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脉络 服务新时代治水需求的『W-A-T-E-R』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河海大学为例

2022-03-02 18:12华祖林储晨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导师水利

华祖林 赵 倩 俞 晨 储晨雪

当前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要素,治水始终是治国安邦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治水工作,不仅关注防洪排涝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实施了长江大保护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战略,水利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①新时代的治水矛盾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②治水思路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③新时代水利精神确定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④治水领域已辐射到水资源、水工程、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信息、水文化、水经济、水管理、水法律等。培养能够探索治水新领域、执行治水新思路、解决治水新矛盾的高层次人才乃当务之急。

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1],是培养高层次治水人才的主要途径。河海大学作为国家“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主动担当,深入研判治水方略的重大改变,汲取学校百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水利特色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实践中获得驱动力,探索形成了以水为脉络,以“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为价值(Worth)引领,润(Affect)—开(Trench)—引(Edify)—育(Raise)行动并进的新时代“W-A-T-E-R”研究生培养路径,培养出了一大批“承水利精神、宽水利基础、通治水技术、克治水难题、善国际交流”的高层次治水人才。

一、明确定位,服务需求,确立研究生培养价值(Worth)目标

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一所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2],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所有要素均有价值引领性。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始终将培养担当时代和社会发展责任的人才作为永恒的使命和追求。进入新时代,河海大学遵循研究生培养的规律,结合新时代治水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问题,从学校百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确立了“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研究生培养价值目标。

“中国灵魂”和“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中国灵魂”的内涵在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河海大学百年治水兴邦的文脉传承相融合,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引导研究生秉承河海大学优秀品质和涵养,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熔铸“饮河海一滴水,献祖国一生情”的“爱国爱水”情怀,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全球视野”的内涵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引导研究生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强化全球意识和“四个自信”,培养研究生通晓多元文化背景,具有跨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河海特质”是学校百余年办学积淀形成的“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精研求真、务实重行”的精神和品质,是河海大学人践行的“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是历代河海大学人热情和智慧的结晶,是所有河海大学人的外在表征和内在品格,是学校与校友的精神链接。确立“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研究生培养价值,为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指明了方向。

二、以“水之品”润(Affect)“人之德”,深化对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认知、认同

中华民族的悠久治水史,孕育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优秀治水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水利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奇迹。“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充分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发展的时代性、行业的独特性。“忠诚”是水利人的政治品格,“干净”是水利人的道德底线,“担当”是水利人的职责所系,“科学”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求实”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新时代水利精神,让研究生把握核心要义,加深思想浸润,应是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初心和使命。河海大学以水润德、以水践行、以水思远,挖掘并厚植新时代水利精神,打造了彰显河海大学特色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深化研究生对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认知和认同。

1.以水润德,挖掘精神内涵,健全河海大学特色的思政体系

新时代水利精神倡导“忠诚、干净、担当”地做人、“科学、求实、创新”地做事。河海大学以此为治水人才培养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强基固本,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实施研究生党支部“提质增效”计划,积极推进研究生党支部纵向设置模式,实现将党支部建在课题组、实验室、研究所,打造研究生党建“一学院一样板支部”“一学院一标兵党员”,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以育人机制改革为抓手,压实导师责任,落实导师“一岗双责”;成立河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保障机制;通过采编出版《南水北调中的河海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河海校友》等方式,选树河海大学校友中的先进典型来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推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河海多才俊”等专栏,多途径形成育人合力,着力解决“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以水践行,传承“红帽子大学”基因,传递向善力量

红色基因是作为红色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红色历史为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功能[3]。张闻天、沈泽民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河海大学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河海大学培养了钱正英、陆佑楣、郑守仁等水利事业中坚力量。为深入挖掘并传承红帽子大学精神,学校组织研究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成立了张闻天研究所和陈列馆;善用校内红色资源,结合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组织研究生在校园内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铭记中砥砺前行;出版《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等书籍,创作《禹·志》《大河我们不能逝去的梦》等红色文化节目;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公益捐赠活动、阳光助残活动、赛事服务;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前往新疆、西藏等地支教,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以水思远,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培养具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自主和团队创新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能思考、能动手、能创新、能运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研究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任务[4]。学校不定期邀请杰出校友到校开设讲座,畅谈过去的“我”和现在的“你”,用校友个人经历解读“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情怀;坚持开展研究生“科技之星”评比活动;办好研究生科技金水节、研究生“学海争峰”学术年会等特色活动,努力让每名研究生走上学术报告会的讲台;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坚持每年开展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等群体性活动,引导研究生锻炼强健体魄;坚持以美育人,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美的历程:美学导论”“中华诗词之美”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研究生博士团深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世界级重大水利工程,深化实践教育,推动劳动精神的养成。

三、以“水之智”开(Trench)“渠之道”,精准发力支撑治水人才培养目标

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培养平台等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均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河海大学以水为脉,通过打造高水平学位授权点、变革研究生培养方案、差异化调整服务治水需求的学科招生规模、联合建设“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新平台等,为新时代治水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主动适应需求,打造“水利+”高水平学位授权点

