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目标导向与价值旨归①

2022-03-03 02:32梁大伟茹亚辉
现代教育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教育

梁大伟,茹亚辉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加强劳动教育关乎新时代人才培养大计,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期望实现健全育人体系、厚植劳动情怀的目标。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立在新的理念与新的内涵之下的新教育领域,国内学界亟须对其进行纵深的挖掘与研究。本研究着重探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目标导向与价值旨归,冀望在推动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研究、普及与发展等方面有所裨益。

一、根本遵循:始终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更为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培养,而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短板。为了从根源化解这一矛盾,要对教育实施根本性的改造,即强化教育的实践性与生产性,确保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劳动充分结合。教育劳动属性的提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旨在求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而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内蕴着人才培养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双重使命。我国教育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为理论基石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这是对教育本身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价值规定性的内在要求。因此,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必然要承袭这一整体性要求,以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为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立足和活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思想资源。马克思在批判性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深入洞察近代大工业生产变化后,揭示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原理。《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这一经典论述阐明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质与目标。“教劳结合”理论的实质是人自身改变与社会改变的统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摧残儿童的反击,其保护工人阶级后代享有受教育权利,为无产阶级革命储备强大的后备军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符合大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是促进社会生产与改造现代社会的强有力手段之一。“教劳结合”理论的目标是消灭旧分工,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原始劳动体脑浑然一体,没有刻意进行区分的必要与可能。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的根源。“教劳结合”理论倡导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以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摆脱旧式分工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这一理论为我国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以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为根本遵循,这不仅为我国教育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行提供思想保障,更是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但是要看到,如果仅仅将“教劳结合”理论视为论证劳动教育这一具体教育形式的根本理论,那便弱化了理论本身在思想上的穿透力和实践上的指导力。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规定着教育本身应符合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的政党,始终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党百年来领导的劳动教育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内蕴着丰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6 年中共中央在内无统一、外有入侵的困局中创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肩负抗日救亡教育使命的同时,注重对青年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以便保障战争物资供给并不失时机地改造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适应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所贯穿的主题是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在这一主题的呼吁下,“爱劳动”成为新中国国民的五项公德之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动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并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对“文革”时期造成的“劳动者”片面化和教条化理解的现象进行深刻批判,从体力劳动中延伸出脑力劳动,实现了从重劳动到重教学、重实践的深刻转变。同时,现代化的发展路标赋予劳动教育更为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由集体主义逐步转向兼顾个性发展,致使学生的个体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新世纪,劳动教育迎来转型发展,是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桥梁,在学生了解社会、体察社风、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注重社会实践与服务性劳动,强调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知识服务社会,以此涵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与服务精神。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倡劳动与创新一体化,注重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劳动与创新一体化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是我国能否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的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劳动教育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其侧重点虽不尽相同,但都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都沿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向前发展,都服务于解决和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劳动教育实践的升华,其传承党在历史上领导的劳动教育的共性,同时创新着当代条件下劳动教育发展所要求的个性,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的进步与完善。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下片面且异化的劳动样态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本是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规律,但这一结合的打破却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逻辑相伴随且日渐加深。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分工并造成分工入侵生产机构,其结果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他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2]。随后,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和管控下侵袭人的劳动能力,致使“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转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利”[3]。资本主义制度下,智力与体力想要结合和统一的过程受到破坏,造成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路径相应地受到阻断。这种脑体分离样态严重损害和压抑个人成长并造成劳动力的无限度浪费,阻碍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脑体分离的样态使其难逃被剥削和奴役的命运。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为典型的劳动形式。在异化劳动形式下,劳动者生产出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导致劳动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特性,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人的劳动因此呈现出强制性、奴役性和异己性等特性。要想将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式分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代之以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社会制度,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制度保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革新社会形态的统一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所导致的劳动扭曲问题的极大克服。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在新技术革命的驱动下,谋生性得到改变,主体性得以延展,逐步打破了旧式分工模式,具有了反抗资本、反对剥削、排斥不劳而获观念的特征,这是更契合人类全面发展的自由自觉活动。新时代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为源头活水,坚持教育的劳动属性并结合时代要求,将劳动教育打造成德智体美四育的统合途径。在劳动教育的统合下,人们可以通过改进自身及其所处的世界来复归人的本质,充分占有本质力量,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脑体分离和异化劳动样态的极大扬弃和超越。

