出,尽管各音乐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均不相同,但把所有小标题连起来就可以构成一篇音乐故事,每个小标题所展现的音乐都是这篇故事里所发生的事情,环环相扣,呈现给观众一幅盛大的舞会场景。

(二)文学主题与标题音乐的一致性

舒曼标题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文学相联系,使得全曲充满文学色彩。尽管他的标题音乐是由几个松散的小曲构成,但在各小曲间都有一条隐形的脉络,这个脉络就是他创作的初心,也就是音乐的主题,而这个主题通常都是文学形式的,所以舒曼的标题音乐与文学主题是紧密相连的。他的音乐之所以打动人心,并不仅是单纯的依靠优美旋律,更多是包含了文学底蕴,用音乐体现诗歌和文字的意境。所以舒曼的标题音乐内容饱满,形散而神不散。在欣赏他的音乐作品时,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想表达的情绪、内容。他不仅是单纯地表达文学作品,更像是在音乐中汲取文学,把文学贯穿于音乐,使得两者紧紧地糅在一起,密不可分。通过钢琴作品把文学中的艺术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听众可以顺其自然地接受音乐也成为了广大听众的音乐,而不是只给少数了解音乐的专业人士听的。舒曼拥有整合文学与音乐的能力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天赋,另一部分也与其家庭环境有关。舒曼从小生活在文学气息浓厚的书商家庭,在父母家中,文学方面的影响比音乐方面要大得多。所以在上学期间,舒曼的主要兴趣是在文学方面,他曾尝试以一个作家身份自居,在1826 年就投稿于《德累斯顿晚报》,还创办了文学联合会。在文学方面,让·保尔的作品对他的影响颇深。舒曼的早期作品《蝴蝶》就是在阅读了让·保尔的长篇小说《少不更事的岁月》后创作的,尽管以《蝴蝶》命名,但其创作灵感却来自小说中最后一章对于假面舞会的场景描写。讲述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巴尔特和布尔特同时爱慕漂亮的姑娘维娜,两人通过交换面具的方式来确认谁是维娜倾慕的对象,最终,布尔特把幸福留给了巴尔特的故事。从音乐的小标题中可以看出,每一段小曲都在讲述故事所发生的情节,使得音乐完美地贴合了文学主题。

舒曼认为音乐是超越一切语言的语言,只有气质高雅的人才可以理解。而修养差的人,只能在没有文字的音乐中听到伤感或快乐,不能分辨更加细腻的情感。对于舒曼来说,一个人只有文学素养高,才可以成为音乐的灵魂听众。所以对于《蝴蝶》这首作品,如果人们单纯地把作品解释成蝴蝶翩翩起舞的画面描写是不妥当的。

(三)标题与音乐的一致性

舒曼围绕音乐的标题曾经这样说:“近来又有常见的乐曲的题目到处受到非难,因为人们认为‘好的音乐是不需要这样的指示的’。但有了题目肯定不会使乐曲受到任何损失,作曲家用这种方法最可靠地免除了误解。要是诗人这样做,要是他们企图把整个一首诗的含义包含在一个题目里,为什么音乐家不应该这样呢?”可见,舒曼是在用标题来规定音乐的框架,使人们更好理解音乐,理解作曲家创作某个作品的意图。他认为明确的标题是让听众直接感受音乐的方式。通过标题,听众可以很敏感地捕捉到音乐讯息。一些作曲家在创作时也会把作品加入标题,但是属于外带标题,音乐内容本身与标题并不相干,更不用说标题体现作品。例如《二泉映月》,华彦钧曾说《二泉映月》本身是没有名字的,完全是信手拈来,这首曲子既不表现泉水也不描绘月亮,连曲子的名字都是在小有名气后,多方探讨而得出的。这一点,在一些无词歌上也有所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人们听到一段音乐,但无法做到音乐与标题相统一的原因。舒曼认为音乐的标题可以使人对音乐获得敏感的理解,这个理解应该是有一定范围并且顺从作曲家的本意的,像诸如“平静的海”“悲伤”这种大范围的标题是无法让听众准确找到共情点的。

对于演奏者来说,标题也是演奏者在作品二次创作时的最大助力,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的标题,框定自己想象的范围,在弹奏时根据标题提示的环境、效果进行音乐分析和技术调整。所以在创作标题时,舒曼喜欢用具体的形容方式进行创作。例如在《蝴蝶》中,舒曼明确了每一个音乐片段所表达的内容。