学位授权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布局,既要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又要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同时满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要求[5]。学校以新时代治水需求为牵引,主动服务水利重大工程及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水利工程一流学科为主体,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进行交叉,服务“智慧水利”行业重大应用需求,打造“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点;与电气工程、力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点;与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行交叉,瞄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灾害防治、扶贫开发、城镇化等社会重大应用需求,打造“移民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点,有效促进了特色学科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互涉、渗透、交叉与融通,形成“水利+”学位授权点辐射效应。

2.优化知识结构,变革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时代治水要求研究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更新设计理念,同时强化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改革发展需要[6]。河海大学系统重构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变革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所有治水需求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增设“水”相关理论课程(如在翻译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水科学翻译”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课程),并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等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系统性重构“水+”知识结构,形成适应新时代治水需要的交叉型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时由校内导师和资深行业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加大“水利+”特色课程、品牌课程、应用课程建设力度;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治水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治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结构上体现模块化设计理念,注重水相关的学科交叉,注重提升课程结构;教学形式上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讲座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3.重视优强特需,差异化调整服务治水需求的学科招生规模

研究生招生指标具有稀缺性,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实质上是以资源调配为手段,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7]。学校对服务治水需求的学科招生计划分配实行“三优先”“三保障”“三联动”原则,优先向“水利+”学科方向、高水平治水导师队伍、治水重大科研项目及平台等倾斜;保障治水需求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基础学科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重大创新平台的需求;与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授予质量等密切联动,构建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模型,有效分配招生资源。此外,持续稳定的优质生源对“双一流”建设意义非凡,招生宣传已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8]。学校着力打造暑期夏令营、教授宣讲团、导师报告团等品牌招生活动,招生考核内容中增加“治水”相关知识点的考核,建立“水利+”跨学科招生模式,选拔治水需求的优质生源。近年招收的水利类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前置学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达75%,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达70%,学术硕士生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达65%。

4.以水脉为牵引,联合建设“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新平台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依托科研平台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整合资源,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基础科研平台是复合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9]。河海大学联合在水利与环境学科领域有显著优势的国外高校共同设立“国际水利与环境学科联盟”,为全球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提供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支持。此外,河海大学教授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主席,中国水文的发展成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进一步畅通了水文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河海大学还联合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提升水利工程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成立了科学研究实体机构和高端平台——“水科学研究院”,从事以水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需求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攻关,引育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和拔尖科研人员,建立水科学研究人才池,培育治水需求的杰出领军人才、精英后备梯队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加强科技攻关,以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紧密围绕水利类学科前沿和行业需求,打造水科学、水工程、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等研究和野外试验基地,建成野外观测、数字模拟、综合试验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以高水平平台建设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

四、以“水之思”引(Edify)“渠之畅”,提升人才培养多元主体的协同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但在改革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较弱,校企之间、校内外导师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健全,联合培养流于形式,合作难以持久。河海大学依托“水”的国家级行业领袖型企业,构建了治水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新生态,健全了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协同运行模式。

1.依托国家级行业领袖型企业,构建治水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新生态

学校深刻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挥行业优势,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国交建集团等国家级行业领袖型企业为核心依托,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93家,其中,海外基地3家,水利领域的基地189家,遍布全国23个省(市)。依托联合培养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了如南水北调、三峡、白鹤滩、乌东德、糯扎渡、双江口、锦屏一级等一批水电开发世纪工程的科研工作,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借助联合培养,学校提高“水”科学研究水平和治水人才培养质量,使办学更加符合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新思路,也提高了企业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增强了创新力,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育人共同体。此外,学校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导、支持及监管作用,与政府共建“政产教融合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由政府部门组织校企导师见面会,交流校企导师研究方向和内容,共同制定实践和论文选题指南,构建政府、企业全程参与的联合培养机制和“政校企共担”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良性循环的政产学研协同新生态。

2.校企协同,优化治水人才协同培养长效机制

良好的协同管理和沟通交流是促进校企双方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及基地建设目的和效果的实现[10]。学校加强与企业协同,共同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和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解决基地建管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共同成立培养指导委员会,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体系;开展校企人才互聘,共享高层次人才资源。强化管理部门协同,坚持研究生在基地实践期间拥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成立临时班集体和临时党(团)支部,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搭建全方位、立体式制度体系,宏观层面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生顶岗实践环节等作出指导性规定,过程管理上从导师遴选、学生管理、双导师交流、学位论文、能力考核等方面完善规章制度,保障联合培养质量。强化业务部门协同,通过组织校内导师到基地参加研究生开题、基地导师到学校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固化交流机制;通过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共建实验室、研究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由于基地数量多、分布地区广、涉及领域宽,校企之间以及基地之间联系交流困难,学校在由研究生院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采取“分片区交流+分学院联络+分类别指导”,各片区设立一家召集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每家基地划分联络院系,学院指派专门人员负责与基地单位的日常联系、研究生相关问题沟通、基地导师联络等;推选基地指导员不定期前往基地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3.双导师协同,强化治水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履行育人初心和使命

