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健身服务发展研究

2022-03-08 02:51滕伟杰
体育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老年上海市

滕伟杰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07-02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最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上海市老年人健身服务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出现阶段上海市老年人群健身锻炼的特征以及健身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落实老年人健身服务措施、加强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向精细化发展等可行性的建议,以此形成系统有效的理论研究,为今后促进我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上海市  老年  健身服务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地延长。我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9.67%。按5个年轻人养活一个老年人计算,人口学界公认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上海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老龄化的发展对上海的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一、老年人健身锻炼行为特征

(一)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性别特征

进入21世纪以后,同样是针对上海市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比例的调查却发现女性老年人高于男性约10%。不仅上海,其他省市近年来也出现了老年人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化,即女多男少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我国女性老年人较过去相比,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广场舞等深受女性喜爱的健身项目的兴起,也使更多的女性老年人积极地参与健身锻炼。

(二)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动机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老年人健身参与动机的因素可分为增进健康、社交互动、消磨时间、生活学习、体验自然、获得成就感6个方面,其中增进健康和生活学习是最主要的两个动机因素。我国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的动机仍主要集中在“增进健康”这一项上。我国老年人对健身增进身体健康功能的认识较强,但对其社会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他方面功能的认识尚显不足。因此,也应加大对健身活动的其他功能的宣传,相信健身的多元功能在被广大老年人深入认识之后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其队伍中去。

(三)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特征

虽然老年人大都喜爱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观、价值观的不断更新,我国老年人对健身服务的需求已逐渐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轉变,老年人所选择的健身活动内容逐渐从简单项目转变为集锻炼、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并且,性别不同的老年人对健身项目的兴趣也有所不同。另外老年人对锻炼项目的选择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环境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不同地区老年人的健身锻炼项目不尽相同,从他们对健身项目的选择可以看出不同地区老年人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及经济能力的差异。

(四)老年人健身锻炼的地点特征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区老年人健身场所的地点虽有些不同,但主要以户外场所为主,免费的室内场所为辅。这一现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公共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不足,城市建设中政府忽视了社区健身配套建设,从而造成了社区居民的健身场所减少。还有就是,我国各地区都存在现有的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力度不够的问题。各类体育场馆大都会收取一定的场地使用费,而大多老年人体育消费观念意识缺乏,不愿去收费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所以小区空地、公园、街道空地等免费的公共场地便成为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首选。

(五)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影响因素

影响和制约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原因、家庭因素、缺乏组织与指导、活动场所设施不足等,先前研究的一些调查均发现缺乏场地设施是影响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首要因素。因此,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我国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大公共室内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应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缺乏科学锻炼的健身指导、缺乏组织管理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参加健身锻炼的重要因素。

二、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发展现状

(一)老年社区健身服务不足的问题突出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上海市老年人在参加健身活动时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选择离居住地近的场所进行锻炼;(2)大部分老人极少花钱去购买健身服务(锻炼场地);(3)以散步、广场舞等健身项目为主;(4)结伴一起锻炼,从这些特点来看老年人本身居住社区成为参加健身锻炼的首要地点。2010—2014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增加25.1%,而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仅仅增加了18.7%,老年人社区锻炼场地缺乏的状况加剧了。

(二)社区体育配置满足老年人群健身需求较低

鉴于老年人群相对于其他人群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众化的健身服务供给很难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虽然老年人的健身需求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不同工作和生活等社会经历,老年人健身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逐渐明显,单一的社区健身服务供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

(三)老年锻炼人群的健康素养整体偏低

老年人群参与健身锻炼的行为与追求身体健康的意识有着严重的偏差,包括采用久坐,因运动功能障碍放弃健身锻炼,参与健身锻炼却不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锻炼主要集中在走路、散步、慢跑和广场舞等中小强度健身项目。最新研究表明,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达到每周15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才能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健身信息服务以及健身指导服务等没有有效利用,以及存在普遍的锻炼不文明行为和不正确锻炼方式。

(四)锻炼实践高峰造成老年健身服务的短暂性紧缺

在社区体育设施和老年社区体育设施本就不足的情况下,锻炼人群的时间段聚集现象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下午5—7点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段,而这个时间段存在学生放学放松,上班族下班锻炼,老人晚餐之后进行锻炼,所有人群集中到一起,社区体育器材被各年龄段儿童玩耍所占据,跑步的健身步道也变得拥挤,原本属于老年人的活动内容被其他人群占用。

(五)老年人群中弱势群体健身需求服务空缺

老年人群体本来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个弱势群体中还有更弱势的群体,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和女性老人,与普通老人不一样,他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最主要健身服务需求,各自对主要健身功能的需求有较大的区别。当前上海市社区体育对老年人健身需求的满足仍然是在“大健康”目的下运行的,在体育健身“大健康”格局下把握“小健康”,上海的社区体育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促进老年人健身服务更好发展的建议

(一)健身服务供给要遵循功能分区、易获得、重点关注的原则

在规划和提供社区体育服务时应当按照年龄层次进行分區分块供给,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在分功能区供给的过程中还应考虑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共性和个性,在普适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以达到体育健身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满足老年人健身锻炼需求的目标出发,健身服务的容易获得尤为重要,包括了从居住地、锻炼场所、锻炼内容,容易到达、容易识别、全程无障碍、无安全隐患四个方面。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应是城市社区健身服务建设重点关注的对象,从道德传统、人文关怀、社区体育服务精准化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原则显得更加重要。

(二)发展老年健身事业,加强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及时调整城市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增长的标准,增强社区健身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社会养老的作用,将体育健身融入个人养老、家庭养好、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政府养老的复合养老模式中,借鉴国外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的经验,把发展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的具体事宜交给社会力量具体操作,政府做好宏观层面的引导和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

(三)加强落实老年人健身服务措施

针对老年人群体应当分区规划健身设施。组建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培养老年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时,应当选择老年人中热心体育锻炼的人作为培养对象。对于老年人的健身信息宣传,应当坚持选择以传统媒介为主,新媒体为辅的信息渠道形式进行传播,全面落实为六十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质监测服务,加强对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引导、支持。

(四)促进城市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向精细化发展

促进城市社区老年人健身服务向深向细两个层次进行发展,以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推动已经进入社区的老年健身服务向入户发展,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健身需求更精细化的了解,以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全面推动老年人健身服务精准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臧泽平.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上海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2]王存文.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之现状与对策[J].科学时代,2009(02):128-131+111.

[3]高昌英.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5):34-36+45.

[4]项建初,钱耀庭.对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6(03):20-24.

[5]代俊,王辰辰.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研,2014,35(02):73-76.

[6]黄淼.迈向老龄时代的中国老年人体育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03):20-25.

[7]石振国,王英.2000年以来我国老年体育研究成果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01):45-52.

猜你喜欢
老年上海市
上海市创造学会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