NO.1《化妆舞会》:在这首音乐小曲中,作曲家要展现的是开场舞的壮观景象,所以使用了三拍子进行创作,因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弱,非常有旋转摇曳的感觉,使得听众中很快融入了该片段华丽的圆舞曲中。该规律尤其表现在左手的和声织体中,弹奏时应注意每小节的第一拍与二、三拍的层次处理。右手旋律是持续均匀的八度进行,这部分应注意旋律的连贯性和流动性。旋律走向从上行到下行,音乐情绪由弱到强,整体像是在描写来往宾客络绎不绝,人们翩翩起舞的场面。

NO.4《假面》:在这首音乐小曲中,作曲家同样描写舞蹈场面,只不过与NO.1 相比,该片段多了一些戏剧性。在《假面》音乐中,作者表达的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兄弟巴尔特和布尔特同时带着假面跳舞的场面。尽管无法看清真实面容,但是因为两人性格的原因,所展现的舞步并不相同。该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轻快的八度进行,多用附点节奏,既完美地再现了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又在三拍子的舞曲中添加了一丝稳重感,整体音乐感觉偏向于抒情,这是对于稳重内向而又敏感的布尔特跳舞场面的描写。中段作曲家左手用了跳音音型,整体旋律轻快,在19-22 小节改变了三拍子原有的强弱规律,把重音放到了三拍子的最后一拍。这是对于活泼外向,大大咧咧的巴尔特跳舞场面的描写。再现段完全再现乐段,在结尾处,把整个音乐推向高潮,有力结束。

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舒曼的音乐内容紧贴标题。可以让人们不费力气地感受到该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李斯特对于舒曼的标题音乐给予了高度评价:“作者比任何人更理解标题的重要意义,他作出了使用标题的最卓越的范例。他用题目来唤起一件事物的再现,因而在音乐的引人入胜方面获得了最巧妙的成功。在诗意的构思方面,他达到了标题的真正的目的。”

二、舒曼标题音乐的两面性

(一)标题音乐与人物的两面性

在舒曼的标题音乐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全曲中心思想一致,但是其音乐的表达更多是冲突的、挣扎的。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安静内敛与奔放霸气可以毫无缝隙地融合在一起。

舒曼常常会在音乐里引入两个极端情绪化的虚拟人物。这两个人物代表着他本人的两面性。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出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在其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时也有所体现。1835至1844年期间,舒曼发表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取用笔名弗洛里厄斯坦(Florestan)和约瑟比乌斯(Eusebius)。这两个笔名,一个代表着大胆冲动、能言善辩的勇敢者,另一个则代表寂寞内向、敏感优雅的幻想家。不难看出,舒曼的内心是挣扎的。他永远都像个小孩子一样,既想离开母亲的怀抱去闯闯不一样的世界,又怕摔倒时没有人扶起自己而独自舔伤。

在《蝴蝶》这首作品中,作者引入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兄弟形象“巴尔特”和“布尔特”。巴尔特活泼开朗,热情似火,像一个勇士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

在NO.2《巴尔特》(图1)这首小曲中,作曲家为了展现巴尔特外向阳光性格,选择用2/4 拍进行创作,因为2/4 拍的曲子大多轻快欢乐。节奏上作曲家选择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前四小节为降E 大调,分解和弦琶音形式并标注了ff力度术语,好似蝴蝶快速舞动翅膀飞行,也展现了当时混乱的场面和巴尔特急躁的性格。后八小节转为降A 大调,节奏上调整了强弱变化,与前四小节相比,更加短促活泼,从此处可以看出巴尔特的舞态变化多姿,音乐力度从mf到pp,逐渐趋于平静。

图1

在NO.6《布尔特之舞》之中,舒曼依旧使用三拍子创作,回旋曲式,乐句间有明显的强弱对比。主部主题柱式和弦强音进入,旋律坚定有力。第一插部尽管也使用和弦进行,但是在力度上的pp却与主部主题的f 形成鲜明对比,音乐较轻柔,这一部分旋律正是布尔特内心中浪漫的一面。主部与插部的对比充分展现了布尔特性格中的沉稳与浪漫,弹奏时应注意演奏方法,在演奏主部和弦时声音要集中统一,指尖抓住琴键弹奏。演奏第一插部时应突出高音声部,音乐多注重旋律性。

