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

2022-03-08 03:06徐瑞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神阙穴红外线胃肠功能

徐瑞华

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临沂 276000

急性阑尾炎是各类原因引发的急性阑尾感染,继而出现局部及全身症状,个体终生发病率为7.0%~8.0%[1]。手术是急性阑尾炎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外科手术将阑尾彻底切除,以解除引发临床症状的因素。由于阑尾可伸向腹部任何方向,且根部附着于盲肠,手术切除阑尾后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PGD 在 外 科 术 后 发 生 率 为16.9%~42.8%[2],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体温上升、食欲下降等;PGD 将影响患者摄食与休息,且由于手术带来的高能量消耗特征,将增加营养不良、感染风险,不利于术后恢复。由于阑尾炎好发人群为青壮年,青壮年代谢旺盛,组织修复能力好,多数阑尾炎切除术后PGD 患者可在3~5 d获得不同程度恢复,但亦有部分患者可由于术后PGD 症状引发生理与心理不适。传统的西医治疗包含促胃肠动力、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抗感染等,但见效缓慢。红外线理疗是利用医疗仪器发射红外线,主要经温热作用实现加速新陈代谢活动的目的,多被用于伤口的愈合[3]。芒硝外敷是传统医学疗法,外敷于神阙穴有破血活血、消结散肿的作用[4]。本研究将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术后PGD患者,旨在加速其胃肠功能恢复。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临沂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知悉并同意。将临沂市人民医院2020 年6 月至2021 年5 月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术后PGD 患者117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 及研究组,每组39 例。3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发病至就诊时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外科学》[5]中关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②术后12 h 内出现PGD 相关症状[6];③年龄≥18周岁;④均为急诊手术治疗;⑤能积极配合研究涉及的相关治疗;⑥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官功能障碍、肿瘤、出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②急性阑尾炎发作期既已存在各类原因引起的PGD;③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甲状腺功能异常、重度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影响胃肠功能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⑤研究中涉及的药物过敏者;⑥提前出院、转院致使疗效无法评估者;⑦拒绝治疗内容者。

3、方法

3 组患者术后12 h 内明确为PGD 后,均行常规治疗,包含抗感染、静滴或口服镇痛药处理,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定期伤口换药,指导肢体活动,并逐渐过渡至下地活动,在此基础上口服吗丁啉悬浮液(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0910084,规格:1 ml/1 mg)治疗,每日3次,每次10~20 ml,连续3 d。

对照组A 采用红外线治疗仪(北京科迪信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S-F-1,京械注标20152260595)照射治疗,嘱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室内温度20~27 ℃,湿度<70%,输入功率250 VA,调节光功率电压为8~12 V,充分预热5 min后,将普通照射探头对准神阙穴,光斑直径以10~12 cm 为宜,根据光斑直径调整照射距离,设定照射时间为30 min;照射期间问询患者的耐受程度,若不耐受,则适当降低光功率电压,拉大照射距离,增大光斑直径,每日2 次,治疗时间为每日早8:00-9:00、下午3:00-4:00,持续3 d。

对照组B 采用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将芒硝(四川省川眉芒硝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2578,规格:不规则块状及粒状,计重量)400 g 装入预先制备好的布袋内,芒硝于布袋内平铺均匀,该布袋含4 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正方型布袋(边长30 cm,正方型对角线设隔断),布袋外接腰带,腰带根据患者体型大小妥善固定,布袋中心点紧贴神阙穴,布袋紧贴患者皮肤。外敷时间为每日早8:00-9:00 及下午3:00-4:00,夜间临睡前取下布袋,持续3 d。

研究组采用红外线联合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红外线照射每日2 次,芒硝外敷每日2 次,红外线照射后行芒硝外敷,方法同上。

4、评价指标

4.1、中医证候评分 结合PGD 症状,参考《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中医证候评分,包含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4 个条目。腹胀程度:无腹胀(0 分);轻微腹胀,但可忍受(1 分);中度腹胀,有明显不适感,腹部隆起(2分);重度腹胀,难以忍受,同时伴腹部隆起,可呼吸困难(3 分)。腹痛程度:无痛(0 分);全腹部轻微疼痛或右下腹轻微疼痛(1 分);中度疼痛,伴反跳痛与腹肌紧张(2分);全服剧烈疼痛,拒绝按压,伴明显的反跳痛与腹肌紧张(3 分)。恶心呕吐:无恶心呕吐(0 分);偶有恶心,无呕吐(1 分);时有恶心、无呕吐(2 分);频繁恶心,有呕吐(3 分)。纳差:无食量减少(0 分);食量减少≤1/3(1 分);食量减少1/3~≤1/2(2 分);食量减少>1/2(3 分)。评价时间为术前、治疗后第1、2、3 天。

