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性表达

2022-03-08 09:49盛志颖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期

【摘要】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至关重要。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文化综艺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影像+戏剧+故事”的方式,立体、生动、鲜活地演绎中华典籍;节目通过“以人为中心”、跨越时空的对话等创新性表达来赋予“典籍”时代的生命力、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和传递主流价值观;其对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手段及传播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性表达;《典籍里的中国》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2.087

随着《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的不断推出,一个个文化热点快速进入大众视野。这些节目集戏剧、访谈、真人秀、纪录片等元素于一体,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节目形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效果。由于技术的进步,当代文化节目的制作者以历史经典文化资源为蓝本,以大众视觉消费习惯的满足为导向,重构传统文学中沉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记忆。

过去的文化类综艺,虽然用形象的方式呈现了文物、历史和民俗。但缺乏对实景实物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很难让受众产生身在其中的代入感。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在中央一套播放,播出后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当天就获得了4.5亿的话题阅读量,豆瓣评分高达9.0分。《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典籍中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以“影像+戏剧+故事”的表现方式及时空对话的新形式,讲述中国经典传承中的闪亮故事,描绘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

1. “影像+戏剧+故事”演绎,赋予“典籍”时代的生命力

过去对于典籍的解读往往依赖于专家,认为专家的解读能够更深更精确的呈现典籍的基本面貌且能够传承历史,而《典籍里的中国》在有专家解读的专业基础上,通过“影像+戏剧+故事”的方式来对典籍进行解读,用从未有过的全新方式来解读典籍,让典籍不在只是有些枯燥乏味的研究,而是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

其次,《典籍里的中国》融合电视文艺拍摄、戏剧拍摄和电影拍摄三种拍摄手法,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手段,完成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的电影级呈现。以第三期《史记》为例,通过戏剧影像,故事化再现屈原、张謇、苏武等三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用时代场景表达经典内核,可知、可感、可思、可学。

戏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舞台表现形式。是演员通过服装、妆容、道具化身所扮演的角色,并借助动作、语言、对话等形式来进行的一场当众表演故事。戏剧其核心是演员演绎的故事情景。戏剧的表现形式通常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比通常的影视剧表演难度倍增。《典籍里的中国》利用这种戏剧的形式,严格选角,全员老戏骨可谓是实至名归。例如吴镇宇与吴樾扮演的孙武与伍子胥,二人在舞台上从刎颈之交到最后决裂,直至最后在梦中相遇,让观众看到了二人超越生死的兄弟情谊。

《典籍里的中国》就是这种用演绎的方式打破学习的枯燥,用舞台的方式突破观众的想象壁垒的一个各方面都细致、并严格要求的节目。

2. 以人为中心,引起受众情感共鸣

高尔基曾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都是以典籍中的核心人物為切入点,有时是典籍作者,有的是典籍中的重要人物。通过数字影像技术,加上实力派演员的精心演绎,对核心人物的人生轨迹进行全面细致的阐释和描绘,以点带面,描绘该部典籍的创作渊源、传承始末,引起观众更多的关注。

在《楚辞》里,屈原在《离骚》里的求索精神与在《天问》里对宇宙的叩问,在节目中有了一个更加具象但又浪漫的现实出口——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脚步以及轰轰烈烈的航天事业。当屈原相继看见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以及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屈原激动得说道:“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看到了最浪漫的诗!我把诗写在竹简上,他们把诗写在宇宙中!”

每一期节目不但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更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观众不仅了解学习了典籍,而且在其中感悟到人性之美、感动于人的力量。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伏生讲述了全家舍命护书的经过,在场人无不动容,伏生作为护书人的形象与精神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典籍里的中国》开辟了文化经典与现代生活的空间,缩小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消除了古代经典与受众审美的隔阂,使“我们”实现了从“身份的认同”到“价值互动”再到“情感共鸣”的转变。

3.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予观众沉浸式体验

3.1 古今对话的节目形态

节目除了用影像演绎典籍和以人为中心之外,还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用“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让古籍与戏剧、电视、电影之间,实现了古今之间有效的联结互动。其设计“古今对话”的节目形式,撒贝宁以现代读书人的身份置身于典籍中的历史时空,在节目中进行“时空穿越”,与古代先贤交流沟通,带领他们“穿越”回现代,让他们“看到”如今的盛世。这种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创新了节目的表现形式,满足了观众对经典中历史文化的好奇和敬畏的同时,使得典籍中的文字也真正“活”起来。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舞台艺术和声音设计,实现了特定文化历史情境的再现和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同一拍摄空间内再现了文字文本中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穿越历史的“现场”体验。通过古今穿越的节目设计,使节目在历史空间场景和现实空间场景中有不同元素的碰撞、交融和对比,给节目带来了不一样的看点。

3.2 多元场景“跨越时空”的舞台设计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历史空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景观,《典籍里的中国》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现实空间是节目可视化视角表达的物质基础,《典籍里的中国》是通过四个舞台相互贯通,来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全新的原创舞台共划分了四个演出空间:一条时光甬道和连接的三个舞台,采用的是“全包围式”舞台设计,一号台为呈现宏大戏剧场面的主舞台,二号台为历史人物的书房,三号台分为两层,上下两层可以相互连通,三个舞台经由甬道相连,这样实体搭建起来的舞台设置层层递进、转换有序,其分割成四个截然不同的现实空间,可视化、立体化的现实空间凸显了叙事主题,产生多样化的空间意义的同时,能够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观看体验,实现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效果,打造沉浸式戏剧体验。

4. 仪式传播唤起文化认同和归属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通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的群体和文化中的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典籍里的中国》遵循仪式建构的话语逻辑,以舞台作为仪式空间,打造了英雄人物、语言动作以及节目流程的仪式感,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仪式盛宴。

《典籍里的中国》以中华典籍为节目主题,其宏大的主题自带了相应的仪式感,能够增强其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其次,从专家学者的文化访谈,到主创人员与剧中主演参加的典读会,再到演员的舞台表演等,《典籍里的中国》的整个节目流程的程式化设置凸显仪式感,其古今对话和“跨越时空”的舞台设计无疑给其提供了流程仪式的基础;最后,《典籍里的中国》中的人物的语言也都充满了满满的仪式,例如《天工开物》这一期的“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贵五谷而贱金玉”,《本草纲目》一期的“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也语句在表演中反复被诵读,并由演员配以饱满的情绪,将观众深深带入典籍的世界,感受语言的力量。

5. 总结

文化综艺的出发点,大多数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再现,但文化综艺的落脚点,理应是让沉浸在优质内容里的观众生成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如此,文化才能够得以通过影像化的媒介实现自我的裂变传播。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影像+戏剧+故事的方式来将典籍演绎出来,利用精妙的敘事方式,构建起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记忆;以人物为中心来刻画每一个典籍中的经典形象;并通过古今对话的节目形态和多元场景“跨越时空”的舞台设计,彰显国家媒体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上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电视化、通俗化表达,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唾手可得”,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活”了起来,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与审美建构。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2]刘晓倩.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媒介呈现与文化认同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

[3]赵聪,何红泽.剧式表达仪式建构价值书写——《典籍里的中国》审美意蕴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7).

[4]王鑫.仪式建构·叙事转换·古今对话——论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对文化经典的创新呈现[J].中国电视.2021(08).

[5]潘源.《典籍里的中国》:沉浸式电视文化节目的叙事特征与空间呈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8).

[6]王明.《典籍里的中国》:场景活化、情感观照与融合表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8).

作者简介:盛志颖,新疆库尔勒。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