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退休后的四个心理阶段

2022-03-06 07:59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保健医苑 2022年2期
关键词:儿女阶段情绪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现今的退休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两种可能性。第一,使得人可以以较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第二,正因为如此,人有可能从劳动中解脱出来,自由地支配自我,更好地关注自我,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这两点是现代退休制度诞生的社会前提,应该说,在这个前提下诞生的现代退休制度,理应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退休对于老年人情绪的影响主要在于社会角色的变化。社会角色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C·H·米德从戏剧界引入的一个概念。米德认为,人类社会恰如一个由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编织而成的大舞台,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同戏剧舞台上的演员一样,是某个社会角色的扮演者。社会角色赋予角色扮演者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行为规范,也就是“我是谁”“我和他人是什么关系”,以及“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由此,从社会角色中,每一位扮演者获得了明确的行为目的、行为内容、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获得了自我价值定位。虽然大多数退休属于正常的社会角色变迁,但即便这样,还是有许多人会感到难以适应,因为退休在改变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同时,也进而改变了这个人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职业角色转变为非职业角色

退休之后,职业角色随之成为历史,经理不再是经理,教师不再是教师,主任不再是主任,研究员不再是研究员,修理工也不再是修理工,没有了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职责,也摆脱了工作规章的管理和工作纪律约束,成了自由自在非职业性的家庭成员,活动在以血缘、亲缘、地缘以及友情为轴心编织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有的老年人把自己戏称为“专职父母”“专职爷爷奶奶”“专职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带工资的专职保姆”等。非职业性家庭角色的最大特点是角色内容模糊,角色价值的定位不清晰。老年人每天面对的大多是一些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简可繁、可早可晚、可这样可那样的事情,这些事情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又十分重要,如养花喂鸟、烧茶煮饭、接送孙子、清扫卫生,成天忙忙碌碌,但一年365 天下来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做,缺少成就感和价值感,从一些老年人将自己说成是家中“自带工资的专职保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支持角色转变为依附角色

退休使得老年人成为纯粹的家庭成员,作为家庭成员,其实无论退休与否都是存在的。然而,退休以后,老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内容相对于未退休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支持角色转向依附角色。退休前,老年人处于中年阶段,既是工作骨干,也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家庭的经济来源、家庭事务的决策者、子女成长的抚养者和教育者。但是,退休以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减少了,社会关系单薄了,体力也在逐渐衰退,反过来对儿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在情感上需要得到儿女的关心,在生活中需要得到儿女的帮助,如换开关、修水龙头、看病挂号等,还有的老年人在经济上需要儿女赡养补贴。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与儿女的关系,由原先的支持者转变为依附者。这种转变容易使一些老年人的心理变得脆弱、敏感,日常生活中儿女稍有怠慢便自怜自叹,难过伤心。如一位老人,儿女定居国外,丧偶后由于生活自理困难而入住养老院,每月10 号儿子把钱汇到养老院替他交清所有费用。每到这一天,老人清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办公室打听“钱到了没有?”一天里,老人一趟一趟地跑,一遍一遍地问“钱到了没有?”直到听到“到了”的回答为止。如果到下午四点多钟仍然没听到钱已经汇到的话,老人旋即放声大哭,痛不欲生,怀疑儿子不养他了。这位老人的行为所反映的就是依赖导致的心理脆弱。

3.职能角色转为休闲角色

在职期间,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位置,每一个社会角色都被赋予明确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其行为也受到工作纪律的约束,即为职能角色。退休后,社会角色从职能转向休闲,不再有组织要求老年人必须做什么、必须怎样做,以及必须什么时候完成,一切都变得很随意,很松散,但同时因缺少能够“填补时间的实质内容”而显得虚无空洞,无所事事,由此,老年人容易产生寂寞感、空虚感、无聊感,引起情绪波动。

心理学家McMahan 和Phillips 对50 岁以上仍然工作的人和50 岁以上退休的人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报告有更佳的健康状况、更少的抑郁、更少的烦恼、更少的无助感和无望感,以及更少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对此,心理学家Carp 提出,影响老年人退休有4 个维度,①未完成的工作。如果个体觉得自己还有工作目标需要实现,还有工作任务有待去完成,便易对退休持消极态度。②工作满意度。个体体验到的工作满意度越高,越容易对退休持消极态度。③健康。健康状况越好的人,越容易对退休持消极态度。④财富。退休之后保障程度越差的人,越容易对退休持消极态度。

同时,有研究发现,退休对老年人情绪的影响关键是在第一年,一般情况下,退休者的心理情绪在第一年里经历了4 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蜜月阶段。刚离开工作岗位,不少人都会对自己说“终于轻松了,我要好好喘口气,尽情享受人生”,心中涌现出关于退休生活种种美好的想法,旅游、拜访亲友、探望远在外地的儿女,以及做一些自己喜欢但工作期间没有时间进行的事情,如学钢琴、书法、绘画、舞蹈等,表现得情绪愉悦,心情舒畅。

第二个阶段:清醒阶段。在经历了短暂的热情之后,生活很快落入“现实”的窠臼,每天睁开眼睛,太阳不再新鲜,鸟鸣不再悦耳,起床–吃饭–睡觉。日常生活的三部曲很快让人清醒过来,在这个阶段,老年人开始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无所事事,生活空白,时间难以打发。

第三个阶段:波动阶段。在感受到退休生活的“真面目”之后,老年人情绪上出现波动,空虚无聊,度日如年,孤独无助,自悯自怜,觉得自己是单位的“弃子”,被社会抛弃的“孤儿”,甚至是被家庭抛弃的“废物”,得不到同情,得不到理解,没有希望,没有温暖,只能了此残生。这个阶段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容易发展成为退休应激征,即退休综合征。

第四个阶段:平稳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家人的宽慰、与友人的交流和自我调整,老年人逐渐意识到退休是人生的必经阶段,逐渐习惯了新生活,或者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情绪重新归于平静,拉开了正常退休生活的序幕。

在以上4 个阶段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情绪长期驻留在第三个阶段,停滞徘徊,难以自拔,这是需要格外关注的老年人群。退休综合征的典型表征有以下几方面:

精神消沉萎靡不振,郁闷沮丧,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失落寡欢。

情绪多变焦虑易怒,容易冲动,经常感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动不动就因一点小事火气冲天,暴跳如雷,难以自抑。

行为退缩厌倦社交,自卑孤独,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严重时连老朋友的电话也懒得接,跟儿女也懒得说话。

情绪偏激评价人或事物多有偏见,过多地注意到社会及家庭生活的消极方面,并将其放大,情绪悲观,缺乏信心。

自感不适经常感到躯体不适,头痛、胸闷、腹胀、心悸、浑身无力、失眠多梦及阵发性全身燥热等,并经常因一些小病就感到油干灯尽,否定生命。

著名的退休问题研究专家阿特切里指出,退休对一个人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该个体的目标导向,即个体认为的于自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如有的人注重的是人格的自我完善;有的人注重的是善良、诚实、坚强的人格特征;有的人则是注重物质利益的获得;有的人注重成功扮演一个好角色,如好妈妈、好员工、好老师、好律师等。那些以事业为人生目标的人,难以接受退休的现实;以物质利益为目标的人,易对退休产生抵触情绪;注重人品和人格的人,则比较容易接受退休。关键在于个体目标导向的定位,以及退休对这一定位的影响,这一点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的。

猜你喜欢
儿女阶段情绪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天山儿女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江湖儿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有儿女欢乐多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