二、目标导向: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并不是现有的德智体美四育所能达到的目标,必须要专门针对这一素养的培育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便是达成此目的的具体教育形态,这为劳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教育活动类型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同时,明晰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是有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首要问题。劳动素养以传承与弘扬劳动精神为内核,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三个关键成分。因此,教育者应从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出发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劳动素养,这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第一要义。《纲要》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受到鼓励和尊重。”[4]这一论述提示了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发力点。一方面,学生要礼敬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勤于劳动、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根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然而,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却造成部分学生群体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5],致使其劳动观念偏差、劳动技能消减、社会参与度降低、心理疾病频发,进而造成学习能力下滑、实践能力退化、创新能力贫乏。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摆脱被淡化和弱化的困境,重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以教育引导学生规避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恶习。另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劳动者虽有分工之别,但无贵贱之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尊重劳动者,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促进广大劳动群众始终发挥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劳动教育的提倡和普及就是要引导学生把准价值取向、尊重劳动与劳动者,使其在未来自觉践行中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光荣劳动者。

(二)培养必要的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构建劳动素养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是劳动者能否顺利完成相应劳动任务的重要保证。首先,日常生活性劳动教育要立足个人生活事务,注重受教育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劳动教育应契合日常生活,而不应刻意制造。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家庭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着重抓住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劳动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带来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其次,生产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亲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6]学生在使用传统工具从事生产过程时,可以体认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促进知识技术转化成社会效能,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创造劳动成果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潜能,这既符合从事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满足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发展要求。最后,服务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促进学生提升劳动技能、强化公共意识、发扬奉献精神。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劳动教育应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思劳融合”,进而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三)涵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的追求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心灵托举。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以此教导学生将自己的劳动岗位视作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把劳动精神融入自身的成长成才过程之中。首先,体认奋发图强、艰苦卓绝的丰富蕴涵。马克思主张将劳动复归于人的本质,实现劳动与享乐的同一,而实现两者的同一,必须以改变劳动本身为客观基础,即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和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7]在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才会实现自由和自觉,达到劳动与享乐的同一。其次,继承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中华民族不仅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也因勤劳勇敢声闻遐迩。勤劳俭朴、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独特品质,深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心田。《尚书·周官》中写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古今药石·续自警篇》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勤于劳动、热爱劳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基因,正是对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劳动精神的培育要汲取中华文化的劳动元素,以勤劳奉献的优良传统教育当代青年学生,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攀比享乐、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人生梦想。最后,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视域下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8],是劳动精神在更高层次、更高面向的跃升。劳动精神的培育,要学习劳模及其先进事迹,将劳模精神的外在形态融入实践之中。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通过培育劳动技能而达到的更为深层次的追求,是提升劳动素养的重要参考。古往今来,诚实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倡导,是体现劳动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根本底色。《论语·子路》中有言:“言必行,行必果。”西汉经学家刘向在《新序》中写道:“人背信则名不达。”古代圣贤对“诚信”的诠释突出诚信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在的道德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9]从个人讲,诚实的劳动者从本心出发,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与爱戴。从社会讲,诚实劳动创造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实现了生存目的和奉献目的的统一,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益无害。同时,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干就是要脚踏实地地辛勤劳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就要鼓足干劲、闯劲、钻劲,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拼搏,激励和鼓舞广大群众,一同争做新时代劳动者。在诚实劳动和辛勤劳动的同时,适应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还需广大劳动者懂得并善于创造性劳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0]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要及时准确地充盈劳动教育内容、改善劳动教育方式、提升劳动教育手段,从而增强创造性劳动能力,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独特要求。

