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研究

2022-03-07 00:10薛姗姗冯月香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

薛姗姗 冯月香

摘  要: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统计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胸闷、乏力、心悸与喘息等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与6 min步行距离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方;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4-001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通常是因为多种因素作用而导致心脏出现功能性或者结构性异常,促使心室充盈功能或者射血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临床治疗中常用西药进行治疗,主要应用强心、利尿以及扩血管等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但是长期用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并且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远期疗效不理想[1]。因此,近几年临床治疗逐渐转向配合中医治疗。合理运用中医气血阴阳理论知识,给予患者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此次就益气活血利水方的疗效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常规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70.39±3.5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7±0.28)年。研究组患者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64~76岁,平均年龄(70.41±3.4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2±0.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均经过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接受临床检查后确认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诊断标准[2]者。

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精神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者。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主要给予西药治疗,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药物(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34)口服治疗,20 mg/次,3次/d。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药方如下:黄芪、薏苡仁各30 g,茯苓、党参、白术各20 g,川芎、陈皮与丹参各12 g,三七、泽泻与车前子各10 g,用水煎煮,熬制汤汁200 mL,在早晚进行服用,持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根据《中医症状证候积分》[3],分值共4分,1分表示无明显症状,2分表示轻微症状,3分表示中度症状,4分表示重度症状,对患者用药后胸闷、乏力、心悸与喘息等症状进行评估,积分越低表示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越好[3]。观察统计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与血浆BNP指标。

观察统计用药后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与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评估严格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如果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等级提高超过2级,且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超过70%,则可以评为显效;若患者心功能等级提高1级,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超过30%,则评为有效;若治疗后心功能没有变化甚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未发生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BNP与6 min步行距离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乏力、胸闷、心悸与喘息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临床疗效标准评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用药后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一个终末阶段,病死率极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病率与致死率都居高不下。通常情況下,慢性心衰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病情反复发作,住院率高,如果没有尽快控制病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5]。常规西药是临床中传统治疗方案,例如利尿剂、强心药、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扩张药物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可能会产生一定不良反应,局限性较高。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中医将慢性心力衰竭纳入“心悸”“水肿”范畴,并且认为病机是本虚标实,心气虚为本,血瘀水阻为标,所以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利水为主要治疗原则,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功效。具体汤方中,黄芪与党参具有补气养心的作用;丹参、川芎与三七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白术、泽泻与车前子联合发挥出利水、消肿、健脾功效,諸多药物联用,可取得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与利水消肿的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本虚标实证。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发现,丹参有效成分是丹参酸,属于一种水溶性成分,能够有效逆转由AngⅡ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具有逆转心室重构发生作用;黄芪具有强心作用,能够改善心肌代谢;泽泻具有利尿作用;党参可以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影响,和黄芪联用可以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6-7]。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且LVEF、血浆BNP与6 min步行距离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臧冬梅,孟祥慧,杜玉杰,等.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效果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20,30(2):30-32.

[2]翁剑平,袁拯忠,郑路照.芪红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4):115-119.

[3]刘姝璇.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利尿剂抵抗性心衰的机制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5):282-285.

[4]杨海燕,李鹏,金艳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0):9-12.

[5]赵成江,何玉碧.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47-154.

[6]李斐媛.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7):134-135.

[7]赵鑫.益气活血利水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3(5):57-61.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