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以四年级几何教学为例

2022-03-02 06:50福建省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颜厝中心小学郑小华
学苑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数学

福建省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颜厝中心小学 郑小华

作为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和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可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很大的进步,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数学学科的基本素质上升一个层次,促进学生数学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小学教师在革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素。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如果我们数学教师没有综合考虑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与表现欲望强烈、理解与记忆能力强却又注意时间短、意志品质往往较差等复杂因素,想要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很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是很难的。正因为学生的情感因素存在着优点与不足,所以在革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时候,数学教师就要做到尽可能地发扬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同时最大限度地克服他们的弱点与短处。这样的话,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学习效率才会有保障。

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从学习者因素角度出发,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呢?

一、真正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埋没,使学习效率得不到最好的效果。正因为如此,这种教学方法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倡导“先学后教”的实践,主动把学生带入教育理念中。在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学习的领导者,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优势,并发现自己的个人学习优势,在学习方法中寻找可以达到的理想的个性化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师习惯于以教学大纲为要求,以知识讲解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缺乏与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要找到一种真正适合学校和课堂教学的先进高效的教学模式并不难。只有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帮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解决遗留问题、合作交流、深入探索等方式,设计出适合学生基本实际需要的课堂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说教师真正理解和更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二、构建学生动手操作演练课堂

数学知识是由一对数字构成的,是枯燥的,如果教师能把这些原本乏味枯燥的数字在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把学生低落厌烦的情绪变得积极,多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将会得到最好的效果。这样的老师被认为掌握了数学教学的艺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感性的。他们的理性思维薄弱,他们不能自律,他们在学习上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任何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发现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感性,他们的理性思维较弱,不能自律,在学习上很难克服自己的弱点,这是教育部门的共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发扬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创造环境,建设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训练课程,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相应的能力培养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时学几何。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空间的概念还不强,对空间图形的理解不够。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通过黑板画图形,用这个演示来解题,推导公式,解释概念。这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但当他们被要求使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时,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几何是通过感性的认知渠道,他们只是简单的记住知识,理解表面,而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规律,总结特点,掌握方法。这样小学生就能学好几何。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必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学生在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理解时,也是受到固有经验的影响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生动和更加贴近情境生活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因为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比如说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学习和计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在多媒体上准备两张图片,一张是不靠墙的菜地,一张是靠墙的菜地。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张爷爷有两块长方形菜地,一块是靠墙的,一块是不靠墙的,现在春天来了,张爷爷的羊经常钻进来偷菜吃,所以张爷爷考虑要用篱笆将菜地给围起来两块菜地的长都是10 米,宽都是5 米,那么张爷爷围第一块地需要多长的篱笆?围第二块地又需要多长的篱笆呢?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铅笔盒进行情境创设:同学们,这是小红的铅笔盒,长15 厘米,宽5 厘米,小红想给自己的铅笔盒贴上贴纸看着好看一点,那小红应该买多少贴纸?(贴纸是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学生面对教师的情境创设,肯定第一时间就对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或者有的学生直接将自己的文具盒作为进行数学探究的工具。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也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学生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学生经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时,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毕竟教学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知识的演示,能够看到数学知识的动态化,同时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四、多种现代技术手段配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旨在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积极参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变化,主动学习,灵活掌握各种新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并能够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将现代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组织教学,使学生非常喜欢和爱上自己的课。这种教师授课的课堂在小学生中很受欢迎。而教室里还在用黑板和粉笔上数学课是很无聊的,这样的数学老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甚至视频合二为一,使其更具直观、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简易教学与自制教具相比,其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现代教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任何情况下,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只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不能过度使用导致学生忽视探索和研究,完全依赖于外部世界。

因此,在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掌握“度”的运用问题。无论学生多么喜欢多媒体教学,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官刺激,都不能随意使用。虽然难以准确估计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但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应该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流。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数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我们应该记住,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这些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在许多方面依靠多媒体技术,否则,它给人的印象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空的书架;第二,用“要点”来注意问题。每种教育教学技术都有其意义和目的,我们的数学教师在选择使用之前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过程来使用。例如,当我们组织学生讨论数学问题和探索深度,我们可以使用背景材料,如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创建情况,我们可以证明现代教学技术正确使用在这些“点”来可视化每组的结果,这是非常有用的教学。如果我们的教师在上述教学环节中选择了其他辅助手段,那么我们认为他可能滥用了教学辅助手段,浪费了时间,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使教育技术成为一种累赘。

五、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学习反思行为

课后反思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在当天的课后做好反思的好习惯。通过课后的总结和反思,让学生了解当天的学习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纠正当天学习中的不足。这对小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体系的正确构建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课后的深刻反思,学生可以发现当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课后有效地填补空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不善于自我反省,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后反思时,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彼此的赞美和批评,让学生们在知道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的过程中学习。这样,同学们在总结和交流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在思想上的碰撞,可以有效地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升华,并取得积极的成果。当然,当我们需要一个数学老师“采取行动”,老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来看,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学生,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并在鼓励表扬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积极的建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分析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为今后学习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