三、价值旨归:切实发挥综合育人效能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1]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教育概念,它对个人品德、智力、身体和审美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意义。“以劳促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区别于以往劳动教育的显著标识。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使劳动教育位列于与德智体美四育相平等的地位,而且要凸显劳动教育对德智体美四育集中检验的功用。五育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辅相成、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框架下,劳动教育应当通过特定的劳动实践形式,实现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素养的培育。以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重要载体和统合途径,发挥其综合育人效能,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

(一)以劳树德,涵养道德情感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升华情感道德方面体现出与德育的契合性。其一,劳动教育帮助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及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2]。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淡化学生是“被教育对象”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劳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发展的主体性,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与时代活力,使学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二,劳动教育帮助培植爱国主义情感。“人的生命是无比宝贵的,但是还有比我的、你的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祖国的永生。”[13]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教育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其感悟“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的理念,同时树立在新的征途上再创新业、再立新功的志向,从而形成对祖国、对人民的义务感和使命感。其三,劳动教育帮助提升个人品德。榜样示范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14]要学习劳模事迹,以劳模为榜样,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二)以劳增智,锤炼思维能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发展人类理性方面体现出与智育的一致性。“在当下的信息化、智能化生产中,理论知识已成为劳动素养必不可少的显性成分。”[15]一方面,劳动教育本身包含传授劳动理论、劳动技能的智育内容。新时代要求提升劳动者素养并激发劳动者创造性,使之能够适应现代劳动生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需要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以此达到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的效果。新时代青年学生就要在劳动教育与智育相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立志早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劳动实践增进对劳动知识的鉴别与理解。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要直面真实的劳动情境,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在劳动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17]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所激发的理论学习需求将为思维能力的开发提供无限可能,这在极大程度上引发劳动者对新知识的钻研与探求,从而有益于人的智力的发展。

(三)以劳强体,实现身心合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追求身心一致方面体现出与体育的高度关联性。劳动在促进人的个体生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恩格斯谈到:“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18]正是劳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劳动能力的持续跃升,人的身体机能得以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进而促进人的生成。在我国人才培养规制下,劳动教育与体育是人通过身体完成化育进而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既符合身心健康的标准,也益于完整人格的形成,进而达成形态与机能的统一、身与心的结合。从生理层面讲,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身体力行。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这一说法还原了劳动教育本身的基本特征,意在提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让学生有经历、有体验,以达到调动身体机能、激发身体潜力的效果。如果没有亲历劳动情境,就会导致诸如“讲劳动、听劳动”等有教育无劳动的空谈现象。从心理层面讲,劳动教育有利于锤炼意志品质。劳动教育与体育从“身”出发,追求的是“心”的化育。学生要敢于在困难和挑战中完成劳动任务,从中培养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到生产生活中。正确处理劳动教育与体育的关系,既要看到身心两面,又要注重身心合一,这才能够保证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更好发挥其强健体魄、塑造人格的效能,从而培育出身心健全的新时代劳动者。

(四)以劳育美,提升审美情趣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抒发审美情怀方面体现出与美育的融通性。美育不是扁平式的灌输与说教,而是要在立体化实践中塑造美的直觉、情趣与表现方式。一方面,劳动教育为美育提供了实践场域。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美的本质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是在社会实践中历史性地生成的。只有美的创造者才能最深刻、最强烈地鉴赏美、评价美、传播美,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心理与习惯。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有助于塑造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新时代美育不再仅仅拘泥于审美教育,也关注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受教育者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感知美、享受美,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美、欣赏美,使劳动更具人文之美与和谐之美,以此丰富人的情感、温润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劳动教育与美育联系紧密、彼此成就,二者依照“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关联逻辑深度融合,这是“五育并举”持续推进的基本趋势,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综上所述,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与本质活动,通过劳动,人类改变现实世界、书写自身历史、创造灿烂文明。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意在将其进一步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彰显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探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目标导向与价值旨归,可以从中延伸出克服异化风险、创设美好生活、锻造时代新人等现实意蕴。新征程上,要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有机凝合,助推五育交融贯通,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由此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