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提“三好”为学生减负

2022-03-07 00:11房一盟何立波
科教新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方针祝贺教育部

房一盟 何立波

1950年6月,一份反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营养不够、健康水准有所下降的报告,摆在了教育部长马叙伦的案头,深感忧虑的他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随即指示,“健康第一”,他还提出,学习时间宜大减。不久,毛泽东再次致信给马叙伦,信中说,学生的健康问题深值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毛泽东作了讲话:“我給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他还说:“14岁到25岁的青年们,是长身体的时期……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蹦蹦跳跳。”由此,“三好”成为全国教育界的主旋律。

毛泽东发出“三好”指示后,1953年7月,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国随即在全市的中学干部会上做了传达,要求各校积极贯彻。

1954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通过了《关于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即《五四决定》)。决定中提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切实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7月,教育部向全国教育部门通报了《五四决定》,希望各地参照执行。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一决定。

《五四决定》之后,一些学校率先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选,有风向标作用的北京市101中学自然走在了前面。北京101中学是中共创办于革命老区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当时的101中学可谓高干子女云集,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的子侄都曾就读于该校。

时任101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并兼任校长秘书的汪瑞华介绍,101中学的“三好学生”评选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由班委会、团支部和班主任一起提名,形成名单,报到学校审批,再综合平衡。评出来的“三好学生”以干部和党团员居多,会考虑学生的政治表现、集体荣誉感等,但不会看家庭背景。

1955年2月和5月,“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正式进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评选“三好学生”的活动逐渐在北京市属重点中学中推开。

根据北京市教育局的报告,1956年,北京的中学里已出现了300多个优秀班集体和大批的“三好学生”。4月14日,北京市举行了中等学校“三好”表彰大会,全市共有1295名“三好学生”受到表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被称为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由此,评选“三好”的工作提速了。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至此,评选“三好”成为遍及全国各地的活动。

猜你喜欢
方针祝贺教育部
祝贺与勉励
祝贺与勉励
祝贺与勉励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七十为作家集体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原基础教育一司二司合并
日本制定“新睡眠方针”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