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探思

2022-03-03 18:35姜蕊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激励机制国有企业

姜蕊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市场上无数企业都纷纷涌现。而相较于充满活力的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激励员工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企业员工的整体积极性普遍不高,企业竞争的实力也相对较弱。在这种背景下,双因素理论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理论,成为提升员工激励效果的必然选择,更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

引言:

随着当今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套出色的企业激励机制对企业来说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激励是一种心理作用,更是一种让人产生动机基础的过程。只有通过各项举措有效激励员工,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真正提高国有企业在当今市场的竞争力。

一、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概述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赫兹伯格经济思想理论结果。赫茨伯格认为,决定员工积极性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主要指的是与员工生活环境相关的外部因素。比如工作的条件、职工与职工的人际关系、福利待遇、职工地位以及工作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人们感到不满意,自然会影响对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再怎样做依旧无法对员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二则是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可以给员工带来满意效果。比如在工作中所获得的价值实现感、事业挑战感以及个人在未来的前途发展命运等,这些都属于激励因素。员工在这些方面会对工作產生浓厚兴趣,才能对工作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二、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薪酬结构不合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待遇薪酬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发给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补助,很多企业给员工所发的薪酬结构都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自然无法对员工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其次,薪酬结构中,很多国有企业甚至压根没有这项福利。员工并没有拿到满意的福利,自然无法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对公司的贡献当中。

(二)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人文环境差

企业文化在实际行动中依旧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很多企业根本没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职工们也只把企业文化当做是一种形式,根本不把企业文化当回事。且很多国有企业等级观念严重、教条僵化,还不尊重员工个性,以至于很多员工打心眼里根本没有认同企业。而在这样没有足够向心力的工作氛围中,不仅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团体精神更是无法凝聚。很多员工也因此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内耗上,根本无法将精力用在工作上。

(三)考核晋升制度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人事晋升机制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国有企业对于员工的考核和晋升,都是按照领导的主观意愿来判定,却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依据和条件,保证这些年轻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员工的职务升降过于模糊,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和资格反而成为了主要的标准。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员工们的积极性。

(四)决策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管理者观念过于淡薄,喜欢标榜个人权威,不愿意放权,更不愿意参与到企业当中为企业谋利。甚至一些管理者觉得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威和能力。且在实际企业发展中,很多员工既无法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更无法拥有健全的的激励保障制度,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自然无法提上来。

(五)个人发展空间受限

我国很多企业不仅可以为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一些企业当中岗位工作知识需求度更不高。员工在企业当中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挑战性,长此以往反而觉得自己的能力越来越退化。在几年后,员工看到自己和外界朋友的差别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见识等都跟别人差距越来越大。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景,自然就会对企业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消极对待。

三、双因素理论在国有企业员工激励中的应用策略

(一)确保薪酬激励的公平

薪酬激励是一种保健因素。如果薪酬激励都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那么必然也会影响其他激励机制的作用。薪酬是企业对员工辛勤劳动的认可和报酬,更体现出了员工所创造的价值。薪酬的高低体现了员工自身对企业贡献的价值。企业内部做出同样贡献的员工,但薪酬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这样反而会导致员工积极性受到影响。国有企业对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是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从外部、内部和个人三个方面体现的。只有让每个员工的付出和薪酬成正比,员工才不会对薪酬产生不满。

(二)注重在工作中的激励方式

工作激励是属于激励因素。在工作方面激励员工,同样也是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员工通过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让员工获得心灵满足,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可见,国有企业应解决好这项保健因素,为员工设置发挥才能的舞台,员工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国有企业的工作目标,在确保目标实现的同时,还能引导员工为了工作而不断努力,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方面主要指的是工作的场合、设备等实物,软件则主要指企业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在条件允许的一定情况下,给员工提供相对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同时也给员工提供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前景的管理模式。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拥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权限,拿出最好的工作状态,真正发挥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对工作环境的不满。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给员工轻松愉快的工作范围,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但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完全无法形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理论认知,更不具备绝大多数人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因此,很多国有企业本身所具备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仅可以让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和谐,企业文化管理也会变得越发科学。国有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还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让企业内部的氛围变得和谐,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太紧张。

(五)打通员工的晋升渠道

晋升渠道是激励因素。任何员工在企业内部最大的两个愿望,一则是升职,一则是加薪。只有良好的企业发展空间,才能保证员工对工作持以积极的心态。一旦企业内部没有晋升空间,那么员工在企业内部的激励作用也将会不起效果。因此,在激励员工方式中,员工可以根据企业内部情况来帮助员工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的现有晋升渠道将会彻底打通。国有企业员工晋升发展规划让员工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才能更好的给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结束语

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水平,需要灵活合理的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员工有了满意的薪酬、升值空间和价值体现以及福利待遇等,才能真正为公司绩效服务,从而让企业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志荣.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以“90后”员工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153-155.

[2]刘敏,曹丽,舒一晗,窦文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42-43.

[3]贾伟然.双因素理论在国有企业研发人才激励中的应用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0(05):82-83.

[4]沈茜, 陈祉怡, 李想.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新生代员工激励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6):3.

[5]吴慧元.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国企青年员工激励机制[J]. 管理观察, 2020(6):2.

[6]何阳. 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为例[J]. 管理观察, 2019(27):4.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激励机制国有企业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