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简史

2022-03-07 00:23程辉
大自然探索 2022年1期
关键词:卡西姆抹香鲸科学家

程辉

在阿联酋迪拜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里,卡西姆打开一只抽屉,从中取出一只小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拇指大小、看上去像石头的东西,其其本呈白色的表面有褐色和灰色斑点。颜色浅说明质地好。从小塑料袋里散发出的芳香气味很好闻,那是夹杂着烟草和海洋气息的麝香味。

这块“石头”是龙涎香,也是世界上最不像商品的商品之一。龙涎香是形成于抹香鲸肠道里的一种蜡状物质,但只有大约1%的抹香鲸能产生龙涎香。一些人认为,龙涎香是抹香鲸呕出的东西,但科学家现在已几乎确定,龙涎香是抹香鲸的排遗物之一。

古人海上捕猎抹香鲸(示意图)

新鲜的龙涎香有强烈的粪臭味,远不如成品龙涎香样本值钱。撇开龙涎香的起源不说,这种物质因其独一无二的气味、不易挥发的特质以及被认为的嗅觉提升能力,成百上千年来在香水产业中备受青睐。此外,龙涎香也被一些人作为美食或药物。龙涎香的价格曾经达到黄金的两倍。就算是在今天,它的价格依然相当于每克几百元人民币。

20世纪中期,科学家研发出合成的龙涎香,今天大多数香水制造商依赖的是人工制造的龙涎香。那么,为什么天然龙涎香仍然备受垂涎?执着追求它的人说,人工龙涎香的香味和其他感官特质完全不能跟天然龙涎香比。不过,造成龙涎香无穷魅力的原因之一,无疑是龙涎香的神秘性。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

剛采集到的龙涎香

上:近现龙涎香下:龙涎香中的上品——白色龙涎香

虽然一千多年前就存在龙涎香贸易,但科学家依然对这种物质了解甚少。就算龙涎香源自抹香鲸这个事实,也是较近的一个发现。成百上千年来,就算人们在海滩上发现被海水冲上岸的龙涎香,或者水手从抹香鲸尸体提取到龙涎香,科学家仍然觉得抹香鲸产生龙涎香的理论太过怪异。19世纪的中东旅行作家认为,抹香鲸很可能在吞食别处产生的物质后将它吐出,从而形成龙涎香。这样的观点曾经流行过几百年。

在1491年出版的—部草药百科全书中,作者引用了一种理论:龙涎香源自树液或某种真菌。12世纪,来自亚洲的报告说龙涎香是龙的唾液。在不同时期还有一些说法,诸如龙涎香是一种瓜果、一种鱼肝或一种宝石等等。2015年发表在一本权威科学刊物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到了1667年,有关龙涎香的来源已有至少18种说法,多种动物被考虑为龙涎香的潜在制造者,这些动物包括海豹、鳄鱼甚至鸟类。

有关龙涎香起源的理论之所以五花八门,部分原因是当龙涎香来到陆地上时,它们看上去像是多种其他物质。新鲜的龙涎香为黑色,黏度大,但在海上随着时间推移,龙涎香会变硬,颜色变浅,并且有褐色、灰色或白色斑纹。自然界中龙涎香的重量从几克到几十千克都有,但满怀希望的龙涎香采集者经常会大失所望:他们辛辛苦苦找到的“龙涎香”可能是石头、橡胶、海绵、脂肪块或蜡块,甚至可能是狗屎。

就算是龙涎香这个词的英文词,也是误解的产物。“ambergris”(龙涎香)这个英语单词源自古代法语中“灰色琥珀”一词,而这个词是为了区分同样发现于海滩上、同样被用于香水香料业、已成为化石的树液——琥珀色树脂,但归根结底灰色琥珀依然是琥珀,而龙涎香并非琥珀。此外,还有一个更早期的错误说法:琥珀得名于阿拉伯语中的“龙涎香”一词。

新鲜龙涎香黏滑,且有难闻的气味

用烫针测试龙涎香

至少在9世纪时,阿拉伯人就已把龙涎香作为一种药物。后来,龙涎香又被以一种香料成分引入西方。一千多年前,龙涎香在这两种文化中都盛行。14世纪中期,黑死病横扫欧洲,生灵涂炭,富人把龙涎香等物质装进小容器,挂在颈部或腰部驱邪,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黑死病是由瘴气造成的。300年后,据说英王查尔斯二世喜欢把龙涎香和鸡蛋一起吃。17世纪,龙涎香是极品冰激凌的制作原料之一。就算在今天,龙涎香鸡尾酒依然是一些酒馆的上品之选。

一名致力于研究龙涎香商业史的科学家指出,数百年来,龙涎香的神秘性(包括它不明确的起源)是人们对龙涎香趋之若鹜的推动因素。正因为龙涎香很神奇,再加之人们不知道它来自何方,所以增加了它的价值。据说,英国当初殖民百慕大的动机就是为了争夺那里的龙涎香。

有关龙涎香是抹香鲸疾病或伤痛产物的说法至今甚嚣尘上,但这一说法缺乏依据。2006年.已经研究龙涎香超过50年的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克拉克发表论文指出:当鱿鱼喙嵌在鲸鱼肠道中,粪便物质就会在梗阻处堆积,最终直肠因为被强烈拉伸而破裂,导致鲸鱼死亡,龙涎香被释放到海水中。克拉克已在2011年去世,但他的这一理论如今被广泛认可,而一些鲸鱼肠道中鱿鱼喙的存在也为该理论可能成立提供了证据。

