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那盏明灯

2022-03-08 00:37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湖心岛烟雨楼画舫

南湖安详静卧,妩媚动人,湖水如影,绿波荧光。踏上游船,向往与激动,瞬间凝结成一腔庄严的敬畏。

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楼有两层,重檐画栋,朱柱明窗。绿树掩映之下,烟雨楼典雅中不失雄伟。楼前檐所悬“烟雨楼”匾额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所书。

1963年12月,董必武应邀为中共一大南湖会址撰写一副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就是从南湖红船上获取熔岩般奔腾的火,点燃一束闪烁的革命星火,急速蔓延,把中华儿女的激情点燃,把黑暗的角落照亮,以不可阻挡之势燎原于华夏大地,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

登上湖心岛,走过烟雨楼,便看到那艘绚烂夺目、改变民族命运的红船了。船体上“中共一大纪念船(红船)”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瞻仰红船,不是因为船身赤红的颜色,而是画舫里蕴含的坚定信仰和喷发出的惊世火焰。红船因承载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而被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1921年7月,子夜南湖破浪行,航灯如豆见光明。毛泽东、董必武等十几位热血青年,胸怀拯救国家危难的豪情壮志,会集于繁华都市上海,共商建党大业。然而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阴霾突袭,一次秘密的红色集会被迫中止。未竟的事业初露曙光,建党伟业岂能半途而废?在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一行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分头转移,前往嘉兴南湖。为避开敌人的盘查,这些书生模样的青年假扮游客,登上了湖心岛的烟雨楼。就在当天午时,阳光明媚,他们悄然走进那艘红船。至下午六时,在那艘中型画舫的船舱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圆满闭幕,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烟雨楼默然静立,见证了“开天辟地”的辉煌时刻,一湖烟波无声,铭记着改变时代的高亢呐喊。

“倒海移山开道路,翻天覆地定乾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开启了跨世纪的航程。多年以后,毛泽东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遗憾的是,当年开会的游船,在抗战中毁于战火。1959年,根据当事人王会悟回忆,呈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红船长约16米、寬约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红船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和茶几,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中舱举行的。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艄系有一条小拖艄船,看似为当时接人购物的船只,实则为放哨瞭望所用。仿建船内的屏风、雕刻图案,保持原来的模样,栩栩如生,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1964年4月,董必武视察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遂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伫立岸边,深情凝视驶过了无数风云激荡岁月的红船,抚今追昔,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红船如一个巨大摇篮,悠然停放在烟雨楼前万福桥旁湖面上,瞻仰的人群川流不息。依依惜别的一刻,凝眸回望,夕阳斜照,霞光如织,仿佛在一池红韵的湖面上织出镰刀锤头的图案,凝结成一面神圣的旗帜。

(作者汪曦永,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7月3日,有删改)

思考

1.请简单概括本文的两条叙事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和巧妙穿插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湖心岛烟雨楼画舫
烟雨楼台
春到烟雨楼(外二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Promoting Architectural Values in Culturebound Scener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
夜游秦淮河
湖心岛(外一首)
洪湖行
一艘画舫
生辉烟雨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