4.2、疗效 痊愈:饮食恢复正常,无腹胀、腹痛,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0%;显效:正常进食饮食后有轻度腹胀,中医证候积分下降60.0%~90.0%;有效:仅可流质饮食,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0%~60.0%;无效:无法经口摄食,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下降≤3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评价时间为治疗后第3 天。

4.3、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护士每4~6 h 听诊1 次肠鸣音,肠鸣音恢复时间标准:可闻及肠鸣音3~5次/min,记录术后至肠鸣音恢复时间[8]。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记录患者术后至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

4.4、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于治疗后第1、3 天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胃动素(Motilin,MTL)及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

5、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测量次数≥3 次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法;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多组件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第1、2、3 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2。

表2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s)

表2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A采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B采用芒硝外敷,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a为与对照组A比较,P<0.05;b为与对照组B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2天治疗后第3天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总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总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总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总分对照组A(39例)2.89±0.52 2.94±0.55 3.02±0.57 3.30±0.60 12.15±2.48 1.72±0.37 1.75±0.39 1.87±0.42 1.88±0.44 7.22±1.69 1.25±0.33 1.31±0.37 1.33±0.36 1.37±0.39 5.26±1.42 0.96±0.22 1.02±0.26 1.08±0.24 1.12±0.27 4.18±0.88对照组B(39例)2.81±0.54 2.92±0.59 3.10±0.65 3.24±0.68 12.07±2.56 1.68±0.39 1.71±0.41 1.74±0.45 1.76±0.46 6.89±1.73 1.22±0.32 1.28±0.35 1.32±0.33 1.35±0.38 5.17±1.37 0.91±0.20 0.98±0.22 1.05±0.21 1.01±0.23 3.95±0.81研究组(39例)2.84±0.51 2.86±0.53 3.09±0.55 3.19±0.58 11.98±2.34 1.30±0.32ab 1.35±0.34ab 1.41±0.36ab 1.40±0.35ab 5.46±1.33ab 0.91±0.22ab 1.05±0.28ab 1.09±0.31ab 1.15±0.30ab 4.20±1.12ab 0.63±0.19ab 0.68±0.21ab 0.72±0.18ab 0.74±0.23ab 2.77±0.52ab F值0.284 0.337 0.361 0.342 0.405 6.815 7.207 7.619 7.140 7.227 6.496 5.180 5.722 4.424 5.342 7.241 7.081 7.822 7.674 7.592 P值0.792 0.714 0.659 0.687 0.63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0.00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Z=4.005、3.670,P<0.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例(%)]

3、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详见表4。

表4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h,± s)

表4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h,± s)

注:对照组A采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B采用芒硝外敷,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a为与对照组A比较,P<0.05;b为与对照组B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A对照组B研究组F值P值例数39 39 39肠鸣音恢复时间27.60±7.25 26.58±6.89 20.37±5.70ab 8.412<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9.35±7.68 27.18±6.75 21.33±6.02ab 9.627<0.00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8.45±9.28 44.33±8.84a 35.74±7.79ab 11.645<0.001

4、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第3 天的MTL及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详见表5。

表5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ng/L,± s)

表5 3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ng/L,± s)

注:对照组A采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B采用芒硝外敷,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a为与对照组A比较,P<0.05;b为与对照组B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A对照组B研究组F值P值例数39 39 39胃动素治疗前166.72±27.50 168.55±28.32 164.38±29.23 1.382 0.348治疗后第3天212.60±38.32 220.35±39.10 254.27±42.35ab 14.822<0.001胃泌素治疗前118.30±22.74 120.18±23.15 119.55±23.89 1.276 0.355治疗后第3天135.60±25.89 143.15±27.64 168.42±28.73ab 12.750<0.001