由于只有为数不多的科学家对龙涎香进行各自独立的研究,因此对龙涎香的了解相当有限,而且科学界缺乏对龙涎香的研究动机,原因是:虽然龙涎香很奇异,但它并不具有多大的实用价值。迄今为止,化学家而不是生物学家在龙涎香研究方面最成功。1820年,法国科学界发现了龙涎香中的活性成分,并将它命名为龙涎香醇,这为在大约130年后研发合成龙涎香铺平了道路。2017年,一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查证龙涎香真伪的化学分析方法。2019年,他对全球各地43个龙涎香样本的检测发现,其中一些龙涎香已有上千年历史。他还指出,虽然龙涎香曾经是一种全球性商品,但人工合成的龙涎香意味着天然龙涎香已经基本上只是一种生物学和化学上的珍品而已。

在这块龙涎香的中心,可见未被消化的章鱼喙

龙涎香是由抹香鲸产生的

但在本文开头的卡西姆看来,龙涎香却代表着巨大的商机。卡西姆是一名斯里兰卡商人,如今已在阿联酋居住了45年。他主要做金和银的贸易,做龙涎香贸易是他非常喜欢而又收益颇丰的一门副业。为了发现龙涎香上品,他去过100多个国家。有时候,他会在当地媒体投放广告寻求龙涎香提供者。还有时候,—听到有关大块龙涎香货源的报道,他就“打飞的”前往当地。

这类报道来自几乎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国家。与其他的高价值商品不同,龙涎香不能被培育或采掘,而只能在有抹香鯨的地方被冲上海滩。也就是说,龙涎香存在于全球各地的海洋中。卡西姆在斯里兰卡有一个龙涎香供应网络,那里的龙涎香通常由渔民发现。但在莫桑比克、南非、索马里、也门、巴哈马群岛和新西兰等地,也传出发现龙涎香上品的报道。例如,最近在也门,渔民从一具抹香鲸尸体上提取到了价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龙涎香。卡西姆的买家主要在法国,那里的香水制造商依然很需求天然龙涎香。他在中东和印度也有买家,这些地方的人们相信龙涎香有医疗价值,而最近的动物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

既然龙涎香有市场,利润又很大,自然会激发一些专业或业余的龙涎香猎手。其中一些人训练狗来嗅探龙涎香,正如10世纪时的骆驼牧民教骆驼嗅探龙涎香(一发现龙涎香,骆驼就蹲下)。但龙涎香猎手们也不断犯错。2013年,英国某海滩上有人在遛狗时发现一块怪异的石头,专家估计其价值连城。但他让这块石头接受检测,才发现它不过是固化的棕榈油,而被冲上海滩的固化棕桐油常被误作为龙涎香。更糟糕的是,他的狗死了,很可能是因为棕榈油对狗的毒性很大。

龙涎香香水

在偶尔情况下,寻找龙涎香的风险更极端。2010年12月,一名英国妇女把自己在海滩上发现的一个神秘物体的照片发到社交网站上。有人回应说,可以用一根烧烫的针戳它,看它是不是龙涎香。虽然这种测试龙涎香的方法根本就不可靠,但她还是照做了。不料,这个物体立刻爆发火焰,点燃了她家厨房。消防员赶到后发现,这个物体竟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枚手榴弹。

卡西姆说,龙涎香市场上充满欺诈。没有经验的买家有可能花大价钱买来的只是赝品。事实上,早在16世纪就有报告说,进口自亚洲的一些“龙涎香”是用蜂蜡、树脂或木屑伪造的。

虽然卡西姆乐于谈及自己的龙涎香贸易,但许多成功的龙涎香猎手和商人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行当保密。一名生物学家兼科学作家曾花了数年时间来调查龙涎香贸易。他曾造访过新西兰一座岛,该岛附近的深海中游弋着许多抹香鲸。岛上的大约400名居民因为龙涎香而发了财。但当他向岛民们提起龙涎香时,他们都讳莫如深。2012年,这名生物学家有关龙涎香贸易的专著出版后,他收到警告邮件说他在这座岛上将不再被欢迎。

科学家已经有了查验龙涎香真伪的可靠方法,其中一种被称为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但另一方面,商人们希望迷雾继续笼罩龙涎香,以维持它的不朽魅力。2020年,科学家通过DNA检测,首次证明了龙涎香是由抹香鲸产生的。科学家希望继续探索龙涎香,由此进一步揭示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的奥秘。

另一方面,龙涎香研究者也面临挑战:样本和数据点难以获得。最早提出龙涎香起源科学理论的克拉克,当初大部分的研究是在大规模捕鲸业的最后几十年进行的,其研究的龙涎香样本直接提取自抹香鲸尸体。因为大规模捕鲸已被禁止,现代研究者已不再具备这样的研究条件。因此有人预计,克拉克有关龙涎香的理论短期内很难被超越。

虽然科学家早就破解了龙涎香的化学奥秘,但龙涎香依然有诸多奥秘待解,再加之样本数量少,所以光靠实验室探究龙涎香的奥秘是不够的。由于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相关产业对天然龙涎香的需求正在被合成的龙涎香满足,但依然有业者坚持认为天然龙涎香不可替代。有人把龙涎香比喻为天然钻石,而人造钻石显然不能与天然钻石相提并论。既然龙涎香如此珍贵,抹香鲸也亟待保护,那么保护天然珍品龙涎香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对龙涎香之谜的科学探索无疑也将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卡西姆抹香鲸科学家
Who is the murderer of sperm whales 是谁杀死了抹香鲸
书刑
“书刑”
“书刑”
假如我是科学家
抹香鲸组团睡觉 垂直矗立似柱子
抹香鲸VS大王乌贼,谁会赢
谁也毁灭不掉对足球的热爱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