(二)标题音乐与标题的两面性

舒曼的标题音乐既具幻想性也具现实性。在他拟定音乐标题时就已经有所表现。《蝴蝶》这首作品中,作者用“蝴蝶”进行全曲的概括。Larva 本身就有双重意思。其一是幼虫的意思,在这首曲子中,体现为三位主人公布尔特、巴尔特、维娜的成长历程,既表达了对爱情的追逐,也抒发了对人生成长的感慨。如同蝴蝶一样,需从幼虫开始经历痛苦与喜悦,最终蜕变为美丽的蝴蝶。从舒曼本身来说,他认为自己应如昆虫化蛹般潜心苦修。虽从小经历坎坷,但是终会有化茧为蝶的一天。其二,larva 在拉丁文中也可翻译为面具,而假面舞会正是《蝴蝶》这首曲子所展现的音乐画面。热闹的舞会的场景、紧密的情节构思,所描绘的正是描绘舒曼在海德堡的一段真实经历。在海德堡期间,舒曼过上了昂贵而舒适的生活,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参加晚会或舞会,除了交付学费和餐费,他的生活费还要额外支付给家庭假面舞会等费用。舒曼认为这样游手好闲度日是在虚度光阴。

舒曼运用递减音符的方式来刻画舞会结束的场面,随着音符的减少以及声音的磨损,整体给人一种朦胧消失感。这一段长时间声音延长和渐弱的过程,既描写蝴蝶蹁跹飞舞离开的样子,也象征着布尔特的远行,同时舒曼也以此表达自己要离开碌碌无为的生活,寻找新希望的决心。

(三)两面性的原因

两面性在舒曼的性格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既内向敏感,又热情开朗。这样性格的养成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首先舒曼有着文人的傲骨之气。从小学起同学们便把舒曼看作未来的文学家而钦佩他。他极其自信,在还不明确人生方向时,就断定自己必将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或许与14 岁时,他参与父亲撰写的《各民族与时代著名人物肖像》有关。他又有些许自卑,在其成长过程中,尽管从小就学习音乐,但因为周遭环境和其钢琴老师自身演奏水平有限,在1828 年前,他的音乐水平也仅仅停留在业余爱好者的水平,其接触音乐的方式只是一些地方性的音乐演出。所以在看到与他几乎同龄的门德尔松在15岁就可以发表世界级的作品,并结识著名的艺术家时,舒曼产生了羡慕感和自卑。他曾在给克拉拉维克写的信中说道:“我若是在他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儿时起就被音乐包围,我能将你们统统超过——在我创作的激情中,我感觉到了这一点。”不难看出,舒曼对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是充满自信的,但他的成长还是会有些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凉感。

除此之外,过早接触死亡和精神病者给舒曼带来了很大创伤。亲人们相继离世让他对死亡产生恐惧感。这直接导致他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孤独感几乎贯穿舒曼的一生,这也为舒曼后期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埋下伏笔。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敏感内向的人物,就像《蝴蝶》里的布尔特一样。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舒曼不仅是感性的,同时还是理性和坚定的,他认为天才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这一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体现。舒曼从小渴望在艺术中生活,但是他的家族却认为这只是梦想,而梦想无法让他生存。所以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他的母亲给他选择了法律专业。这让舒曼非常的痛苦和不喜,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就让他有一种被扔进生活,拖进黑暗的感觉。最终由于他不断地抗争和努力,母亲还是同意了他的音乐梦想。在与女性的关系中,舒曼也表现出了一种矛盾。他渴望精神层次上的爱情,认为最好的爱情是让人感到快乐的,是灵魂上的共鸣。但同时他又对自身的欲望感到厌恶,认为那是下流肮脏的。

舒曼的一生都在寻找自我,他一直都在被“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困扰。这与当时的欧洲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作曲家们追求新的社会理想和艺术思想。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被理性和严谨的结构约束的条条框框。在音乐里更多表现为对自我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舒曼在音乐创作上常背离老式音乐精神,寻找新的音乐创作体裁和风格。他总会把自己的经历写在作品里,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热爱让·保尔的原因。他认为让·保尔与他自己莫名地相似。在让·保尔的文章中,主人公常会经受生活里诸多考验,最终实现力与柔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正是舒曼渴望的,他渴望打破现实和幻想的壁垒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舒曼作为音乐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标题音乐形散而神不散,在多方面都做到了一致性和两面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舒曼布尔蝴蝶
布尔的秘密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为了蝴蝶
狼狗布尔加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