讨 论

阑尾切除术后PGD 以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大便不规律或无便为主要症状,原因主要与机体创伤、麻醉药物残留、冲洗液刺激、腹腔解剖关系改变、术中牵拉损伤、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炎性反应等有关。部分PGD 可由于长时间的肠蠕动抑制时间过久,出现胃肠粘膜损伤、屏障功能异常、肠麻痹、溃疡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炎性反应综合征、盆腔脓肿等[9]。中医无PGD 概念,但有“痞满”“反胃”“鼓胀”等中医传统术语,中医认为该病与元气不足、气血两虚、脾胃失运化有关,元气不足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失运化导致生化之源无力。笔者认为阑尾切除术后PGD 与手术引起的正气受损,气无所附,运行失常,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瘀,血瘀则脉阻,脉阻致手术之外邪滞留肠内,导致PGD,病机在于气机壅闭,淤血不畅,外邪滞留;治疗应以行气通气,活血化瘀,祛除外邪为主。

神阙穴位于脐中,亦可称为“气合”“脐中”,属于冲、任、督3 条经脉“一源三歧”,是经络总枢纽、经气汇聚、百脉相通之穴,是治疗各类病因引起的PGD 的首选外敷穴位。《难经》曰“神阙穴主同行三期,行于五脏六腑”。中医认为神阙穴为下焦之枢纽,有健脾补肾、调和胃肠、温经通络、利水渗湿、激发正气、消结散瘀的功效[10]。现代研究发现脐在胚胎发育中,是腹壁最迟闭合部位,脐部含有大量的淋巴血管,且皮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最弱,外寒易经脐入体内,但正是由于该穴位的特殊型,亦可作为表皮下透药的首选穴位[11]。报道显示神阙穴外敷在胆囊镜根除术、化疗后引起的胃肠不适及慢性疾病引发的呕吐、呃逆、功能性便秘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12-14]。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结晶硫酸钠,归属胃、大肠经,外用有破血活血、消结散肿、清热解毒、通便泻水的功效;芒硝神阙穴贴敷可加速局部血管扩张,提升新陈代谢效率,行气活血,活血散瘀,继而促进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红外线理疗是近年来兴起的电磁疗法,其通过各类仪器发射红外线,让组织吸收,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红外线的基础治疗是温热效应,红外线局部照射下,可让组织温度上升,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流,提升新陈代谢速率,增强组织细胞活力,经神阙穴照射后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胃肠功能。其次,红外线照射后可激活L-精氨酸-一氧化氮(NO)途径,提升NO 酶活性,还可提升某些与新陈代谢相关的蛋白酶活性,加速细胞兴奋性,增强组织修复水平,加速手术创伤的恢复,恢复肠道功能[15]。红外线的另一特性是非热效应,研究发现红外线照射后可促进钙离子向细胞内流,钾离子向细胞外流,改善组织的酸中毒,降低外科术后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局部的炎性反应[16]。

本研究选取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4 个PGD 的症状加以量化,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第1、2、3 天的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研究组的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说明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可更好地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不适相关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红外线照射可增强新陈代谢水平,加速创伤修复,发挥消炎散结、活血止痛、扶正益气的功效;芒硝外敷有行气活血、活血散瘀、加速炎症吸收、祛除外邪的作用,两者互相促进,互补不足,共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肠鸣音反应了肠道蠕动情况,肠鸣音下降与胃动力低下、电解质紊乱及炎症反应有关[17];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亦是反应胃肠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摄食计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提示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可更好地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蠕动,缩短排气与排便时间。GAS 与MTL 是反应胃动力的生化指标,GAS 是由Mo 细胞分泌,分布在小肠,Mo 水平上升,反应了肠道蠕动加速;MTL是由是胃底、十二指肠和空肠等部位的G 细胞分泌,有促进胃窦、胃体收缩,增加胃肠道运动的作用。相关报道显示,阑尾炎术后PGD与GAS、MTL分泌不足有关,调节GAS 及MTL 分泌水平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8]。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第3 天的MTL、GA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 及对照组B。从胃肠激素水平印证了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可更好地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蠕动。

综上,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与单独采用红外线理疗、芒硝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PGD比较,可更好地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胃肠不适症状,加速胃肠蠕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

猜你喜欢
神阙穴红外线胃肠功能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脓毒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物品寻找器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