校企双导师协同培养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双导师制是学生、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的重要载体[11]。学校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近 2700人担任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导师。研究生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学习治水先进知识;在基地导师指导下,进行顶岗实践;在双导师共同指导下,利用知识学习、顶岗实践积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撰写学位论文。固化校内导师到基地单位参加论文开题,学生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基地导师到学校参加论文答辩等双导师协同交流制度,共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校内校外双导师协同岗位选择、协同全程培养、协同学生管理、协同业务提升的“四协同”交流机制。开办导师学校,分片区对基地导师进行培训;对校内导师,学校重点指导,学院学科开展全覆盖培训和学习交流,强化导师育人能力和立德树人履行育人使命。同时,完善导师激励机制,定期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树立示范典型,营造良好导学氛围。

五、以“水之行”育(Raise)“国之才”,服务新时代治水人才能力需求

新时代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新时代治水旨在解决国家水问题乃至在全球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水利,还涉及生态、文化、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水利事业第一线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战略方面,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培养与新时代需求还不够契合。河海大学借助涉水系列平台,建立了“交叉创新思维–实践应用–国际视野–职业发展”的治水能力链。

1.依托交叉学科重大项目,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前沿的、复合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科交叉培养能为研究生提供更宽广的知识储备,帮助他们了解周边学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2]。学校依托“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联合实验室”“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学科交叉平台和国际联合项目,聚集国内外顶级科研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提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交叉学科的科学问题,引导研究生选题,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依托“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大数据驱动的流域智能管理与决策关键技术”等学科交叉科研项目,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促使研究生参与学科交叉科研项目,根据研究方向特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交叉学科创新实践活动,训练创新思维。

2.落实顶岗实践,锻炼研究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奋战在水利事业第一线

顶岗实践是指研究生依托具体的工作岗位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强调研究生要参与到具体项目工作中,承担实际任务,从而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可以有效地提升研究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完成主要课程学习后,以顶岗实践形式参与一线水利单位科研和生产实践。基地单位利用“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发布岗位需求,研究生利用系统填报志愿,学校审核通过后,基地单位及导师通过系统查看研究生履历、到校面试考察等双向选择确定实践单位、岗位及导师。实践期间,研究生依托专门的技术岗位、明确的生产或应用研究项目,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结合实践项目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等,经基地考核合格后返校进行论文答辩。以此方式促进研究生认知职业、培养职业道德、养成职业态度、提升职业作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每年有1800余名研究生进入一线水利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政校企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保障研究生顶岗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率达100%。

3.打造研究生培养的高水平朋友圈,拓宽国际视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13]。河海大学打造研究生培养的高水平朋友圈,以一流大学合作为峰,以欧美国家、亚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组织合作交流为脉,先后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硕士双学位生、3+2本硕连读生;与国际水利与环境协会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借助学校在七个国家11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施“‘一带一路’水利高层次人才计划”“‘澜湄合作’水资源高层次人才计划”“西非国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高层次人才计划”等国家级留学项目,努力打造“留学河海”研究生教育品牌,已培养了2000余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研究生。为服务水利“走出去”战略,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成立河海大学“一带一路”研究生海外联合培养基地群。举办澜湄水资源合作研究生青年论坛,主导一带一路“水”战略联盟,设立“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科技基金,在境外举办“全球水资源管理青年领袖计划”暑期培训班,培养研究生“走出去”需要的国际视野。

六、新时代治水研究生培养效果

河海大学以价值引领行动、以行动推进改革、以改革彰显价值,创建新时代治水研究生培养“W-A-T-E-R”路径,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水利相关行业的新时代高层次治水人才。人才培养与新时代治水需求的契合性增强,近年来,河海大学水利类专业毕业研究生中近80%、非水利类毕业生中超40%的研究生就业于治水行业,并发挥骨干作用,毕业生供需比为1:5。2018年以来,90篇学位论文获评全国及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7篇。研究生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优质,河海大学获批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高等教育领域全国仅有15家);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在线课程、案例课程75门,研究生规划教材、精品教材 46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64门;3部教材获评“江苏省留学生精品教材”和“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3门课程被国家立项建设、1门课程入选全国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江苏省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重点项目10项;编写并出版论著4部;发表相关高质量论文24篇;编制的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发展报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成为全国性指导文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质量发展,9个基地获评“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工作站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20家工作站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江苏省教育厅网站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进行了20余篇专题报道;先后有30余所高校来学校调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改革成果已被20余所高校借鉴应用;先后16次受邀在全国及江苏省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上介绍经验;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得水利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水利行业、流域机构、涉水企事业单位等高度赞誉。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导师水利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V eraW an g
导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